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美术课堂教学评比:繁荣背后的问题与思考
2018-07-30 09:28:51 金伟民(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教育局教研室)
本次观摩活动分为小学与中学两个会场。中学包括初中与普通高中共18节课,其中初中7节,高中11节。为了能深入了解我国当前初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大致状况,笔者特意聆听了该会场。尽管这18节课缤纷无限,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收获不少,特别是许多教师展示的教学幻灯片、微课及其动画制作都相当精美且又能解决有关难题等等,但是在这繁荣背后也让人深感下列典型议题不仅是这些课例中的真实表露,而且还长期存在于各类省市等比赛与展演中,为此迫切需要反思,以期能引发业界关注。
学生没有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师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导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18位中学美术教师的教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控制性教学。除了个别教师在其中设计了一定时间内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并发表相应讨论结果,这种局部环节彰显学生学习主体的现象外,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主要还是以灌输式讲授为主,以此来努力“引导”学生学习,以求学习进程始终朝着自己预设的方向前进。为此,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教师在课堂中作为主角在“演戏”,而不是学生真实地在深入探索、思考、交流、沟通与分享等等。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由于控制性教学的固有属性,教师必须努力按照预设的教学进程来强行推进课堂。他们更多地通过“引导”策略来提示或是暗示学生朝着“标准答案”加以回答,并尽可能弱化、搪塞、回避,甚至抑制学生在讨论中所产生的种种不吻合自己预设的真实想法,以防造成教学阻力,难以引出下一环节。如此做法直接导致教学几乎没有开放性与生成性。此时的学生则成为教师教学的驯化对象。
教师的灌输也就意味着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虚无,也表明了美术教师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强化训练来应付比赛,还显露出他们的教学理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向。如此,表面看起来再繁荣的美术课堂教学也就是换汤不换药,更不用说其模式的重大改变了。
“以美育人”缺乏深层理解
在这些课例的教学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对视觉艺术中“美”这个学科核心大概念(Big Idea)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例如,《瞬间的精彩——毕业季手机随手拍》、《你能让我满意吗——产品改良设计》等课例中大量存在这类问题。尤其以初中《服装搭配》一课最为典型。教师在一节课内一直用同类色、邻近色与对比色要求学生尝试服装颜色的搭配。至于这三种颜色如何搭配才能美,该教师的板书为:同类色要适度,邻近色要有变化,对比色纯度错开。到底同类色如何搭配才能适度,邻近色如何变化、对比色纯度如何错开才能实现美,教师都没能设计相应的策略来让学生进行深度探究,而是点到为止。可见,教师教学中的“美”,只是成了一种学科摆设或是停留于课堂上必须提到的专业词汇而矣。这就更不用说学生是否对审美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了。
上述现象也折射出美术教师自身对“美”的理解存在重大缺陷。他们主要依据教科书中所罗列的知识与技能要点在向学生讲授美,在备课环节大都不会顾及两大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视觉艺术中的“美”的相应表述与教学要求。
美术教师应重新回望该学科的独特属性——美术语言,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创作来加强自身审美素养,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这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该长期研习的功课。
教学场景过度美化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许多参赛教师背后的团队不惜装运大量材料用以精心布置教学环境,通常把上课的空间摆满各类教学用具。例如,在《纤维艺术——草柳编》一课,教师还在学生根本看不到的舞台延伸处也都挂满了草柳编工艺品。实际上,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其中摆设的教具只是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根本没有使用过。可以这样认为,这类教学场景中的相关用具往往处于过度摆设的状况,其用意令人生疑。
值得反问的是,难道我们有必要一定要摆设一屋子的教具来填充舞台吗?尽管《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非常强调教师对真实性教学情境的设计,姑且认为教师们具有一定的学科教学理论背景,其用意之一在于尽可能布置基于实物的真实性情境来促进学生的隐性学习,但都应适可而止。同时,这种过度摆设与美化教学道具的做法,显然不是单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为之,并且也已经远远超出设置真实性学习情境的初衷。
营造最经济而有效的真实性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直击本课的美术核心知识,并能用最少的教学道具充分发挥学科教与学的作用,那才是教师在这一方面需要深入探索与设计的。
欣赏与鉴赏课例创新不足
此类现象不仅体现在其中的6节美术欣赏与鉴赏类课例中,而且还涉及部分绘画、书法等模块课例所附带的、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这类课例教学中,他们几乎都对美国人费德曼(Feldman)所创立的四步鉴赏法奉为圭臬,出现一统美术欣赏与鉴赏的教学局面。尤其以《中国古代绘画撷英——清明上河图》一课最为极端。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固守四步法,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听课者一眼就能看到结尾,难觅可供他人学习与参考的亮点。
实际上,对于美术欣赏或鉴赏类课例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一直没有停止过。例如,学习心理学中诸如具身认知理论;视觉文化中的视觉隐喻理论;从艺术哲学来看,德国哲学家哈德曼(Hartmann)提出的从作品物质材料到历史精神层面的五步鉴赏法;以及美国学者帕森斯(Persons)在广州美院主办的“第四届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大会”中所介绍的跨文化精微艺术批评方法;国内一些学者也长期对此基础性议题有过不断的研究成果,如钱初熹编著的《美术鉴赏及其教学》等等,都能为我们此类课例的创新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与智慧源泉。可见,这些教师及其团队对前沿性的欣赏与鉴赏类课例研究,缺乏应有的关注、实验与探新。
学生作业过分美化与装饰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的课堂作业练习通常是在各类普通的材料,如纸张等表面直接实施的。然而一旦牵涉比赛,教师都会下狠心来充分准备学生练习的材料媒介,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则往往会走向极端。在本次教学现场同样折射出上述问题。教师对作业媒介事先进行精心设计与装饰。有的教师采用大画幅的KT板加以喷绘美化,或是购买装裱好的各类精美画心,以及采用扇面、布袋等各类半成品,让学生直接使用。然后,教师在展示环节往往能呈现出学生作业“高、大、上”的视觉效果。
对此,需要剖析这类作业载体设计长期存在的根基。一方面,此时的学生作业整体效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纯粹学生学习结果的展示,其本质则是教师急功近利的“捷径之举”。这样的作业也带给了他人这样的嫌疑:教师同样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来掩盖学生对本课知识或是技能理解的肤浅与不足。教师在课前花费一定资金,事先将学生的作业载体进行精心设计与多重美化,如特别追求作业媒介材料的大画幅、以及对边框、装裱或是背景大体色的装饰等等,由此来掩盖学生作业缺陷,起到帮助他们略微动手练习就能立刻获得同伴及观摩教师强烈视觉感官刺激的目的。这就有望自身的教学能进一步获得评委的好评。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事实上,这种作业媒介设计的最大危害,在于对学生造成了隐性的“虚假学习”与“非真实性评价”,并严重误导了观摩教师。
对全国性美术课堂教学评比的
忧虑与倡议
三年一届的全国中小学美术优质课评比活动已经降下帷幕,体现了现阶段中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创新举措和丰富多样的形式,但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引人深思。如果我们只是把它当作一场国家级的中学课堂教学综合娱乐秀,不加以理性反思其中隐藏的重大隐患的话,那么今后上述典型问题还会依然存在,并成为一种顽疾一直沿袭下去。
其实,如何能逐渐改善上述教学窘境,切实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本位,不断创新美术课堂的新模式,从而构建用新理念来改变旧课堂这一理想目标,还是需要参与此项活动的专家评委们不迁就各类人为因素,真正以学术为准绳来加以把持与引领,努力创设与国家级教学评比水平相匹配的展示平台。在课堂教学评比的学理依据上,美国视觉艺术教育采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所强调的“教、学、评一致性”理论体系值得我们充分借鉴,以此来帮助美术新课程标准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