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黄易水墨《佛手柑图》赏鉴
2018-07-06 16:32:48 张树基
黄易这幅水墨《佛手柑图》(见图),乃其致兴对物写生之作,别具新意。看那坚挺壮实的枝干,枝间互生的叶片,如掌若指的果实,似闻溢香扑鼻,垂手可及;叶茂果盛,秀姿喜人,透露出一种欣欣吉祥之兆!
纵观《佛手柑图》,画风简洁,文亦可读;书画共赏,丰富了该图的文化内涵。画内计有黄易的自跋如侧、录小长芦“满庭芳”词一首、西泠老人志记一则,洋洋洒洒,二百余言,涉及当时多位书画名家。文人相知,书画互通,文采焕发,雅趣盎然。
咏柑词“满庭芳”云:“青豆开房,白牛露地,春浮一样根蟠。风帘乍卷,芳气讶烧兰。不比金仙十二,承珠露,倒泻铜盘。双林底,知他鹿女,几度踏花看。园官。传送处,乌皮旋设,兔盏初安。胜甘蕉乳味,橄榄浆酸。携到六街三市,津梁倦、弹指霜寒。镂酥片,余香未减,分配小龙团。”
黄易自跋曰:“余素不知写生。乾隆庚子秋,沈观察成《佛手柑》诗,强奈写图。成斋七兄见而喜,复嘱余为此,殆如童年学字,五指若冻僵时。成斋将还湖上,归示吾友奚九,当必大笑也!十月初九日,同里愚弟黄易并录小长芦‘满庭芳’词。”下钤“小松”朱文印。由此得知,乾隆四十五年(1780)秋天,沈观察吟成“佛手柑”诗,命黄易因诗成图。好友汪成斋见而喜之,复嘱小松重绘此图。时正寒冬十月,故作者感叹“殆如童年学字,五指若冻僵时。”适逢汪氏还乡,图示契友奚九,以画相会,必当知心大笑矣!见画如面,真情可掬。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盦,钱塘(今杭州)人。工书、善画,精于博古,尤以篆刻著称,与奚冈齐名,为“西泠八家”之一。
成斋者何许人也?姓汪,名成用,字成斋,号未山,钱塘(今杭州)人。善写生,得华岩法。家有晚翠楼,富藏书画。
跋识中的“奚九”,即奚冈(1746—1803),初名钢,字铁生,号蒙泉,别署鹤渚生、蒙道士、奚道士、散木居士、蝶野子等。其居之室有冬花庵、翠玲珑。排序第九,人呼“奚九”(自篆小印“老九”)。与汪成用同郡。弱冠即以画名世,“性僻介,终生不应科举”。工诗,善书法、篆刻,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而名重艺坛的人物。与黄易交情颇深。
黄画中所录小长芦“满庭芳”词,“小长芦”乃清初大家朱彝尊(1629—1709),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诗,与王士祯共称“南北二大家”;精研经学,深入金石考证;善书画,其山水“烟云苍润得书卷气”。
上诗堂又有西泠老人行书志记曰:“佛手题咏极富好句,最难。余曾读《小沧山房诗话》,仅记二句,妙在刻画不落时蹊,其句云:‘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也是香。’画主人索题,余有此二句横胸,何必献丑。因录呈政,草草塞责,勿罪,勿罪。西泠老人并志。”钤一章。
西泠老人的小志,道出了题画佛手之难,顺手引用袁枚《小沧山房诗话》中的两句咏柑诗:“自从散得天花后,空手归来也是香。”妙句如珠,赞美了佛手,也赞美了《佛手柑图》的神韵。
黄易、汪成用、奚冈,皆乾隆嘉庆时期钱塘文化圈内人,他们相知相好,书画往来,留下了《佛手柑图》这样的精致文雅之作,演绎出一段画坛佳话。
(责任编辑:雷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