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北京公社推出王鲁炎个展 对应的非对应性

2018-07-06 12:05:51 未知

"对应的非对应性“北京公社展览现场

"对应的非对应性“北京公社展览现场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7月6日,北京公社推出王鲁炎个人展览“对应的非对应性”,这是王鲁炎在北京公社的首次个展。

  王鲁炎认为事物存在于关系之中,而关系无不呈现其对应性。人们所做出的每一个判断与抉择,都是在与事物形成对应性关系时做出的。然而那些盖棺定论且无可质疑的对应性关系,已无需人们对其进行判断与抉择。质疑是思想的基础而不是相信。王鲁炎试图以质疑性的艺术方式,对那些司空见惯不再导致人们思考的对应性现象提出疑问。比如人们在彼此“面对”的表象背后,是否隐藏着与其相悖的“背对”本质?人们彼此交流时欲要缩短的距离,是否才是交流不可或缺的需要?对应于目标的相反方向,是否才是行走者正在去往的目的地?

《对应的非对应性》  木框、纸雕 / 46 x 34 x 18 cm /2018

《对应的非对应性》 木框、纸雕 / 46 x 34 x 18 cm /2018

《死亡的活的思想者》  木板综合材料 / 44 x 72 x 15.5 cm /2018

《死亡的活的思想者》 木板综合材料 / 44 x 72 x 15.5 cm /2018

  艺术家试图借助本次展览呈现对应性关系中的悖论,且作为问题的观察者而非回答者。质疑与困惑在其作品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质疑性的思想不是将无知变成已知,而是从一个困惑进入到另一个更加需要思考且更为深刻的困惑。困惑使思想保持鲜活,思想一旦不惑则意味着思想的终结,而思想一旦终结个体则会消亡,王鲁炎此次个展的作品即充满了困惑。

  这次展览将展出王鲁炎近年来创作的有关“对应的非对应性”系列的近百件作品,这些作品均以不同的视角共同面对各种对应性关系中的悖论。艺术家通过使用报纸、乳胶、纸板、丙烯颜料、塑料盒、捡拾来的木盒等唾手可得的材料,呈现了从观念的产生到作品生成、从工作室实践到展览现场呈现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中以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方式使思想保持鲜活。王鲁炎认为,原有的方案总会因各种出乎意料的原因而有所改变。艺术家将过程性的草图视为“正式作品”,在创作中不断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视觉方式的逻辑思辨与论证,呈现了对草图艺术语言使用方法的探索。

《面对的非面对者》  报纸、乳胶、塑料 / 14 x 16.5 x 6 cm /2017

《面对的非面对者》 报纸、乳胶、塑料 / 14 x 16.5 x 6 cm /2017

《穿越间隔的间隔者》  白卡纸、瓦楞纸板 / 43 x 102.5 x 20 cm / 2017

《穿越间隔的间隔者》 白卡纸、瓦楞纸板 / 43 x 102.5 x 20 cm / 2017

  对于王鲁炎而言,悖论中的判断是彼此否定的,其作品中的判断亦是通过质疑向其相反概念逆转的否定性判断,即面对即是背对,背对即是面对;左行即是右行,前行即是后行;他者即是自我,自我即是他者,其对应性关系令对于它的辨别无从判断。但若不判断,是否还会存在自我?如果判断总是错的,自我是否将难以确立?自我由一系列明确的意愿所实现,每一种意愿都是结论性的观念,因而自我如同作品一样也是某种结束了的形式。可是如果想使作品——即自我是“活”的,就不能让它终结于结束。而作品终将会以某种物理形式“死亡”,只有思想——艺术家不断赋予作品的观念才能使其保持鲜活。

《不确切方向的转换》  木板综合材料 / 50.5 x 40 x 40 cm / 2018

《不确切方向的转换》 木板综合材料 / 50.5 x 40 x 40 cm / 2018

《置换》 木板综合材料 / 88.5 x 1 16 x 19 cm / 2018

《置换》 木板综合材料 / 88.5 x 1 16 x 19 cm / 2018

  然而,欲使作品永不终结需要满足一个苛刻的前提,即作品中的疑问需要令艺术家无法回答,或者其回答将被必须做出的后一个回答所否定。王鲁炎的作品所具有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止的思想,是不可结束于某一判断的否定之否定的思想。对王鲁炎而言,这是不可终极于结束的活的思想,也是艺术家将艺术作为思想工具的基本原由。

  据悉,展览将持续展出至2018年8月21日。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