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静安国际雕塑展十年了,“大狐狸”回英国了,但今年有这些“新朋友”

2018-09-17 10:28:08 唐烨

  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要来了!记者今天从静安区获悉,新一届公共艺术盛会--“2018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将于9月20日至12月20日在静安雕塑公园举行。展示了好几年的“城市狐狸”日前已经回英国老家了,今年不会再参展,但大狐狸的原址今年会有一件能与观众互动的作品“静眺地中海”。

  倒立的卡车借助驾驶室车头保持垂直平衡,观众可以通过一段楼梯进入到卡车内部,穿过黑暗狭窄的箱体到达顶部的观景平台,这便是“静眺地中海”作品。它是奥地利艺术家欧文·沃姆创作的《一分钟雕塑》系列作品之一, 由沃姆代表奥地利参加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时创作。“观众一定要走到内部才能感受到作品的精妙。”策展人、罗浮紫艺术典藏负责人毛文采说,观众到达卡车顶部的观景平台,会被引导着向外眺望,但事实上在观景平台上是看不到地中海的,观众被要求去想象地中海的画面。作品关乎雕塑的塑造和思想的表达、延伸,让思维超越一切限制。

  创作者沃姆生于 1954 年,生活和工作于奥地利。曾于世界各地知名博物馆举办个人展览,并于2017年代表奥地利参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20世纪90年代,他的“一分钟雕塑”吸引了广泛关注,“一分钟雕塑”通过把观众与物体置于一种尴尬或矛盾的关系中的方式,成为令人在片刻间自我反省的催化剂。从1997年起,沃姆每年会创作6、7件一分钟雕塑,系列作品总数约有99件。“沃姆作品的场景设置通常会有衣服、椅子、水桶等日常生活用品,并附上说明图示和文字指示公众参与及完成作品。来看展的人可以摆出荒谬的姿势,变成临时性的雕塑。这些雕塑作品都是短暂和即时的,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透过摄影和表演,挑战了雕塑的传统定义,又模糊了表演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探讨如何把人变成雕塑。”毛文采说。

  一位“迟到的宇航员”则为此次展览增添趣味和故事。由荷兰艺术家约瑟夫·克里班斯基创作的、载着曾在“2016威尼斯双年展”获得盛誉的作品,目前仍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展出,将晚到上海一个月展出。这个名为“梦想家自画像”的作品,主体是一位仅靠一把椅子的靠背来支撑自己在太空漂浮的宇航员。这把椅子似曾相识,可以在著名画家梵高的卧室里面找到。一盆停在宇航员脚上的向日葵花让宇航员的身体保持了平衡,椅子象征着向日葵花的根系,花得以繁荣生长绽放,并向梵高致敬。由于失去重力的影响,宇航员在太空中漂浮起来不足为奇,但是这把椅子却暗示着我们并非处于失重状态。作品通过对“平衡”的各种实验和演绎,展示了艺术家关于平衡艺术的思考和研究。

  本次展览在高科技和新媒体的运用上,也颇具看点。由中国新秀冯晨带来的《光的背面》将借助“百叶窗”的艺术手段,试图解剖录像中视觉听觉之间的同步,让观者思考:到底是我们应该信任感觉还是感觉有可能在说谎?哈罗威的雕塑作品《头头是道》,以多彩的头型铝制铸模,每颗头的表情在陶醉、疑惑和惊讶中徘徊,展现了这位美国艺术家的幽默。

  自2008年首届雕塑展筹备以来,“静安国际雕塑展”以双年展的形式呈现,至今已是第五届,惠及数百万市民。新一届展览在展品数量(58组87件)、参展艺术家及跨越国别的数量(40位艺术家)上,都超越了前四届。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