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行动”走进瑶寨 在乡村学校师生心里播下艺术的种子
2018-08-02 08:45:15 汤 麦
孩子们与自制的“瑶寨景观图”合影 陈 勃 摄
近日,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油岭村寨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牧云蒲公英行动·留守儿童美育夏令营”,这也是2018年暑期“牧云蒲公英行动”在全国8个省份11所乡村学校开展的夏令营活动之一。
公益行动助力乡村艺术教育
在为期6天的时间里,“蒲公英行动”油岭小学项目团队带领当地近40名留守儿童深入挖掘油岭村寨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了“瑶来谣去”唱响瑶寨新歌、“瑶寨景观”捡拾垃圾装置艺术、“风车祈福”竹编手艺新玩法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通过多样化的民间艺术形式呈现瑶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加深孩子们对瑶族文化的理解,激发孩子们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也为孩子们的暑期留下了美好回忆。
“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专项课题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少儿课外美术教育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自2003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启动以来,“蒲公英行动”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获得艺术教育机会,帮助当地教师掌握艺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我们希望通过‘蒲公英行动’更好地促进各地非遗文化进校园、民间美术进课堂,不断提升边远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学校的艺术教育水平。”广州美术学院教授陈卫和说。
此次夏令营的教学团队由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学校的教师、志愿者组成。“我们结合当地的民间美术、非遗技艺、传说故事等,设计一些符合儿童艺术学习心理与认知规律的活动。”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教师、本次夏令营项目团队负责人张莹莹介绍,当老师们把麻绳、树枝、石块、竹子甚至食品垃圾等触手可及的材料带到课堂,孩子们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艺术创造力就被激发出来了。
垃圾化身“瑶寨景观图”
在“瑶寨景观”捡拾垃圾装置艺术课程开始前,“蒲公英行动”的教学团队先带领孩子们捡拾瑶寨里的垃圾,包括塑料袋、肥料袋、废旧纸皮、布片、绳索等,打算用作艺术创作的材料。起初,孩子们因为垃圾脏不愿去捡,老师们便会耐心地告诉他们“制造垃圾易,回收利用难,垃圾只是因为它放在了不合适的地方”,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指导他们用艺术的方式去美化环境、美化家园。于是,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将收集的各种垃圾冲洗干净。在老师的带领下,爬上教学楼天台、眺望古老的瑶寨建筑时,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充分发掘出来,各种垃圾被编织在用树枝和麻绳扎制的画框上,一幅幅形态各异、别具一格的“瑶寨景观图”就诞生了。
历经辛苦变废为宝的艺术创作过程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喜悦、感动,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瑶寨之美。有的孩子说:“从未想过艺术可以这样‘玩’,瑶寨可以这样‘画’,自己可以这么棒。”高校志愿者教师吕晓珊说:“希望孩子们从活动中懂得,美是无处不在的,要学会发现美和欣赏美。”
乡村艺术教育要接地气
为了发挥高校在乡村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作用,推动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在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蒲公英行动”少儿美术教育项目组、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北京牧云文化艺术基金会、清远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等在油岭小学联合举办了“公益搭建直通大湾区美术教育平台研讨会”,来自首都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的教师代表及“蒲公英行动”志愿者积极交流心得体会。
天气炎热,教室里座位拥挤,两个哗哗作响的风扇是室内唯有的降温工具,而与会人员共同探讨乡村艺术教育的热情依旧高涨。瑶族文化学者许文清表示,此次公益活动不仅启迪乡村学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而且对于增强瑶族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也有很大帮助。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段鹏表示,乡村艺术教育与城市艺术教育有所区别,要接地气,并利用好当地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资源,助力乡村艺术教育发展。
台北艺术大学博士生郭谦认为,乡村美术教育要尽可能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如利用垃圾进行艺术创作,让孩子们透过垃圾观察生活细节,训练其观察方法,提升孩子们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进行创作的能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的文化振兴、教育振兴。”陈卫和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蒲公英行动”搭建的乡村艺术教育公益平台,在乡村学校师生心里播下文化的种子, “期待这些种子能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孩子们成为我国非遗传承的力量,成为乡村振兴的骨干。”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