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教育的 价值是什么
2018-09-17 08:57:58 杨大伟
艺术不仅要为社会创造视觉财富,同时也必然要对社会文化进行视觉化的思考。
就当下而言,新媒体艺术已经不再是新的艺术品类。但作为发展中的艺术类型优势依然明显,因为它可以吸纳此前的诸多艺术之长,集图、文、影像、声音与互动性于一体,可述可论,可单线深入,也可以多线索探寻,表现出丰富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艺术的潜能有待更富想象力的实践与开发,这样既可以加强观众参与程度,也将会极大地改变我们传统的艺术观。
针对数字化新媒体艺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而言,这使新的艺术创作成为多学科人才之间的一种协作,再有数码作品在传播中再加工的特点,新媒体艺术创作一样加剧了个人作者的匿名,好比当年荷马史诗并非荷马的个人写作一样。尤其是在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等片尾长长的字幕中这种集体创作的力量早不鲜见。另则,这或许可以为达·芬奇式全才的出现提供空间。如果达·芬奇生活在我们的时代,也许是一个黑客。当然,也可能是一个非常纯粹的观念影像艺术家。
数字化和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艺术表达,传统的专业艺术技能训练显然已经远远不够。而传统的美术技能在今天意味着什么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当下,美术高考以及大部分美术院校的专业基础教育还停留在传统绘画技术的培养,甚至有的老师说起素描、色彩等将注定你未来的艺术潜质的挖掘和发展。现在来看,多媒体作品创作者可能真的和艺术培训没有太多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就意味着传统的美术技能面临新的调整和改善。当然不能全面否定传统基础造型的有益性,但也不难看出,有些传统造型训练针对某些艺术专业已成为某种历史研究。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素描学习却是掌握西方美术史的最佳方式和方法,好比练习书法是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法门,它可以帮助我们扩大精神维度。所以传统的技能训练已然不再是一门实用的手艺,而应该作为一种修养。传统训练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地要和人们的跟想象力训练及培养有关,跟创意有关,而不是像日复一日的铁饼、标枪等保留项目,有些甚至已然成为对古希腊奥运会的纪念。
通过素描的训练和学习,我们可以理解写实主义在当年的难度,如何吸引对艺术敏锐的人因此展开竞赛。而写实在今天已经不能用于测试人们的造型能力,端起照相机谁都不会拍走样。之所以现在出现了“观念摄影”、“后摄影”等,最主要的原因也在于把专业摄影的问题给取消了。其实新媒体是把传统当作要素吸纳在自身的,好比踢好足球要经常练长跑,没有一种传统会真正的过时。
我们最为焦虑的并非技术的荒废,而是标准的失落。在手工技艺的时代,手艺的精巧可以作为所有标准都作废之后起码的底线,它是人的劳动价值的最后指标,我们不能忘记思想的难度。创意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各种创意之间要看到谁提供的想象空间更大,谁更能激发人的反思和延展,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评判标准,可比性一目了然。
对于新媒体艺术创作所需要的能力而言,传统分科的专业艺术训练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除了个别专业美院,很多综合性大学难以提供良好的基础能力课程。很多院校甚至教一大堆诸如软件操作和简单行业流水线知识,并误导新生以为这是重点,实际上国内大学教育数字媒体专业的体系非常混乱。勿把软件学习当成重点,创意和意识以及观念的教育与传达才是专业的核心技能。因为软件的学习相对简单,甚至自学都可以完成得很好,而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则需系统教育与长期积累。
新媒体艺术的创作最大程度上克服的是技术难度,达到视听、交互的最大化,通过表达创作者的艺术观念,给予观者意外的视觉感受已实属不易,这是在培养探索艺术边界的人。所以说,针对一件作品里的时间、光线、声音、空间、活动对于观者的影响,都是创作者需要把握和展现的,因为这是一种四维的全身心体验。
(作者为艺术批评家)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