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快讯】“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开幕:“工业4.0”之下,工业版画如何转型?

2018-09-07 20:45:31 洪镁

  (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9月7日,“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北美术馆、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担任总策展人,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任学术主持,宋恩厚、傅中望任艺术总监,李康、张炼、宋新忠、夏梓组成策展团队,展出来自全国各版画群体、艺术高校与专职艺术家的145位(组)艺术家的204件作品。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嘉宾合影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开幕式现场

  本次展览的参展作品涉及现代版画的各个版种,也有少量实验性的版画作品,展览通过“记忆与未来”、“智能工厂”、“工业有声”三个部分,从时间线索下的工业转型与未来畅想,新兴工业的视觉叙事以及工业与集体记忆、工业与人类、工业与环境等方面营造一个立体的、工业新时代下的情境体验空间。

 

湖北美术馆策展部主任夏梓主持展览开幕式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致辞

本次展览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致辞

本次展览艺术总监、中国工业版画研究院院长宋恩厚致辞

  本次展览主题中的关键词“工业4.0”最初由德国提出,被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人类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工业4.0概念的提出,很快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更在充分肯定“工业4.0”未来意义的前提下,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工业设想,而随之而来的诸如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工业服务生态等一系列新型工业题材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别样的建设图景。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展览现场

  与此同时,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院系统对版画概念研究实践的不断深入,新鲜的时代脉搏与渴望打开视野、更新理念的艺术界共识正在悄然引发一场“版画革命”,版画“既失去了新兴木刻运动时期(特别是抗战时期)作为临时社会化印刷替代品的实用功能,也因创作理念的集体转移而削弱了当年‘怒吼’的精神力量”。

 

“工业4.0:转型的力量——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展览现场

  苏新平:“工业4.0”之下,工业版画的转型使命

  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次展览总策展人苏新平认为工业版画有必要基于这样的时代与专业背景的变迁,积极凸显出“转型的力量”:“纵观半个多世纪的中国工业版画发展史,人们已经习惯于从题材内容方面去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如果结合当代愈显理性、抽象的工业景观,就不难发现传统的版画样式更有利于表现蒸气电力时代的文明景象,能够带给观众关于逝去年代的诗意畅想;而立足版画概念所生成的综合作品形态,则是通过多样化的材料和手段匹配方式,以研究性和思想性的美学气质表现了艺术家对后工业时代社会状况的深切凝视,其中包括人类作为生物个体与工业文明如何依存、便捷生活与心灵异化、人工智能与精神家园等严肃的思想议题。从某种意义上看,作品的复杂度正是高新工业产业在艺术上的结构性呼应”。

展览单元“记忆与未来”展出作品

卢波·阿特那萨夫 《线圈I》 铜版 60×103cm 2010  

  在苏新平看来,工业版画本身的优势就决定了它的发展能够迅速回应时代的变迁:“与其它画种相比,版画从构思到制作,其制版、印刷、装裱等环节,本来就充满了各种“非绘画性”的工艺元素,在历史上也隶属于印刷工业体系,天生就带着契合工业精神的转换因子。这已经足以启发版画家抛开‘经营画面’这条单一的传统老路,从版画特有的本体结构方式入手,寻找与之相对应的、具有唯一性的创作手段,从而实现作品象征系统的艺术性转换”。

展览单元“记忆与未来”展出作品

谢应云《温暖的记忆 NO.10》 丝网版 140×90cm 2017  

展览单元“记忆与未来”展出作品

 许奋 《扣Ⅲ》 铜版 60×45cm 2016

  同时,武汉成为“工业版画之城”有着其天然的历史优势:“武汉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自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就承担着发展中国工业的重任。从载入史册的‘汉阳造’、汉阳兵工厂、铁厂,到1950年代国家‘一五计划’带动下各类工厂的大规模成立,武汉的工业化水平得到迅速升级。随着工业人口数量的增长,工人们对于业余文化生活的需求也相应增加,从而涌现了许多工人业余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形成一支独特的工人美术创作队伍,并对全国文艺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版画以其便于携带、材料简单、讲究艺匠精神的特点而深受工人青睐,加上宋恩厚先生这位工业版画奠基者的推波助澜,湖北工业版画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终于成为美术界的一匹黑马,在全国各地开疆拓土、自由驰骋”。

展览单元“记忆与未来”展出作品

杨锋《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铜版  160×120cm 2006 

展览单元“记忆与未来”展出作品

张敏杰 《足迹组画系列》 凸版 24cm×43cm  2014 

  冀少峰:版画“工业题材”背后的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变迁轨迹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面对‘工业4.0’的转型与变革,传统意义上‘工业现场’的缺失,以及新型工业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使得工业题材的版画作品及创作人群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展览单元“智能工厂”展出作品

《信号》孙荣凯 宋继超 铜版 50×78cm 2017 

展览单元“智能工厂”展出作品

 郭万林《向上的动力》 绝版套色 70×100cm 2017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湖北美术馆馆长冀少峰分析了工业版画的题材和创作人群的变化之后表示:“本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希望通过这批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公众传达一个更为开阔也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业视觉叙事。当然,诚如中国的工业建设正面临着无限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还需要不断的反思、调整与改进,湖北美术馆亦将不遗余力继续发掘与推介优秀的工业版画作者及作品”。

展览单元“智能工厂”展出作品

吕昊霖《有序的无序状态—5》 铜版 60×100cm 2018 

展览单元“智能工厂”展出作品

 郑凡琦《追光者》 绝版套色木刻 90×90cm 2017

展览单元“智能工厂”展出作品

 周绿江《仰望之一》 丝网 140cm×80cm  2018

  在开幕式上,冀少峰亦谈到了湖北美术馆品牌展览“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的6年发展:“‘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作为湖北美术馆三个常驻三年展之一,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届。展览从最初面向工业版画群体征集作品,到第二届各大学院及专职艺术家的有效介入,再到本届收获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展览在大大激发版画艺术家‘工业题材’创作热情的同时,也引发了工业化、现代化社会变迁轨迹中更多深层次文化思考的碰撞与交流。而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亦如新时代的新型工业,面临转型、面临挑战,更要面向未来”。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南雪萍《气惠远山》 绝版木刻 51×80cm 2018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王觅《城市》 平版 70×110cm 2017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吴晗《工坊小镇》 黑白木刻 85×170cm 2018 

  同时,对于“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的未来规划,冀少峰表示:“进入新时代,如何在新的语境下解读与发展固有的艺术样式,面对一系列社会巨变以及伴随其间的工业转型,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有效对接,正是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将持续关注与推进的课题”。

  据悉,本次展览自2018年9月7日展至2018年10月7日。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肖习石《横直交响之五》 黑白木刻 47×70cm 2016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徐增英《上海-大码头》 套色木刻 93×184cm 2017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殷子《寂静的节奏之一》  平版 50×50cm 2016 

展览单元“工业有声”展出作品

张道宏《穹顶之下。山水盛宴》 套色木刻 119×70cm  2018 

(责任编辑:洪镁)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