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麟《墨梅》画外的一段恋情
2018-06-24 10:17:50 宋康年/安徽望江
彭玉麟《墨梅》
彭玉麟,生于清嘉庆丙子年(1816),卒于光绪庚寅年(1890)。字雪岑、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湖南衡阳,清末湘军将领,1853年(咸丰三年)随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1855年(咸丰五年)在湖口、九江,被太平军击败。此后,率所部水师配合陆师,封锁长江,围堵九江、安庆和天京(今南京)等地。授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1883年(光绪九年)授兵部尚书。中法战争中,反对主和,以衰病辞,受命赴广东办防务,后因病回籍,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这里介绍一幅彭玉麟的《墨梅》画(见图),长163、宽74厘米,上端题诗一首:“廿年征战走天涯,莽莽乾坤何处家。底事戈船消夜永,高烧红烛咏梅花。”行草书体,下端有题款彭玉麟及印章。画面画有一株老梅树,笔法老到,苍劲古拙,沉雄恣意,他笔锋一转则枝斜斜往下,一树梅花,或含苞、或吐蕊、或凋零,光明影缩,虚实相间,虽是老干秃枝,但仍具有生机勃勃之感,堪称佳作。
我今天想说的是彭玉麟因何爱画梅花?他的爱梅,可以说几乎近至痴狂,他的一生留下了千万枝梅花,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姓梅的女子。
彭玉麟雄才大略,为国家的命运,他投笔从戎,在多次战争中立了赫赫战功,他淡泊名利,在功成名就后,一再辞职,捐出自己所有积蓄,回到故里,守着他的梅花,清贫度日。在他担任清军长江水师提督时,就在江湖交界处的风景名胜——石钟山上,修建了梅坞,并在周围种下了六十株梅花树,每到冬春之际,梅花飘逸,灿如云霞。同时他还亲手画了几幅梅花画,挂在梅坞内。每当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常常慢步低吟其间,有时凝神静望,思念远方逝去的亲人——那个与他青梅竹马的梅姑!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让彭玉麟终身难忘,真是有种“系我一生心,负我千行泪”的悲怆!
相传,彭玉麟很小的时候,一直生活在外婆身边。有一次外婆在外边领回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后被他外婆收养为义女,因她名字中有个梅字,彭玉麟就管她叫梅姑。这个和他同岁的女孩,在以后的日子里,对他照顾是无微不至的。每天梅姑送他上学,下午又去接他回家,晚上陪他读书到深夜。从两小无猜到两情相悦,他们都渴望能有一个完满的结果。然而,身为孝子的彭玉麟,不得不接受父亲的安排,和另一个不喜欢的女子结婚。虽然他出门闯荡临走时,一再向梅姑承诺,一定回来娶她,但不久后,外婆也将梅姑嫁人了。嫁人后的梅姑,一直抑郁寡欢、沉闷成疾,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在思念中离开了人世。而彭玉麟的妻子,也在结婚不久因病去世,从此彭玉麟终身未娶。
彭玉麟高大帅气、德才兼备,无名利之心、骄矜之态,在当时被誉为奇男子。无论是金戈铁马的战场,还是朝夕奔波的路上,他都不会忘记他的梅花。他坐镇长江,身系大清的半壁江山,业绩权倾朝野,威震四海,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叱咤风云的将帅,却有着似火柔情严,在他内心深处,念念不忘的竟是他的梅姑。他一辞安徽巡抚,二辞漕运总督,两辞兵部侍郎,再辞两江总督,再辞兵部尚书,终于回归故里。但不续妻妾,只在草堂中写诗作画,在画梅、想梅、思梅中郁郁寡欢,了此一生。试想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竟有着如此的侠骨柔肠,怎不叫人唏嘘!为之动容?!
彭玉麟画的梅花,炉火纯青,可以跻身名家之列。他写的梅花诗,尤是佳篇累累,缠绵悱恻,读来让人愁肠百结,赞叹不已。梅姑是他心头永远的痛,他的诗多和梅花有关,也正在于此。然而他这段感情从不向外人透露,也许是梅姑的香消玉殒,让他心如止水,但他对梅姑的思念之情是永远不会淡的,正是“一场幽梦同谁道?千古情人独我痴”。
总之,从彭玉麟对爱情的理念和态度上来看,其忠贞不渝的精神,实在令人可钦可佩。假如,要是拿他来与当今社会上某些少数人对比,那些对待爱情那种朝秦暮楚、三心二意的态度,把恋爱当作游戏的做法,没有一丝责任感之人,难道不会汗颜吗?因此,彭玉麟与梅姑的这段恋情故事,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教育意义。这幅《墨梅》画的收藏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责任编辑:江静)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