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萃]专题推介:中国画学文献研究
2018-09-17 16:20:35 周秦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018年第3期“中国画学文献研究”专题栏目刊出3篇文章:
1.《图画见闻志》中的绘画风格分类观研究 / 尹子琪
2.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画筌》绘画思想解析 / 荆建设
3.晚明版画《水浒》的兴衰及其在日本浮世绘中的“嫁接” / 程国栋
本专题主持人陈池瑜在引言中指出,中国画理论有丰富的资源,是发展我们当代艺术理论的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黄宾虹、邓实、于安澜、余绍宋、俞剑华、谢巍等人都分别对中国画论进行过整理、汇编、选编及类编的工作。本栏目发表一组关于古代画论画史论文,尹子琪对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进行新的研究。中国画史和画品,常常对画家及作品进行各自的品评和记录,概括地叙述较少。尹子琪的论文,将《图画见闻志》中《论曹吴体法》《论黄徐体异》《论三家山水》中风格分类方法和理论进行了梳理与研究,这对中国绘画史学理论构成有一定价值。荆建设对清代笪重光的重要画论著述《画筌》进行研究,特别指出笪重光在总结山水画创作规律与表现技法方面的成果,如画面实景和空景的关系、“得势”与“失势”所造成的画面效果、笔墨与设色的协调、“绘心”和“文心”的关系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丰富了清代绘画理论。程国栋的论文通过对晚明《水浒》题材的版画创作探讨晚明时期中国作品和日本江户时期的相关作品,并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在艺术风格上日本作品对中国版画进行了“嫁接”。通过具体作品进行比较艺术学的研究,是建构中国比较艺术学的有效方法 。
“中国画学文献研究” 系列专题文章的主要观点摘要如下:
《图画见闻志》中的绘画风格分类观研究
(尹子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观点摘要:《图画见闻志》为北宋郭若虚所著,是中国绘画史学史上继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画史著作,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画学思想、画史观念和独特的写作方法,在中国绘画史学著作中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图画见闻志》卷一中《论曹吴体法》《论黄徐体异》《论三家山水》三章按绘画门类可分为人物门、花鸟门、山水门,郭若虚将同一门类中有特色的画家进行分类比较,并概括出每个画家的具体风格,为探讨师资传授源流提供参考。与《历代名画记》《后画录》等唐代画史中对画家的评论和记载相比较,郭若虚按绘画风格分类评论画家是对画史写作的巨大创新,也是画史观念的进步。
清代画论家笪重光的《画筌》绘画思想解析
(荆建设,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观点摘要:《画筌》是笪重光集历代画论、画法之精华、着意斟酌、删减糟粕,融己意于其中的著作。文中既进行画理综述,又解析山水画绘画创作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技法等。其在中国画理论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五点:第一,讲述山水画所依循的主要画理、具体创作的艺术规律与表现技法。第二,对文人画精神内涵的追求,强调不仅要有“绘心”,还要有“文心”。第三,强调绘画与书法的关系,以八法示人,是作画的根本要义。第四,笪重光要画家明白画面实景和空景的关系。第五,“得势”与“失势”所造成的画面后果以及笔墨与设色的协调关系。
晚明版画《水浒》的兴衰及其在日本浮世绘中的“嫁接”
(程国栋,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博士)
观点摘要:木版画艺术是中日两国美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中日两国的《水浒》版画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接续性。通过对晚明时期的中国《水浒》版画和江户时期的日本《水浒》版画的整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在制作语境和美学思想方面的差异:中国成熟型的水浒图作品和本民族传统的白描艺术表现出了密不可分的关系,显得优美洗练,“柔”大于“刚”;而日本代表性的水浒画作以豪纵为美,手法铺张、情感激烈,雄肆有力。前者对后者的产生有直接影响,而后者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的是一种对前者的“嫁接”,而非简单传承。日本浮世绘在对晚明《水浒》文本的接受过程中兼收其木刻版画的艺术滋养,总体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摘编自《民族艺术研究》2018年第3期“中国画学文献研究”专题栏目,胡子轩/摘编)
(作者: 周秦,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