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跨越国界 漆艺家双个展“髹行”亮相上海杜梦堂

2018-09-05 22:28:01 未知

艺术家翁纪军在现场导览

  2018年9月1日,翁纪军和文森·漆的双个展“髹行”于上海杜梦堂正式开幕,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艺术家近期的漆画创作,以及他们在当代语境中对传统漆艺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艺术家文森·漆在现场导览

  以漆漆物,谓“髹”(xiū),它既是从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工艺,也是历代漆艺学习者身心的修行之旅。人类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使用漆器,而漆画在中国也有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用传统大漆作画非常耗时,工序琐碎而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对于创作者的付出,大漆以其持久性作为回报,好的漆画作品可以历经几个世纪,依然保有原先的色彩,且光亮如新。可以说,“髹行”之道只向那些最执着、最愿意为其付出的灵魂敞开,而此次展览的两位艺术家都在此列。

展览现场

  展览通过翁纪军和文森·漆的“髹行”,旨在探讨目前漆画以及大漆作为创作材料自身发展的新方向,并试图为历久弥新的漆艺在审美和价值等方面注入全新的视角。作为一家法国画廊的亚洲分部,杜梦堂(上海)定期举办此类展览,致力于在不同艺术领域开启中法艺术家之间的对话和学术讨论。

  翁纪军:在中上下求索

翁纪军

  翁纪军(1955年出生于上海)是推动漆画在中国作为独立艺术门类的先锋艺术家之一。在翁纪军看来,漆艺与其他艺术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漆语本身的特殊性,大漆富于变化的氧化过程造就了漆艺表达的丰富性。他的作品以传统大漆为主要材料,主要工艺技法为变涂彩绘并施以贴箔,通过髤涂罩染打磨抛光。对漆艺的精通使翁纪军更关注于作品的精神层面,在“形而上下”的哲学思辨中不断钻研探索。如今作为上海工艺美术学院的教授,他不仅专注于自身的创作,更关注漆画在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努力为漆艺的传承寻求新的途径。

翁纪军 记忆 2018-4  大漆 木板 苎麻 纯金箔  184 x 124 cm

  翁纪军  集聚  2018-6  大漆 木板 苎麻 124 x 92 cm

  翁纪军还热衷于改变漆画在国内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漆画过去的发展和目前在中国的处境他做出如下评价:“漆画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应该是上世纪80年代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其源自漆器艺术,所以在表现工艺、技法运用上都很成熟,但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有意无意的阻碍了漆画在精神上的追求,以及画面应有的随性与灵动。当前,中国的漆画还是过多的注重经验审美下的标准。例如,局限于特定的表现主题和内容,过分的工艺性和装饰化等。”

 翁纪军 记忆   2017-2 大漆 木板 苎麻  125 x 186 cm

 翁纪军 记忆 2017-1  大漆 木板 苎麻  124 x 92 cm

  这些思考都在翁纪军近期的创作中有所体现:他用更单纯、直接的方式着重关注大漆材料本身的意义,将他理解的一些髹漆技艺转化为作品的抽象表达。在《记忆》系列中,翁纪军抛开具体内容、图像和符号,通过多层的髹涂,反复的打磨,慢慢的完成作品过程,探索由大漆材料和工艺技法结合所产生的最为本质的视觉语言。在《集聚》系列中,艺术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犀皮漆”的工艺中汲取灵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漆语。这种表达即不同于传统犀皮技法,也有别于布面或纸本的抽象表现方式,色彩之间丰富的层次感既有大漆反复髹涂的厚度,也有层层覆盖打磨所形成的相互穿透。由复杂技法所形成的语汇——其间集聚的能量、叠置的痕迹、偶然性以及主观性——隐匿于作品之中,等待观者去细细品味,从而引领观者进入漆艺的幽远境域。

  文森·漆:以中国为师,以材料为画

文森·漆

  文森·漆(原名Vincent Cazeneuve,1977年出生于图卢兹地区,法国)一直对漆艺非常着迷,从家具艺术之都利维尔的工艺艺术学院(École des Métiers d’Art)毕业后,他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专注于西方和亚洲的漆器修复工作。为了能够进一步掌握漆画技艺,文森于2009年移居拥有丰富漆树资源的山城重庆,跟随着中国传统漆艺大师,在日积月累的学习中逐渐领悟了漆画艺术的精髓,并对其背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文森逐步发展出独特的表达方式,用看似简约实则繁复的艺术语言叙述着一个来自东西方世界的故事。

 文森 漆  无题

靛蓝及石榴染色丝织苎麻纤维织物,大漆,金箔,炭笔,氧化铜箔,裱于木板
135 x 170 cm

 文森 漆  无题

大漆,苎麻纤维织物,金箔,绘于米袋

100 x 80 cm

  正如人类历史进程中对自然材料的不断改造,文森热衷于在艺术创作中实验各种不同寻常的材料,以及研究各种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所产生的变化。“我不用颜料,而用材料作画。工作室里有很多材料,有的是黄金,有的是铁锈,有的是灰和土等,它们在我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没有等级之分。这里发生的一切,就像自然界中一样,每件材料都有它们自己的归属。”为了使不同材料能够完整的融合在一起,文森耐心等待、思索,而后再一次投身于对未知的探索。不同类型的材料使文森·漆的作品被赋予了结构和时间的双重维度,材料或会失去部分原本的面貌,游走于熟悉与陌生之间,最终形成了他自己的艺术语言。艺术家像一个谦逊的学者,在静谧沉思中传递美的真谛。

文森 漆  无题

大漆,米袋,木,银,氧化黄铜
100 x 98 cm

 文森 漆  无题     双联幅
 
大漆,靛蓝染色苎麻纤维织物,金银粉,绘于木板
150 x 200cm 

  然而,完整的作品并不意味着探索的终止。作品中那些特殊的符号、抽象的形状都呼唤着每个观者的回应。文森的双面屏风是此次展览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浅色的一面用类似于古代计数的符号替代了传统的木雕装饰,而深色的一面则用一个抽象图形占据了整个屏风的中心视觉。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了解使文森成功将四页屏风,中国传统设计中最具代表性的家具之一,转化为自身由西方元素统筹的抽象表达。他的作品总是揉合了凹凸不平、高低起伏的质感,却以平滑和光彩加以协调,如同表面被一层诗意的雾气所笼罩,静静地诉说着艺术家的心愿。文森所有的融合和努力是如此不着痕迹,以至于难以用传统的东西方范畴去定义,他鼓励观者抛开术语和框架,用更为开放的态度去对待艺术和审美。

  在当代中髹行

展览现场

  长久以来,大漆作为一种需要依附于其他器物的材料,其自身的光亮质感和装饰性一直局限着漆画作为艺术形式的发展。直到上世纪30年代,漆画独立的艺术地位才在东南亚被确立。21世纪的到来给予了漆画更多的开放性,无论是髹漆的方式、材料的运用,还是相关的时间和空间属性都已被纳入当代艺术所探讨的范畴,而漆对其他材料的依附性则为漆画的实验性探索带来了更多尝试的可能,例如翁纪军将漆与画的本质作为自己探索的核心议题,而文森·漆则更关注漆与其他材料融合的方法和途径。

展览现场

  通过两位中外艺术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对漆艺的传承,杜梦堂邀请观众共同为漆画注入新的活力,并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当代艺术的根基和发展方向的多元性。不同于那些仅仅将大漆作为创作媒介的当代艺术家,翁纪军和文森·漆通过自己大量的研究和不懈的创作,锲而不舍地从“髹行”中寻找坚持当代传统的可行性。正如他们所深爱和尊重的漆艺,他们用才华、韧劲和耐心所创作的作品可以经受时间的考验和艺术史的评价。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3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3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