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殷墟铜爵铸造工艺研究

2018-06-30 01:37:38 岳占伟 岳洪彬

  铜爵是殷墟时期最常见的青铜礼器之一,在墓葬中与铜觚配套使用,铜觚、爵套数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高低。许多学者已对铜爵本体做了深入研究,如杜金鹏对铜爵的种类与型式、分期与演变、起源与消亡等做了系统分析,岳洪彬对殷墟出土的231件铜爵的型式、分期、演变、纹饰、铭文、组合等做了专门研究。

  不过,由于铜爵铸造方面的发掘资料较少,前人的研究多是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商周铜爵的形制、纹饰和演变进行分析探讨,在铜爵铸造技术和工艺方面研究较少。陈志达依据苗圃北地出土的爵范,对铜爵的用范块数进行了初步判断,难波纯子对铜爵三足的分范方式进行了复原研究。李济、万家保依据1949年前殷墟出土的42件铜爵和小屯出土的63块爵范,对铜爵的铸造程序做出了不少推论。楚小龙从技术演进的视角,对二里头至西周的铜爵做了较深入的考察。然而由于早年殷墟出土的爵范相对较少,故以上学者对铜爵铸造技术的研究不甚全面,甚至有些观点还存在偏颇,有待修正。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1949年后殷墟出土的部分铜爵以及殷墟铸铜遗址(尤以孝民屯铸铜遗址材料丰富)出土的大量爵范和爵芯等实物资料提供的铸造信息,较为全面地考察殷墟铜爵的铸造工艺,以期对前人的研究做一些修正和补充。

  一 铜爵的基本特征

  为下文讨论铜爵的铸造工艺时行文方便,我们先对铜爵的分类和基本特征做一简单概述。

  铜爵的种类有卵底爵、平底爵、方爵等,其中卵底爵最多,平底爵较少,方爵更少。铜爵的基本特征为:前流,后尾,右鋬,有的鋬上设兽头,口沿上近流处立两柱帽,深腹,卵底或平底,三足或四足。

  三足卵底爵最多,占90%以上。其三足非均匀分布于底部,而是鋬下设一足,另两足则设在流、尾正下方偏左的位置,与鋬下足形成等腰三角形。为使爵放置更平稳,鋬下足外撇程度较另两足更甚。鋬下足的两侧面宽度相同,而另两足的两侧面宽度不同,向着鋬的侧面明显窄于另一侧面。如铜爵1989ALNM209∶2,鋬下足两侧面的宽度相同,最宽处均为1.6厘米,另两足面向鋬的侧面最宽处的宽度比另一侧面最宽处的宽度少0.5厘米(图一)。有的兽面纹爵三足的侧面呈凹槽形,大部分凹槽为铜质,如“狗宁”兽面纹爵(2005AFDM4∶8),三足的侧面均为铜质凹槽(图二);少数凹槽内为陶质,如“”兽面纹爵(1975AGM692∶10),三足侧面凹槽内暴露出了范土(图三)。

  铜爵腹部纹饰以兽面纹最多,弦纹次之,另有少量夔龙纹和素面。兽面纹爵以流尾为中线饰两组兽面纹,口沿下多饰三角纹,内多填蝉纹,流、尾下部多饰蕉叶纹。殷墟四期偏晚出现了双排兽面纹爵,如殷墟四期晚段的庚豕爵(1982AXTM1∶23),上、下腹均饰两组兽面纹(图四)。

  铜爵上的铭文多位于鋬内侧“平视而不见”的腹壁上,多为1~3字族徽或人名。如亚长爵(2001HDM54∶165),鋬遗失,鋬内腹壁上铸有铭文“亚长”2字(图五)。殷墟晚期出现了为数不多的较长篇的记事性铭文爵,铭文位于爵尾内壁上。如殷墟四期晚段的亚鱼爵(1984AGM1713∶50),尾内壁铸有记事性铭文“辛卯王易

  鱼贝用作父丁彝”两行12字(图六)。

  二 铜爵上的铸造痕迹

  虽然大多数铜爵或因浇铸前经过处理,或因浇铸后经过打磨,而且经历了三千多年的锈蚀,很难观察到它们表面的铸造痕迹,但部分铜爵还是有或多或少的残留。尤其是殷墟晚期明器化的铜爵,因铸造后直接埋入墓中,未经打磨,故较好地保存下来了铸造痕迹。观察到的铸造痕迹有范线、气孔、补铸、凹窝、二次浇铸等。

  (一)范线

  范线是较常见的铸造痕迹,直接反映了铜爵的铸型分范方式。然而为了美观,大多数铜爵表面明显部位的范线已被打磨掉,肉眼很难看到;而不明显的部位,因不影响铜爵的美观,故范线多保存了下来。爵底和帽下的范线多未打磨。爵底范线位于流尾下的两足之间。如铜爵1970AGM137∶1,底部有一道明显范线(图七)。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观察到的底部有范线的爵皆为弦纹爵。帽下范线位于爵的两个柱帽下部,把柱帽底部分为两个半圆,范线外侧的半圆多小于内侧。如铜爵2003AXSM926∶3,柱帽底部范线明显(图八)。还有的部位因纹饰等原因,范线不易被完全打磨掉,在纹饰带内会残留一些。

  明器化铜爵,无论是垂直范线,还是水平范线,多较好地保存了下来,是铸型分范方式的有力佐证。如明器化铜爵2003AXSM38∶4,流下、尾下的垂直范线及下腹近底处的水平范线均非常明显(图九~一一)。

  另有一些铜爵因浇铸前未能组装好而造成范线错位。如亚盥爵(1963APNM172∶5),腹部带状纹饰错位(图一二);再如妇好墓出土的司

  母平底爵(1976AXTM5∶654),腹部扉棱上的范线有所错位(图一三)。错位严重的甚至出现了“跳台”现象。如铜爵2003AXSM85∶3,下腹部近底处水平范线错位严重,上下“跳台”(图一四)。

  (二)铸造缺陷

  不少铜爵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铸造缺陷,多数缺陷是由浇注时少量气体没有排出造成的。常见的缺陷有柱帽下的气孔、腹底中部的孔洞、足与腹底相接处的足根内侧的气孔等。如铜爵1983ASM646∶14,帽下柱的外侧有一气孔(图一五);铜爵1987AMNM59∶1,腹底中部有一孔洞(图一六);铜爵2003AXSM926∶3,足根与底相接处的内侧有一气孔(图一七)。帽下和足根处的气孔因不易看到,既不影响美观,又不影响使用,故一般不进行处理。而腹底孔洞虽不影响美观,但因有洞而无法使用,故绝大部分进行了二次补铸。如铜爵2008ALNJ31∶1,腹底中部有一补铸痕迹(图一八)。还有一些其他部位的补铸痕迹,如铜爵1975AGM271∶9,其中一柱帽为补铸(图一九);铜爵1983ASM664∶5,其中一足尖的补铸痕迹明显(图二〇)。

  (三)爵足上部的凹窝

  有的爵足上部有竖向略呈梭状的凹窝,多三足均有。如铜爵1989ALNM207∶4,三足上部均有凹窝,且均位于足的正面(图二一~二三)。少数爵流尾下两足或鋬下一足有此现象。这些凹窝不是气体没有排出造成的,因为三足无论是作为浇口或冒口使用,气体均不会在此处堵塞。其成因及作用待考。

  (四)二次浇铸

  平底爵的三足多为二次浇铸形成,这就是平底爵的三足容易脱落的原因。从脱落痕迹爵底部包围足根来判断,应是把浇铸好的三足埋入底范内二次浇铸形成。如妇好墓出土的亚其平底爵(1976AXTM5∶687),足脱落后留下了较深的凹槽,且凹槽内出现了空洞及锈蚀,证明爵足与底部非整体浑铸,而是二次浇铸(图二四)。有的足根上部还凸出一榫,更是先铸足再二次浇铸衔接于底部的有力佐证。如妇好墓出土的司

  母平底爵(1976AXTM5∶654),足脱落后与亚其平底爵相似,也有较深的凹槽、空洞及锈蚀;其中一足根上部凸出一榫,其作用是二次浇铸后与底部衔接更为牢固(图二五)。

  三 爵范和爵芯

  殷墟铸铜遗址出土了大量爵范,还出土了一些爵芯。

  (一)爵范

  有帽、流腹、流腹鋬、尾腹、尾腹鋬、足等不同部位的范。

  1.帽范

  爵帽范为嵌范,正面为圆形凹窝,内饰涡纹;为使其嵌于主范内更牢固,背面多呈不规则形。如帽范2003AXSH232∶28,正面内凹,为帽的型腔,饰涡纹;背面顶部两侧削平,中部呈扁片状(图二六、二七)。

  2.流腹范

  爵的流腹范上不但有爵流的一半及流下爵腹的四分之一,而且在流腹相接处的口沿上部还设一平台。台面呈弧形,用来放置盖范内嵌入的帽范。流及口上部有一道定位线,用来规定流及口的上限;平台与口沿之间有两道或三道竖向定位线,用来规定爵柱的范围。另外,爵流之上还设有较高的范头,流前端的范头边缘内侧设一卯或双卯,用来扣合爵芯头及盖范上与之对应的榫。如爵的流腹范2004AXSH649⑤∶81,左分型面上发现三卯,右分型面上发现两卯。流上部有一道定位线,再上自带较高的范头,前端有一卯,后端有一弧形平台,已残。面范所饰纹饰已全部脱落,流下应为蕉叶纹,腹部应饰兽面纹(图二八)。爵的流腹范2003AXSH493⑦∶107,腹残。左分型面发现一榫。流和口的上部有一道定位线,再上自带较高的范头,后端有一弧形平台,平台与口沿之间有三竖道定位线(图三〇)。

  3.流腹鋬范

  爵的流腹鋬范系爵流的一半及流下爵腹的四分之一,与爵的流腹范相近,也设有平台放置盖范内嵌入的帽范,有定位线规定流、口上限及爵柱的范围,设有较高的范头并在范头上制作卯眼来扣合芯头及盖范上的榫头;不同之处为腹部设有爵鋬的一半型腔,型腔内侧设单或双小卯,用来扣合鋬芯。型腔中部偏外多有一道定位线,用来规定鋬芯的外围。如爵的流腹鋬范2003AXST2006③∶25,鋬残,下、左、右分型面上各发现一榫。面范爵的腹部饰兽面纹,以云雷纹衬地。爵的口沿及流上部有一道定位线,流后端口沿上部有一弧形平台,平台与口沿之间有两竖道定位线(图二九)。爵的流腹鋬范2003AXSH236∶4,左分型面上发现一卯。鋬型腔上部自带兽头之一半,中部偏外有一道定位线,内侧中部有一小卯。流后口沿上部平台已残。面范爵的腹部饰兽面纹,以云雷纹衬地(图三一)。

  4.尾腹范

  爵的尾腹范系爵尾的一半及尾下爵腹的四分之一,尾及口上部多有一道定位线,用来规定尾及口的上限。范头左边缘中部出一小台,上边缘设一卯,与爵芯头扣合,为使扣合更牢固,卯多呈竖向倒立状;有的范头中部设一大三角形卯,卯的方向多与尾同向。如爵的尾腹范2004AXST3107②∶4,左分型面上发现两榫。口沿及尾上部有一道定位线。范头左边缘中部出一小台,中部设一大三角形卯,残。面范满身饰由云雷纹勾勒而成的兽面纹(图三二)。爵的尾腹范2003AXSH493⑥∶100,左分型面上发现一卯,右分型面上发现两卯。范头左边缘中部出一小台,上边缘中部设一倒立三角形卯。腹部残,未见纹饰(图三三)。

  5.尾腹鋬范

  爵的尾腹鋬范系爵尾的另一半及尾下爵腹的四分之一,与爵的尾腹范相近,也多设有定位线来规定尾及口的上限,范头上边缘设一倒立状卯或中部设一与尾同向的大三角形卯;不同之处为范头上的小台设在右边缘中部和腹部设有爵鋬的一半型腔,型腔内侧设单或双小卯,用来扣合鋬芯。如爵的尾腹鋬范2004AXSH649⑤∶78,左、右分型面上各发现三卯,范头右边缘中部出一小台,上边缘中部设一倒立大三角形卯。鋬型腔上部自带兽头,内侧中部有一小卯,鋬下设一足的上部型腔。面范爵的腹部饰兽面纹,以云雷纹衬地(图三四)。爵的尾腹鋬范2003AXSH220①∶3,左、右分型面上各发现两卯。尾及口上部有一道定位线。范头右边缘中部出一小台,中部设一大三角形卯,卯的方向与尾同向。面范爵的腹部饰兽面纹,以云雷纹衬地,其上下各饰一周连珠纹,纹饰几乎全部脱落(图三五)。

  6.三足范

  辨认出的爵足范有以下几种。

  (1)底范

  位于三足之间,三足的型腔设在底范上。有两种形式。

  一是设一块底范。如爵底范1984APNH5∶3,上部残,范上设有三足的型腔,其中一足及其外侧设浇口,范的底面平整,中部有一个较深的“指窝”(图三六)。

  二是设两块底范,两块底范非均分,鋬下的底范弧面稍大于另一块底范,且前者自带鋬下爵足的型腔,两块底范扣合后形成另外两足的型腔。如爵底范2003AXST2812⑤∶1,即为两块底范的其中一块,上部内凹,为爵的圜底,外侧面自带爵鋬下足的型腔,内侧面平整,设有另两足型腔较宽的侧面(图三七)。

  (2)外包范

  裹在底范之外,用来封闭三足的型腔。范面一侧边缘处设计有一足的定位线,用来规定爵足的范围。另一侧边缘中部设一横向卯之一半,用来与爵的底范上的横向榫扣合。如爵底外包范2003AXST1806⑤∶7,右分型面上有两榫。范面左侧边缘有三竖道爵足的定位线,其一残,右边缘中部有一横向卯之一半(图三八)。

  (3)嵌范

  镶嵌在底范三足型腔内,作用与外包范相同,也是用来封闭三足的型腔。嵌范的范面即为爵足的正面,左右分型面上设有榫,用来扣合底范三足型腔侧面的卯。如爵底嵌范1959APNH105∶7,左右分型面上各有一榫。面范为爵的一足正面(图三九)。

  (二)爵芯

  较少,且多碎小,仅有1块较完整。爵芯2003AXSH546∶1,表面呈灰色,局部有烟炱,内胎呈红褐色。口沿上部流的两侧有两凹槽,为爵柱的型腔,顶面平整,用来放置嵌有两帽范的盖范(图四〇)。

  四 铜爵及爵范、芯所反映的铸造工艺

  依据铸铜遗址出土的爵范和爵芯,结合铜爵上的铸造痕迹,我们基本了解了爵的铸型分范方式、鋬及鋬上兽头的制作、柱帽的制作、范与芯的组装、浇口的位置等铸造工艺。

  (一)铸型分范方式

  1.卵底爵分范方式

  卵底爵大致有以下四种分范方式。

  (1)在下腹部近底处水平分为两段,上段以流、尾中线及鋬的中线垂直分为4扇(见图二八~三五),下段三足间有1块底范,底范上自带三足型腔(见图三六),底范外围扣合3扇外包范,把三足型腔封闭起来(见图三八),另有1块嵌有两帽的盖范(图四一,见图二六、二七)。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9块范(图四二)。卵底爵多采用此法。

  (2)水平分范的位置、上段分范方式、盖范及外包范的形制均与第一种相同,不同之处是三足间设2块底范。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10块范(图四三,见图三七)。部分弦纹卵底爵采用此法,浇铸后爵的底部多保留有一道范线(见图七)。

  (3)水平分范的位置、上段分范方式、盖范及底范的形制均与第一种相同,不同之处是三足型腔内各嵌入1块范,把三足型腔封闭起来。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9块范(图四四,见图三九)。

  (4)水平分范的位置、下段的分范形式、盖范及外包范的形制均与第一种相同,不同之处是上段以流、尾中线垂直分为2扇。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7块范。殷墟晚期的部分明器铜爵采用此法(见图九~一一)。

  2.平底爵分范方式

  平底爵大致有两种分范方式。

  (1)无水平分范,以流、尾中线及鋬的中线垂直分为4扇范,三足之间有1块底范,另有1块嵌有两帽的盖范。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6块范(爵足除外)。爵的三足先铸好,然后嵌入底范二次浇铸于爵的底部(见图二四、二五)。

  (2)无水平分范,以流、尾中线垂直分为2扇范,三足之间有1块底范,另有1块嵌有两帽的盖范。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4块范。殷墟晚期少数极粗糙的明器铜爵采用此法铸造。如铜爵2003AXSM630∶1,平底,铸造极粗糙。流下、尾下范线明显且直通足部,鋬上及其对面腹部没有发现范线。故判断此爵无水平分范,垂直分为两扇范(图四五~四八)。

  3.方爵分范方式

  方爵发现甚少,分范方式不甚清楚。推测无水平分范,以流、尾、鋬的中线及四角垂直分为8扇范,三足之间有1块底范,底范四角自带四足的型腔,另有1块嵌有两帽的盖范。用此方式铸造一件铜爵需10块范。如方爵1991HGM9∶10,趋于明器化,铸造较粗糙,纹饰简化(图四九)。从其断足判断,足与腹为一次性浑铸。故判断此爵无水平分范,垂直分为8扇。

  (二)爵鋬及鋬上兽头的制作

  1.爵鋬的制作

  爵鋬的型腔直接制作在两块相邻的流腹鋬和尾腹鋬范上,鋬上无兽头时不一定以中线垂直均分,有兽头的鋬一般需要以中线垂直等分。鋬的型腔内侧中部设有一或两个小卯,用来扣合鋬芯上的榫。如爵范2003AXSH255∶9,右侧设鋬的型腔,型腔内侧有双卯,应与鋬芯上的双榫相扣合;型腔中部偏外有一道定位线,用来规定鋬芯的外围(图五〇)。

  2.鋬上兽头的制作

  鋬上兽头的制作有两种方法。

  (1)鋬范上自带兽头,在兽头鼻梁处进行垂直分范。多数兽头鋬采用此法(见图三一、三四)。

  (2)在兽头的位置预做一凹槽,在凹槽内用兽头模压印出兽头范。如爵的流腹鋬范2000AGH31∶45,鋬上兽头的位置预留半个凹槽,与相邻的尾腹鋬范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凹槽,再用兽头模压印出兽头范(图五一)。

  (三)柱帽的制作

  爵柱的型腔直接做在爵芯的上部(见图四〇)。爵帽范则是先用帽模压印出帽范。帽模2003AXST1906∶01,即是专门用来压印帽范的(图五二、五三);帽范2003AXSH639∶34,即是用帽模压印的(图五四、五五)。再把帽范嵌入盖范内(见图四一),最后将盖范倒置在爵芯上部,帽的位置在爵柱型腔的正上方(见图四二)。这也正是爵的帽下范线的成因(见图八)。

  (四)范、芯的组装

  范与范、范与芯之间均以榫卯方式进行组装。大多数爵范上部刻意做出较高的范头,多数爵范自带范头(见图二八~三五);少数范头是以榫卯形式组装上去的,如爵的尾腹鋬范2003AXSH648∶11,上部未自带范头,但上分型面有一榫,此榫应是为组装范头所设(图五六)。范头内侧多设与芯头及盖范相扣合的卯,有的设双卯,其中下卯与芯头扣合,上卯与盖范扣合。如爵的流腹鋬范2004AXSH649∶46,残,流前端的范头上设双卯,上卯应扣合盖范上与之对应的榫,下卯当扣合芯头上与之对应的榫(图五七)。卯的方向既有横向,又有竖向,横、竖卯相互配合使用,可以更加牢固地定位爵芯。铜爵上很少发现垫片,爵芯与底范之间不靠垫片来支撑,主要靠芯头和盖范与范头之间的榫卯、底范与外包范之间的榫卯来定位和固定(见图四二)。

  另有少数爵范上部不设范头,而是用嵌有帽范的盖范直接盖在上面。如爵的流腹鋬范2000AGH31∶45,爵柱的定位线上方平整,无范头,也不设弧形平台,当是盖范直接盖于顶部分型面上(见图五一)。

  (五)浇口的位置浇口设在一足之上,且宽于足的型腔面(见图三六),另两足未发现浇口。由浇口的位置判断,爵为倒浇,浇注时帽下、腹底及足根内侧的气体不易完全排出,容易在帽下、足根内侧形成气孔(见图一五、一七),腹底容易出现孔洞(见图一六),故不少铜爵底部有二次补铸痕迹(见图一八)。

  五 结语

  本文以殷墟出土铜爵上的铸造痕迹以及殷墟铸铜遗址出土的爵范、爵芯等实物资料为依据,较全面地考察了殷墟铜爵的铸造工艺。盖范、范头等名称均为本文首次提出;爵帽范嵌于盖范内,爵芯与底范之间的型腔依靠榫卯来定位而无需垫片来支撑等铸造工艺,也是本文新发现。

  (作者:岳占伟 岳洪彬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原文刊于《文物》2018年第4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