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武汉理工大学学子获得台湾光宝创新奖

2018-07-12 15:21:08 未知

  7月11日,吸引了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份参赛作品参赛的“2018年台湾光宝创新奖”十个决赛入围名单揭晓。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产品设计1402班李生迟同学的毕业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和另外九件来至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作品进入设计组总决赛。经由全球知名设计专家及学者组成的评选团队历时一个月左右的严苛评审,最终设计组(10件)和技术组(11件)共计21件作品成功突围进入最终的决赛阶段。

  本次获奖的李生迟同学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并刚刚考取本学院研究生。该生是武汉理工大学海尔创客实验室团队成员。李生迟同学提交的参赛作品,是在创客实验室负责人汤军教授指导下,经过半年的深入调研、不断分析和深化解决方案过程中提炼的设计方案——“A-ROBOT(踝关节康复辅助训练机器人)”。此次获得设计创新组总决赛入场券也是我校在该项赛事上的突破。应大赛主办方邀请,李生迟同学将于8月底赴台北参加决赛答辩以及颁奖仪式。

  据悉,台湾光宝创新奖历经12年的淬炼,该创新奖已成为全球华人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工业设计赛事之一,每年都有来自海峡两岸、亚洲及欧美地区的近数千位设计新秀与专业人士参加设计大赛。由世界多个知名设计大师组成的强大评审团更是为大赛增加不少的含金量,由于光宝创新奖严苛的评选标准,因此在这次评选中仅有21件作品才能入围最终决赛。

  作品介绍: “A-ROBOT”(设计者:李生迟,指导老师:汤军)是基于设计者的亲身经历对传统卧式踝关节康复辅助训练设备的再设计。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并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士发现,传统的卧式踝关节康复设备存在诸多不便的问题,诸如设备在满足一定功用的需求下牺牲了设备的体量,导致运输过程动作消耗大,容易使医护人员产生疲倦感,大大降低后期康复作业效率。在功能层面上,由于现在社会节奏不断加快,传统单一的功能并不能满足患者术后康复的需求,往往会导致下地康复训练效率低下,增加康复周期,对家庭也是一种负担。“A-ROBOT”提供了一种较为系统的解决方案:功能层面上,为了减轻下地康复训练初始时负重给予踝关节的刺痛感,在卧床阶段根据医生对患者伤情的评估,给予一定的半负重训练(该种负重训练是模拟人正常走路时人与地面之间力的相互作用),随着康复时间的深入,负重的量可以相应的做出调节,总体上起到过渡的作用。为了防止踝关节由于长期运动缺乏导致的活动度受限,保留现有传统设备的训练方式(CPM即持续式主被动运动方式)。将这两种功能交叉结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后期下地康复的效率,缩短康复周期。在操作层面上,基于人机工程学的相关知识,遵循降低动作等级原则,将传统踝关节的运输以及操作过程合理分解,创造性地将“推”、“提”、“转”“拉”四个动作具象成具体的结构,大大降低医生在搬运设备使用设备时感到的疲劳感,轻松易用,提高康复作业效率。

(责任编辑:王超)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