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让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弘扬平衡发展
2018-08-02 08:49:21 宋喜群 姚昆
“麦积山国际雕塑论坛·2018”日前在甘肃天水举办,论坛以中国传统雕塑的融合与创新为主题,设有中国传统雕塑的审美特征、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语言研究、中国雕塑史与思想史研究、新时代下文化遗产的活化4个分论题,来自国内外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甘肃是石窟大省,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古丝绸之路繁荣兴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见证,可以说石窟见证了丝路文化的交融。”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以《新时代、新担当、新愿景——甘肃石窟的保护利用之路的探索与实践》为题介绍了甘肃石窟的保护和利用,并如数家珍地介绍了甘肃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等诸多石窟资源。据王旭东介绍,2016年,甘肃省将境内的敦煌莫高窟、敦煌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庆阳北石窟整体划归敦煌研究院管理。
“74年来,几代莫高窟人不懈追求的目标是,消除或减缓自然和人为因素给莫高窟带来的诸多威胁,使之长久保存,永续利用。”王旭东说,通过70多年的积累,敦煌研究院的石窟保护形成了“十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即以世界交融文化为基石,以系统化管理为保障,以多学科人才为支撑,以文物保护为基础,以学术研究为核心,以文化弘扬为目的,以创新为驱动,以战略为引领等,通过多学科、不同领域人才的努力,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今天的社会以及文化交融作出贡献。
“保护、研究、弘扬要平衡发展。”王旭东以敦煌莫高窟为例,介绍了基于价值完整性的平衡发展的质量管理模式,即首先要研究保护对象的价值,通过价值挖掘,去保护其价值,通过保护最终将其呈现给世人。
“针对保护,我们是目标导向,要真实完整地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方位的,要利用一切技术和管理手段。”王旭东介绍了包括基于风险管理的文物监测预警体系、严格的保护结果观测评估、精细的保护技术和工艺操作流程等的文物保护科学技术应用与评价管理体系。
王旭东表示,目前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进入到了预防性保护的阶段,数字化是其中的重要方式,而新技术的研发,将逐渐克服数字化表面性保护的缺陷,助力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
“从研究来讲,我们是协同管理,把多学科的专家学者汇集在一起,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术背景来研究。”据王旭东介绍,协同管理即基于莫高窟整合社会价值资源的研究体系,机制措施包括:营建自由活泼的学术氛围、多学科交叉和多领域研究协同、公开学术研究资源、成立国际化学术研究平台、开展不同层面的学术研究等。
对于弘扬,以敦煌莫高窟为例,其接待游客量从1979年的不足20万人次跃升到了2017年的160多万人次。但游客的激增也给莫高窟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挑战,为此,王旭东表示,目前已经找到了初步解决办法,即基于观众类型的弘扬管理体系——针对性分类。针对普通游客、网络用户、大学生、中小学生、专家学者、国际游客等不同需求群体,通过网上预约、展览、应急参观、进校园进社区、数字敦煌资源库、多语种讲解、新媒体平台、深度体验、文创产品等,实体洞窟与虚拟展示相结合,多途径展示弘扬敦煌莫高窟的文化。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