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4269期】尚辉:齐白石山水与《芥子园画谱》

2018-10-11 08:34:04 樊玮

  主讲人介绍:

尚辉

尚辉

  尚辉:艺术史学博士。曾任江苏省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助理、副研究馆员,上海美术馆学术部副主任、典藏部主任、研究馆员,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现任《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编审,中国美协理事,中国评协理事,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雕委艺委会副主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上海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首都师大美术学院等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等。   

  导语:

  齐白石的山水为时人所不理解,今天回望齐白石山水画和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应该怎样解读这一段历史呢?尚辉老师将齐白石的山水画放回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语境下加以阐释,为我们理解齐白石的山水画提供新的视角。

  主题:齐白石山水画的地域特征与形式语言

  第一部分:齐白石山水与《芥子园画谱》

  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齐白石研究北京画院做了很多的工作,从2005年北京画院美术馆,也就是纪念馆的落成成立一直到今天已经12年了,北京画院也同时成立了一个齐白石国际研究中心,每年都会对齐白石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在我看来齐白石的研究已经是非常丰富的,我觉得在20世纪有几位大师是经常会被研究的。

  第一个大家知道是徐悲鸿先生,虽然在世只有50余年的时间,但是他因为中西融合,又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和北京画院原来的一些老画家发生过争执,这些老画家像秦仲文、陈缘督等等,都是从中央美院被徐悲鸿先生赶出来的,后来1957年北京画院成立,他们落脚在北京画院,由此就形成了像徐悲鸿这样一方面是画西画;另外一方面画着中国画,在他自己的身上总体现出两面性,所以在每个时期,徐悲鸿都是不断被研究的一个人,我也称之为“徐悲鸿学”。

  齐白石先生也是这样,齐白石也是一个可以不断被研究的对象。能够被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齐白石90余年漫长的人生历程,经过了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这种人生历程本身就包含着三个社会形态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很好的通过他的艺术创作去体现。齐白石画过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早年做过木工,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情。之所以说齐白石是一个可以不断被反复研究的人,就是他涉猎的中国画领域是非常庞杂的,他的人生履历相对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就是搞不清楚的问题,但是一个大师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他可能都会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

胸中山水奇天下——齐白石笔下的山水意境之二

  我离开北京画院美术馆齐白石纪念馆也已经十余年的时间了,更多的去研究观察当代中国美术界更宏观的一些现象,比如说中国画今天面临的问题是什么,前不久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国画学会第二届的展览,在研讨会中我提出来一个命题,就是在中西融合的一百年之后,我们如何看待中国画的发展和高度,中西融合现在大家都常常挂在嘴边,而且通过像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这一代人的努力,一直到今天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该融合的地方也融合了,但是我们发现,我们今天没有像齐白石这样的大师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果完全用衡量齐白石和黄宾虹这样大师的标准来要求今天的画家,是不是不合时宜,所以我提出“今天衡量中国画水准的高度在哪里”这样一个命题。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齐白石早在一百年之前对中国画的探索,就对今天发生了很深刻的影响,当然这个影响是后来人是我们今天人,尤其是我今天要给大家报告的这个选题,才能够看出来的,我相信齐白石对我们中国画家的影响,更多的是花鸟画,大家学习齐派的花鸟画家不在少数,几乎形成了20世纪后半叶花鸟画学齐派的一个潮流,但是仅仅齐白石先生的贡献是在花鸟画上,我个人认为如果没有齐白石早年山水画的变革,也就没有他形式语言的研究,可能对齐白石今天的花鸟画,他的路程不可能走的这么远,所以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题目就是,齐白石山水画的地域特征与形式语言。

  齐白石尽管是从学习《芥子园画谱》的山水入手,但是齐白石先生和他同时代的画家是不一样的,同时代的画家大部分是从临摹入手的,而他恰恰是非常尊重自己的视觉感受,所以他的山水画形成了,可以说是画桂林阳朔一带山水风貌的这样一些山水,具有很典型的地域特征。

  除此之外,齐白石画山水画之所以名气不响,不被同时代的人认同,也包括今天的人也不一定都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画法和我们看到的所有的山水画的画法不一样,他更多的强调形式语言的作用,这个形式语言和今天的关系是很大的。

  我最后可能会比较一下这个图片,让大家感受一下,所以你看齐白石在1910年进行山水画的变法,他的山水画的后来虽然也不断地以花鸟画为主,但是山水画也零星画一些,他的成熟应该是在30年代之后,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齐白石的山水画没有被我们中国画界更广泛的关注,但是我们今天的角度,从今天山水画变革的角度,包括地域特点,比如说我们今天山水画家特别强调写生,但是我们的写生仅仅停留在写生的样式上,还没有概括出他的地域特点,我们可以看到齐白石在早年就很突出的形成了他的地域特征。

吴冠中

吴冠中

  第二就是到了80年代之后,比如说吴冠中先生提出来“形式美”,提出来“风筝不断线”的问题,但是在齐白石的山水画探索中早就呈现出来了,那么可惜吴冠中先生也并没有在他的言论中发现齐白石山水画的形式美感,吴冠中更多的是研究潘天寿,研究海派画家虚谷,强调他们在形式语言上的独特作用。几乎和他更早一些的,应该说是20世纪影响更大的一位花鸟画家,在山水画的变革上,形式语言的探索,像吴冠中这样的一些大家大师都没有进行很好的研究,所以我今天给大家报告一个独特的角度,就是齐白石山水画的地域特征与形式语言。

  刚才吕晓主任谈到,我们今年北京画院美术馆要尽全力来举办齐白石的山水画展,我的这个讲座搜集的资料也不是很全,我们期待在这个展览举办的时候,能够看到更丰富的齐白石山水画的全貌,但是我今天主要是给大家从这一个角度来进行一些分析。

  20世纪山水画或者说中国画的变革,主要是有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就是文化观念的变化;

  第二就是艺术语言的变革,这是大家一定要拎出来的一个概念。今天没有空跟大家更多的介绍20世纪山水画的演变历程。

  我曾经在早年做过一篇文章,是对20世纪整个山水画的演变历程进行了一些梳理,提出来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从笔墨个性到图式个性,言下之意就是20世纪中国山水画的这种演变,从黄宾虹注重笔墨个性,黄宾虹是一个典型的笔墨个性的大师,但是黄宾虹的这个图式个性是等于零的,这是我提出来一个重要观点。吴冠中先生见到我的时候,期待我能够把这篇文章写好,但是我没有去写,可以想见今天的中国画家,不管你是画人物的、山水的,还是花鸟的,注重图式,图式就是视觉形式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这个原因是怎么产生的,是经过这一百年不断地演变而形成的。我今天不可能来讲这样的一个历史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齐白石的个案切片,来探讨这样的一个命题。

  首先给大家要明确的就是文化观念的转化。在20世纪上半叶或者是晚清之前,我们的山水画家,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对山水画对中国画都是有研究的,我们的山水画家大部分不是走出画室,而主要是在画室里在书斋里临摹中国画,临摹《芥子园画谱》,更多的中国画家坚信,中国绘画的发生或者是中国绘画的好,是和你对笔墨的掌握、笔墨的修炼、笔墨的品味有关系,他们肯定是没有我们今天,到1942年****讲过“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后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观念,就是艺术的源泉到底是来自于艺术史,还是来自于生活?今天你们肯定是闭着眼睛都会说来自生活,但实际上并不是这么简单。

  如果说仅仅是来自于生活的话,我们可以看到今天在中国,这么多的画家天天去写生,为什么没有画出来呢?可以想见传统的修炼,你对艺术史的学习,对前人的学习,占据了你一生绘画修为80%的实践,如果这80%的实践没有的话,在我看来你是不可能在艺术史上有贡献的,但是我们很多的艺术家对这个问题并不了解。

齐白石《万竹山居图》

齐白石《万竹山居图》

  话又说回来,决定你艺术成败的,还是你能不能把你所学的艺术传统,再回到现实中得到一种印证和发现,你才能够真正在绘画史上作出贡献。这个地方有一个问题,就是齐白石这一代人对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非常清楚的,所以我这个地方谈到了一个文化观念的问题,也就是齐白石为什么会尊重他眼睛中的地域的特点,也就是画他眼中的山水,这是一个很奇特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天想通过他临摹《芥子园画谱》,他在五出五归这个过程中是如何还原,如何去汲取对象的一些特点。我今天讲两个问题:

  一个是他如何去画对象,去感受对象,去提炼对象;

  第二个问题就是他如何又从对象升华艺术语言。

  齐白石有很多奇妙的东西,比如说他没有接受过现代主义的训练,他画出这些画的时候,康定斯基也刚刚提出来绘画的艺术精神,也刚刚开始抽象艺术的探索,但是齐白石这么早就开始了,这个问题我们并没有办法去破解它,我们只能归结为他富有天赋。这个地方就是文化观念的转化,我刚才谈到了一个画家对传统的学习;

  第二个就是山水画最根本的,并不是表现眼中所见的客观山水。大家都知道李可染说过“为祖国山河立传”这样一句话。很多的小画家、学习绘画的人都受这句话的鼓舞,纷纷到祖国山河去画那些山水,这个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但是你会发现按照条道路走,你画不出来。实际上李可染这句话也是有欺骗性的,他只能为祖国山河的精神立传,并不能为中国所有的江河立传。他画的对象是有限度的。我强调的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又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就是中国山水画到底是画主观的,还是画精神的,是通过画山水画来观道来澄怀,还是表现视觉上的一种美感?

  那么我们说传统山水画是澄怀观道的,是通过表现山水来探求对道对自然的一种认知,也就是通过表现山水来达到我们经常说的天人合一的这样一种境界。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山水画从文化观念开始,就不是画客观山水。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谈中西融合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西方绘画不是这样,西方绘画是要表现眼睛中所看到的现实世界,要在你的画面上表现出来,从这个文化的观念上,中西就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芥子园画谱》

《芥子园画谱》

  我们用比较长的时间来回顾一下齐白石先生早年是如何从学习《芥子园画谱》,在画《借山图》,再到画《二十四景》,以及到他晚年成熟了这么一个过程。

  这是留下来的他的遗物之一,就是他当年画的《芥子园画谱》,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芥子园画谱》,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到当年的印刷是靠木版画刻印来印制的,这样的一个画谱和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印刷品的山水画很不一样。原因是它有木刻的语言,大家想一下,齐白石14岁之前都是木工,14岁的时候才开始画《芥子园画谱》,这是他临摹的《芥子园画谱》,大家可以看到他临摹的好像和你们临摹的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很多画家的临摹,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区别就是他临摹出了木刻味道的《芥子园画谱》,你们是不是有这种感受 。就是有圭角,这一笔下来有角,这一笔下来也是有角,实际上他临摹的皴法是披麻皴和荷叶皴的结合,并不完全是北宗的小斧劈皴,你看他临摹成这样,我规戒出一个原因就是,他临摹是木版刻制的《芥子园画谱》。

  这是他27岁的时候经过胡沁园介绍,拜本乡的山水画家谭溥为师,他正式开始山水画学。根据我们的测算,今天的学生27岁应该是博士毕业了,但是你看他那个时候才开始学习山水画,这个比刚才的那个山水画稍稍好一点,原因就是讲究用笔的起锋和回锋,起锋并不这么外露。

  大家再看一下这个,你看坏了。你看第一张,这些线可以说当时还不太懂得毛笔的藏头护尾,用线还比较用露,但是也很奇妙,齐白石难道就一定预示着自己以后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从那个时候就把他早年的东西留下来,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各位先生女士,是不是把你们早年儿童时期临摹的作品或者画的画都留下来呢。

齐白石《龙山七子图》

齐白石《龙山七子图》

  这个是1894年,他和当时候组织的龙山七子,就是他与当时的七个师友组织了龙山诗社,就画了《龙山七子图》,这幅画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话,就该判断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四王山水的画,而且是用的克墨枯笔进行皴擦,小牛毛皴。还好这个放大的图片还能够看到,还可以看到这些细节,你看这些都是小牛毛皴画出来的。从这样一幅画来说他是非常传统的,和当时候的四王余续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是用这一幅画也可以说是看不出齐白石有多少的天赋。

  这一幅是后来的北派,也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之间临书的,我之所以拿一个临书的画给大家,可以看到临书也是画四王山水,但是这个四王山水更多的像元四家的王蒙牛毛皴,因为四王就是学黄公望和王蒙,当然还包括倪云林,你看他就把这个皴擦的枯笔用的更加强烈一些。林琴南是很重要的一个翻译家,我一直不太喜欢他的画,感觉特别的枯燥,那你再看看这个是齐白石的,大家可以看到他们当时虽然没有谋面过,但是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山水画的风气,就是这个样子。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