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粗糙和精致
2018-08-06 08:52:17 邢千里
粗糙和精致是两个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概念。粗糙听上去有弄弄的贬义味道,一般意味着不讲究,不细致,不耐看;而精致则与之相反,往往给人以严谨、细腻、装饰感强的正面印象。对于文艺作品来说,追求精致避免粗糙似乎也是毋庸置疑的,似乎没有几个作者希望听到自己的作品被人批评为粗糙;而对于阅读者或者观看者来说,作品精致抑或粗糙也似乎变成了一个无需多说而且一目了然的评价标准。
因此,当我在课堂上询问同学们对今年的毕业生作品展有何感想,或者对哪件作品印象最为深刻时,一位女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一组输出精良的照片的喜爱。她说,这组作品的精致感让她着迷,从而认为这是本届展览最好的作品,甚至没有之一。不少同学表示赞同。我对这组作品也有印象,色彩明亮,影调细腻,尺寸巨大,照片输出质量不错,而且还配以古典油画常用的精致外框,看得出作者花费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和成本。虽然作品的位置不是很醒目,但参观过的人很容易被这组作品的气场所吸引,留下较深的印象。
作品主题是模仿西方古典油画,找了一组同学进行摆拍,这也是我们在平时的作业中几乎每届都会布置的一个常规作业。当我接着问这位女生对作品的主题如何看待时,她的回答是:模仿油画模仿得挺像的,很好看。这样的回答多少让我感到有点意外,也隐隐地有些担忧,因为她的观点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想法,我立刻觉得有必要跟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精致与粗糙的问题。
粗糙和精致这两个概念显然被包括同学们在内的很多人下意识里就已经与作品的好坏画上了等号。似乎没有人否认精致的商周青铜器是伟大的艺术,但该如何看待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雕刻或者博伊斯的《油脂椅子》?它们显然看上去是“粗糙”的,然而,它们是“不好”的艺术吗?就更不用说柯苏斯那件著名的《一把和三把椅子》了,甚至都不能称作严格意义上的作品。因此,应当首先从概念上厘清什么是粗糙与精致。
显然,粗糙和精致本质上都是中性词,不应该先入为主地预设一个价值判断。而且,它们也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感或者说视觉印象的问题,还应涵盖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再者,粗糙和精致与作品的价值高下之间也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就一件作品而言,形式的选择当然要服务于主题和内容,“精致”与否取决于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如果空有形式的精致而内容粗简甚至空洞,那么就像一个商品精致华丽的过度包装一样,没有多少实际价值,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精致华丽的“包装”要对应“精致华丽”的主题和内容,如铺张晦涩的楚辞汉赋,细腻入微的小荷兰画派,或者张萱的仕女图以及印度的细密画。同时,精致不一定是指形式上的繁复华丽或者装饰感,而更意味着严谨的态度和细节的考究。我们对比安格尔的作品和梵·高的作品,后者看上去似乎太不“精致”了。可是如果我们看看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件就会发现,这位在世人看来用笔粗率、狂放不羁的艺术家其实对自己作品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经过精心的设计,看似生涩笨拙的笔触和色块其实是反复推敲的结果,与作品的主题及内容完美地实现了统一。可以说,梵·高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在“粗糙”的表面背后是“精致”化的构思与创作。
展览中另一位毕业生的影像装置作品或许可以拿来作为参照加以分析。这名模仿韩国艺术家白南准的标志性语言——电视影像,以自己记忆中的图像为创作基础的同学试图通过历史线索的个人化重构,从而引发人们关于历史记忆、新闻图像之间的真实性与虚妄性之间的哲学化思考。他将自己对于某些特定事件的记忆图像(如SARS、汶川地震、奥运会)按先后顺序分别呈现在九个破旧的老式黑白电视屏幕上,制造一种历史新闻节目重放的假象。从内容和载体上看,这件作品无疑是“粗糙”的,但这种“粗糙”是与主题和形式需要相呼应的,虽然就作品的水准而言还有些稚嫩,但也经过了作者比较“精心”的设计。
大学生毕业作品展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当代艺术和摄影生态的一个缩影,这节课引发的思考和讨论也远远超越了大学生摄影群体本身,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追求第一眼的视觉冲击力,或者极致化的装饰效果与制作感,近些年来俨然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和摄影的主流。这一方面固然是受到了市场因素和大众审美心理现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艺术家和摄影师想象力与创作力的相对贫乏,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特点。往深处说,还有当代艺术和摄影的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如果再结合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关于摄影原作的讨论,以及这些年来很多摄影师和收藏家对古典照相工艺的热衷,或许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谓的粗糙与精致问题在当代摄影中的现状。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作者故意用粗糙、生拙的作品方式来诠释所谓的乡土气息和质朴艺术,用一种“精心”制作的“粗糙”掩盖事实上的粗制滥造和投机取巧。
粗糙和精致这一对看似清晰的概念所引发的误读与滥用也许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不论是出于认识的局限还是主观故意。对于真诚的摄影人和年轻学子来说,首先要解决的,也许就是不再简单地“观看”他人或自己的作品,而是试着“读懂”作品,透过作品与作者乃至自己对话。
(责任编辑:罗书银)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