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背靠背 四人作品展”亮相境·艺术 呈现艺术家舒昊、唐可、张发志、郑德龙最新创作

2018-07-07 23:27:19 李璞

 

四位艺术家“背靠背”

四位艺术家“背靠背”,左起:唐可、郑德龙、张发志、舒昊

 

  2018年7月6日下午4点,由境·艺术主办的“背靠背 四人作品展”在蓝顶艺术区一期16栋境·艺术拉开帷幕。展览展示了艺术家舒昊、唐可、张发志、郑德龙的十余幅创作。

展厅一角

展厅一角

  四位艺术家相识多年,展览主题“背靠背”也是几位在一起攒出来的。一是舒昊、张发志“背靠背”地住,唐可、郑德龙共处一室,辗转多年直到如今,在蓝顶还是住在一堆,二来这哥几个无论从学业开始到后来的职业创作、卖画为生,友情不散,于家于人于画,互相都支持有加。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走进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四位艺术家各自的最新创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从早些年的“日课”系列,我们就能从舒昊的创作中看到艺术家对于现实的关注以及个人观念的介入。在当时,他差不多每天画一张小画发布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作品的立意往往是根据来自微博上的热点新闻和事件,而且随着这种日复一日的创作的逐步深入与展开,舒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特的视觉创作经验与图像转换方式。

舒昊 《一叶 17.11.2-18.5.1》 铝板上油画 100X100cm.webp

舒昊 《一叶 17.11.2-18.5.1》 铝板上油画 100X100cm.webp

  此次展览展出的三张作品,同样是画在铝板之上,最早的一张是从2017年7月底开始的。作为“日课”系列的延续,“时间”在舒昊的作品中一直是很重要的构成。画面中的一朵花,一片叶子全都源自于蓝顶工作室中所种植的那些植物。在艺术家看来,自己的这种状态有点像每天都在“撞钟”。“因为会有各种的事情让我没有进行‘日课’,但我还是想真正的做到坚持每天去画。这些梅花和月季,都是我工作室里的植物,有了这个契机也使得我可以每天对着写生来画。其实说写生,也是创作,但又和其他创作不一样,是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的,就像是带着脚链跳舞。这些植物从新鲜到枯萎,作为物本身是在发生着变化的,同时我作为个体也在变化着。对象在变,我的心情在变,天气在变,各种认识也在变,就像是一个变化的集成,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这几张作品和我现在创作的又有所不同,坚持个几年下来再回头来望,我还是比较期待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唐可此次的作品主要为布面《盆栽》系列和近期的纸上木炭《街景采集车》系列。

唐可 《街景采集车2017-2018》 200x100cm 布面木炭

唐可 《街景采集车2017-2018》 200x100cm 布面木炭

  唐可表示,“街景采集车”系列是自己利用Google街景车技术进行的素材选取,随机的找到一些模糊的照片,用木炭这种单纯的近乎于学生创作的方式来重新认识素描。“最初我也没有可以去寻找,而是随意性的选取一些照片,可能也是自己内心比较偏爱的,展出的这两张的地点分别是日本和土耳其,这种看起来有点像森林的内容,从两三年前开始就在进行。”在唐可看来,这些看似简单的风景包含了复杂的绘画内容,自己在这几年的创作中,对于画面也进行了不同方法的处理。“我想用最初学画的工具,做最初学画时的事情,重新对风景,会画面进行感受。题材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现在又在尝试画早几年的冬瓜题材,也是以素描的方式。在冬瓜的极简和树林的复杂繁密中,来回的调整自己的状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山石系列的创作张发志持续了多年,这次我们可以看到四张他的作品。两张尺寸大幅的用色很简单,近乎黑白,另外两张小画则为绿色。

张发志作品

张发志作品

  “我的创作还是此前的延续,每张作品又有所不同。展出的两张大画其中一张灵动,几何形的那张又偏中正。黑白和整个画面的气质,以及我绘画的理念比较相符,我希望我的画面安静,甚至怀旧,因此把颜色削弱到最低,更多的强调形体。两张小的作品略微加了一点比较淡的颜色,也是想找一下感觉,采用了绿色作为背景。”张发志表示,自己的作品都是不写生,更多的是在默画,根据画面的需要进行组织,更多的是在体会人与画的合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郑德龙此次展出了自己三张作品,其中一张为2015年的创作,另外两张均是2018年的作品。

郑德龙 《2018-05》

郑德龙 《2018-05》

  “从这三张画中可以看到我创作思路‘邻虚’是一致的,在画面布置上稍微有所变化。画面当中不再有具体的形象,而是通过各种繁杂的画面组织语言,直接表达内在的感受,这不是抽象,更多的是意象,一种自我的感觉和状态。”在早前,郑德龙的绘画创作中是有具象元素的,就像骷髅,但这些具体的事物、人物等本身具有社会性语言的内容,让艺术家想要表述和谈论的问题容易受到限定,因此他不在借用图像化,而是将其打破。“复杂和固定的话题不可能长期创作下去,我对上一个话题进行推演产生下一个话题,产生思维的方式和意识的状态,以最直接的方式来打破这些形象,破的越多,形象的社会性符号也就越弱,我的表达也就越强。形象作为语言转换的中转站,被我所丢弃,没有预设,更多的是把感受尽量传递出来,这样看来也更为直接。”对于作品的命名,只有一个时间,没有具体的指向性,这连同画面其实对观看者也是一种考验。在艺术家看来,这就犹如有歌词的流行歌曲和只有旋律的音乐是一个道理,一个好的作曲家,听众可以从中感受到所要表达的内容。“就算理解上有偏差也没关系,你感受到什么就是什么。这也是我要努力的方向,更为干练和纯粹,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很漫长的,毕竟画画是一辈子的事情。”

 

开幕式现场

现场嘉宾合影

现场嘉宾合影

现场嘉宾合影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8月6日。

(责任编辑:李璞)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