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教育项目进校园的菜单化、持续性 ——记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彩、广绣进校园教育项目
2018-10-09 11:19:30 未知
2017年6月广州市颁布了《广州市博物馆规定》,其中指出“鼓励学校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学、社会实践活动”。2018年7月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幼儿园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学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意见》。馆校合作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博物馆如何既能保持教育主题设计完整性的同时又可以提供可供学校选择的教育“菜单”?博物馆的教育人员是有限的,如何才能保证进校园教育项目的持续性?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自2016年至今,针对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一直持续地开展广彩、广绣进校园教育项目,并在不断摸索中形成了一个成系列、菜单化,且具有可持续性的进校园教育项目。
所谓成系列、菜单化,指的是广彩、广绣进校园教育项目目前形成了“五个一”系列,即“读一本书”、“上一堂课”、“看一个展览”、“参加一次活动”、“举办一次展示”。
“读一本书”:2016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编写了《传统工艺课堂之广彩》、《传统工艺课堂之广绣》教材。教材分为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内容系统而深入;学生用书以适合少年儿童的语言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动漫插画、寓教于乐的互动学习卡、动漫视频和多媒体游戏等教材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一堂课”:指给老师们上广彩、广绣课,即举办广彩、广绣教师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博物馆的馆长、业务专家及广彩、广绣传承人分别为老师们教授理论知识和指导体验工艺制作。
“看一个展览”:让学生看广彩、广绣展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制作了广彩、广绣图片展送到学校展出,并配合展览设计制作了参观工作纸,让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展览。
“参加一次活动”:让学生参加一次研学活动。组织学生们走访广彩、广绣工艺传承人,在传承人工作室中现场考察工艺制作流程,与传承人面对面交流,并动手体验绘制工艺品等,通过探究式学习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传统工艺的特点,了解本土文化历史。
“参加一次展出”:在经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学习之后,学生们有了自己的广彩、广绣作品,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将为学生们举办作品展,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付出和努力给予肯定,更能激发他们学习传统工艺的热情。
“五个一”系列是一个从认识、了解到深入体验、创作的一个过程,整个课程设计从形式、空间的变化,多方位、立体化地开展教育。由于各个学校在开展广彩、广绣教育方面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五个一”系列,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性参与。如完全没有开展过这方面教育课程或活动的学校则选择全部参与;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会选择参与“参加一次活动”、“参加一次展出”这些在学校没有条件开展的活动作为补充;刚刚起步的学校更多的是选择“上一堂课”、“看一个展览”,先让老师、学生对广彩、广绣有初步的认识。因此,广彩、广绣进校园的“五个一”系列是成系列、菜单式的。
博物馆教育项目进校园重要一点是可持续性。如果说成系列、菜单式的教育项目是保证可持续性的一个因素之外,那么对老师的培训就是博物馆教育可以做到持续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广彩、广绣教育项目而言,一些学校的广彩、广绣课程是由本校的老师来上课,但他们对广彩、广彩的认识和了解大多来自于书本知识,缺乏实物观摩和制作流程的体验;一些学校则完全是请广彩、广绣传承人进校上课,老师们缺乏对课程的了解和跟进。广彩、广绣进校园教育项目中的“上一堂课”能增强教师们对广彩、广绣工艺的了解和知识储备,使得自己上课的老师更能很好地开展课程,请传承人进校上课的老师们也能很好地从教学的角度跟进传承人的授课,使得课程能在校园内更广泛、持久地开展。
从2017年至今,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广彩、广绣进校园项目与27家中小学达成共建基地,开展了广彩、广绣课程;赠送近2000套教材书给学校;送广彩、广绣图片展到21家学校展出;为全市62家中小学的老师举办了广彩、广绣教师培训班;为43家学校的师生举办了研学活动; 2018年11月将在展厅内举办学生广彩、广绣作品展。2018年5月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与广州市教育局合作,在全市中学校确立了60家试点学校,广彩、广绣进校园系列教育项目将持续开展。
(责任编辑:陈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