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下生命几何?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走入“后生命”
2018-09-25 03:13:14 孟宪晖
北京。9月5日,“后生命”第二届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本届双年展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分为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策展人之一、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对《艺术新闻/中文版》说:“后生命是一个新的概念,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对未来生命的简单解读,也可以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生命之后的可能性。这个词我觉得还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反思人类中心主义视角,应该更广泛地关注生命。第二个是科技推动的生命仍有很多不可知的可能。”
本次展览主体分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三个部分,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三个角度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 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而展览现场更以文献梳理的形式对有关科技和生命的多种问题进行发问和解读。费俊说:“这个展览展现的是人类的进化脉络。更多则是在探讨一个面向未来的生命发问。多元的关于后生命伦理问题,通过三种不同维度的解读方式,就希望向观众呈现我们梳理出的关于未来生命的一些核心问题。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更是和每个人的生活生命息息相关的。第二届双年展延续了2016年‘技术伦理’的主题,但又朝着往更加深入的认知层面进行探讨。”
在生命中穿梭
展览现场搭起了膜状结构的空间,观众穿梭其中,一如来往于不同的细胞间,而每一个空间的作品又别有洞天。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说:“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名词’的不断涌现,当今社会已由过去单一的线性发展方式转变为多元的裂变式发展方式。展览展现的是艺术和设计学,今天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迎接未来的时代。中央美术学院承担着教育的功能,与MIT、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等机构的国际化合作正说明‘艺术与科技’不仅是一个突破边界的新学科,还是一个推动教改的新动力。”
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的工作合成实现的可编程的梦境机器“COCOON”外形如“茧”。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
中国艺术家苏永健的作品常常探讨动物行为在作品中的美学表现,《鼠》就试图构建一种可欲不可达的状态。由始至终,鼠在直径20cm的跑轮中奔跑超过30,000周(约18.8公里)才能触发一次水波纹的形成。
生命并不限于动物,“植物致动器”就是一种新型植物生物数字混合接口。用户在软件界面上点击植物的叶子,可以实时关闭实际连接植物的叶子。传统上,植物被认为是固定的生物,在其栖息地或花园中始终是静止的。然而,植物确实在作品中表现出查尔斯·达尔文首次观察到的“动物样”运动。
机器人的多种可能
本次展览中关于机器人的作品十分丰富,来自东京早稻田大学媒介艺术与科学系的Elena Knox和渡边克巳(Katsumi Watanabe)则将展厅现场的观众与位于东京科学未来馆的Alter机器人通过网络实时接通。通过互动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码,并通过自身的声音系统进行实时的重新解读,并将这一独特的声音讯息作为御御签(OMIKUJI)发送给参与者。
两位1984年出生的日本艺术家yang02山口崇洋、So Kanno创作的则是自动涂鸦机器人。它的机械手臂通过提炼绘画的运动状态,模仿涂鸦行为。艺术家试图找出涂鸦的即兴、故意破坏和象征形状等基本要素并用它们来对涂鸦进行全新的解读。
艺术家韦德·玛瑞诺夫斯基、朱利安·诺尔斯和布兰奇·奈布拉共同创作完成作品中,机器人甚至唱起了歌剧。“机器人歌剧”是由 8 个半自动机器人表演的 35 分钟的机器人歌剧。该项目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将艺术家编制的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 42 x 25 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通过建立一个表演环境来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以此将这些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汇集在一起。
韦德·玛瑞诺夫斯基(Wade Marynowsky)创作的“SYNTHESISER-ROBOT” 是一个再利用的工业机械臂(UR3),可通过软硬件接口(Ableton Push)来播放配乐。除了播放音乐外,Synth-Bot 还以舞蹈般的动作和手势扩展了音乐动作的含义。
可视的数据是否安全?
当网络世界让人们逐渐习以为常,隐私是否依然安全?本次展览的多件作品均探讨了这一问题。南希·莫罗·福禄克(Nancy Mauro Flude)是一位后网络艺术家,也是21世纪艺术形式馆的馆长。她的《预言:数字大漩涡的浪漫反叛》以航海神话为主题,探索我们与代码、随身用品、以及其他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经常使用或选择的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作品透过表演的视角探索隐私问题,当网络实体掌握了所谓的私人数据时,到底有哪些风险。
奇楠·唐(Kynan Tan)的“抽象的因果”通过对数据访问和可视化方式的思辨和诗意的想象,将算法系统视为实体的集合,这些实体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数据转换,使感知成为计算的条件和过程。与之相邻的《数据擦除》(Data Erasure) 则用电脑合成的方法模拟了电脑硬盘在传送带上被慢慢压碎的情景,两件作品并置为观众呈现出身边常见的数据载体的内部与外部。后者也探讨了数据的双重性质——实质性和短暂性。在现代的计算机生活中,飞速流动的数据可能会在瞬间丢失,也可能被公司和政府永久地存档和维护。
过去二十年来,数字图像制作和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监视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作为这些现象的一个回应,布拉德·米勒(Brad Miller)的多频道装置《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就通过可视化数字图像的聚合和组合,描绘了计算机视觉遭遇身体参与和交互方式进行后留下的数据阴影——即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数据痕迹和数据模式。观察变化模式作为研究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去影响、说服和变现监视数据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除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主展场外,本次双年展还囊括了多场面向公众的现场视听演出。如艺术家艾玛·尼尔森和埃米尔·舒尔特的《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将古老的录音与现场表演相融合,他们使用最早的电子乐器之一,特雷门琴做中间乐器,配合平板和电脑进行演奏。
邱宇则将现场采集人体不同部位的声音和生物电信息,转换成控制信号调模拟制合成器和现场声音控制参数,同时用不同信号波形可视化合成现场影像。形成一个身体,机械和电子数据转换与调制系统,以人体为基础驱动源的声画现场的演出。(采访、撰文/孟宪晖)
(责任编辑:彭菲)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