微信分享图

李小可|和黄山“斗气”

2018-06-15 17:16:03 罗易成

这事非同小可

——壹——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方方面面的条件就要强于其他人,这个人便难免会有些骄傲和脾气。一座山也是如此,当你看到“五岳归来不看山”正回味其中时,“黄山归来不看岳”就把“五岳”直接贬为黄山的陪衬。中国不缺名山,但能像黄山这样一“出生”就占尽天时地利者,的确显得造物主有些偏心,加上近千几百年来“徽文化”的滋养,让黄山干脆把剩下的“人和”也给占了。

  随便问一个没有去过黄山的人,都能明确告诉你他心目中黄山的奇峰、翠松、烟云,以及徽派建筑映衬的水墨韵味,所以,黄山也成了古往今来各派中国画家们的宠儿。

  受宠的感觉真好。早在清初就有石涛、梅清、渐江成为“黄山画派”,两百年后,19岁的黄宾虹第一次上黄山,就甘心臣服,从此自称“黄山山中人”。近现代画家中,除黄宾虹之外,张大千、刘海粟,以及李可染等大师,他们通过一次次深入黄山,为黄山题材的画作中不断增添份量十足的作品。

——贰——

  李可染先生上黄山时,儿子李小可还很年轻,他和父亲一同上山,也清楚知道,他要走的山水画这条路,摆在他面前的,除了黄山,还有很多既有的“大山”,光前面提到的石涛、渐江、黄宾虹、刘海粟,以及他的父亲李可染,都已各自独创奇峰。骄傲的黄山,在小可老师之前,早已在画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1978年,小可老师和父亲李可染先生在黄山

  要不要迎难而上?任何一个心存野心的人都要掂量一下。随父亲李可染上了黄山之后,年轻的李小可很快就正式杀入画坛,先后凭借老北京“水墨家园”系列和深入西藏的“藏迹”系列,崭露头角并展示出一个艺术家独特的视角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形成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这无异于绕过了黄山另辟蹊径,且结满硕果。

——叁——

  黄山是骄傲的,集万千宠爱,自然就会有它的脾气,就像蒙娜丽莎的笑是美的,但蒙娜丽莎也不是对谁都笑的。黄山的架子和脾气,我就曾领教过,还不止一次。

  4年前的初夏,我开着车拖家带口南下自驾游,半个多月走了十几个省,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从婺源进安徽时,便把黄山当作行程中重要的一站,所以我们留出一天时间,顶着烈日,我牵着刚三岁的哥哥,妻子肚里装着刚四个月的弟弟,一趟下来满身是汗。下山之后有些沮丧:黄山并没有惊艳到我们呀,夏日的阳光明晃晃地照着山、石、树、草,完全没有看到心里预设的水墨烟云的神奇意境。心想,黄山你太骄傲了,我们大老远跑来,你也不拿出最好的一面来接待我们。带着这点遗憾,继续上路往下一站。

2014年,作者第一次上黄山

  第二次来是三年后的2017年,经李老师夫妇的引见来黄山采访歙砚传承人朱岱老师和徽墨传承人胡灶兵老师,中间也是留出一天上黄山,我带着团队小兄弟,背着相机,扛着三脚架,想上黄山拍些空镜作素材,坐上缆车的时候还庆幸这次运气不错,看到云海在远处翻涌,近处的山、树在一片空蒙中如在纸上淋漓写意。我们也不敢耽搁,走到迎客松那,赶紧支起相机准备拍摄,就这一会功夫,云像突然发酵膨胀,于天地两端会师,吞噬了一切,远处什么都看不见了,天下起了雨。我们抱着侥幸心理等着雨停——实际上那天到下午天要黑了雨也没停。第二次到黄山,照样没给我好脸色。

2017年,作者再上黄山,十分钟它就翻脸了

  有了这两次教训,我算是明白了,和骄傲的黄山打交道,得你顺着它的脾气来,千万不能和黄山斗“气”,它能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服服帖帖,得准备足够的耐心,否则,你休想见到它最美的一面。

——肆——

  和黄山打过交道的李小可老师肯定知道黄山的脾性,正是他在过去几十年里,大开大合地把老北京和西藏两大题材画出了自己的独创风格,那就是说,他完全可以不看黄山的“脸色”也照样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2007年,黄山画院来请小可老师当画院院长,意味着他要直面“画黄山”这个命题,他用了几十年绕开黄山独辟蹊径,又再次绕回到这条到处都是前人脚印的道上与他们狭路相逢。

  干嘛要和黄山“斗气”?当时小可老师周围的朋友几乎每个人都反对小可老师的这个决定,反对的人也包括他的爱人刘莹,她还特意把北京画院美术馆的馆长吴洪亮请来。

  吴馆长给小可老师打了一个比方:“李老师,您已经是个花样滑冰的选手,动作难度已经做到九点几分了,您现在等于是又要回到速滑的赛道上来。”

  几百年来的高手都聚集在“画黄山”这条速滑的赛道上,也早就建立了赛道上的规矩和程式。长期代理小可老师作品的画廊也试图出来劝阻他。

  “画黄山,是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水墨画很重要的点,我画黄山是想补上我中国传统水墨这个缺,这是必需要完成的一个过程。”就是所有人都不看好他画黄山的时候,他用这个理由给自己这个抉择定了调,事后多年聊起此事,陈履生称之为“浪子回头”。

  “我现在考虑如何能在绘画中加入更多的传统笔墨和本体文化”,带着这番思考,从2008年开始,小可老师告诉黄山:我来了。

 

“黄山,我来了。”

——伍——

  骄傲的黄山大概也是喜欢这样的狠角色,这些年来,李小可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呆在黄山和黄山“打持久战”,《苍山烟峦图》、《苍山幽谷图》、《青山烟霞图》等“黄山”系列作品相继问世,构图中的气韵显现出来,繁复中求单纯与整体的小可式风格也逐渐建立。

黄山雨中写生 2010年

苍墨 2014年

天都雨后 2017年

黄山墨韵 2017年

  这也意味着,继水墨家园、西藏题材之后,小可老师补上了回归水墨传统的“黄山”这个缺,从此,形成他绘画王国里三足鼎立之势。

  这事非同小可。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媛)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