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讲堂】克里斯·萨尔特:感知的演变——感知置换
2018-10-18 09:52:20 樊玮
主讲人介绍:
克里斯•萨尔特(Chris Salter )
克里斯·萨尔特:艺术家,加拿大蒙特利尔康考迪亚大学新媒体、技术与感觉讲席研究员,蒙特利尔媒体艺术、设计、技术与数字文化研究和创造“六角星网络”联合总监,康考迪亚大学六角星中心总监,康考迪亚大学设计与计算机艺术系计算机艺术专业副教授。
导语:
这个讲座将探讨现有的和正在进行中的沉浸式艺术装置如何利用目前席卷艺术设计和人文社科的“感官转向”。艺术家、人类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密切配合创作出来的作品,虽在科研、艺术和理论/方法论的语境中有所不同,但都聚焦于感知主体和愈加有“感知意识”的环境。这些项目不仅探索了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和嗅觉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对我们的自我定义和习以为常的感官环境之间的界限提出了质疑。与此同时,我讨论的作品中展示的当代技术社会感官体验,是在高阶展览语境下的大众审美体验,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社会政治的评论。因此,讲座涉及到的艺术案例,都将挑战惯有的感知世界的方式、使观众和新的感知机械装置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
主题:感知的演变——沉浸技术和不断变化的自我
第二部分:感知的演变——感知置换
所以我的演讲会关于三个我自己的艺术和研究的项目,它都是关于置换或者是移置这个话题。
第一个项目叫做《感知置换》。它是2012年的一件作品,在这个作品中,我会有很高强度的感官层面的混合。
第二个是关于自我置换这样的一个概念,用到的案例是刚才提到的《体感场》。
第三个是一个进行中的项目,它更聚焦于时空和经验的置换。
克里斯•萨尔特《感知置换》,2011-2013
这是刚才提到的第一件,叫《置换》的作品。刚才那个影像片断是我2012年做的一个叫《置换》的作品,是很多大的立柱,它会散发出气味,很多人会在那个立柱之间穿梭,这个作品是跟刚才引用到的文化人类学家大卫·哈瑞斯进行合作的,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于感知如何在文化和生活的语境之中形成。另外一个关键的合作者是计算机音乐人,也是一个视觉艺术家,简称Ten。
这个作品整体上来说是在探讨感知的这样的一个人类学的框架,以及如何利用它,去创造新的多重的感官体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个作品最早的一个版本,并不是在艺术语境中发生的,事实上我研发这个作品是在大学,刚才提到六边形实验室,但是这个作品第一次呈现,它面向的是来自人类学背景的观众,当时是在蒙特利尔,有大概1万名人类学家,在美国人类学年会上,我们呈现了这件作品。
《感知置换》@AAA六角星形,蒙特利尔(2011)
这件作品可以被描述为一个所谓的感官剧场,它体验时间大概是30分钟,会有6名体验者去穿过一系列经过特殊设计的环境,并且会被迫去直面不同层面的感知体验,比如说他会被手反过来绑上,再用虎胶万金油在他们的前额进行一个受洗的仪式,或者说他们会去品尝一些味道,很强烈的苦的酸的甜的液体,这个液体装在小的实验器皿里边,但是它的颜色跟它的味道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或者说他们要不得不穿过一个非常幽深漆黑的隧道,而整个隧道都是沐浴在这种强烈的热量和气味中。
那些观众会为着一种混杂着洋葱和蓝莓气味的一种交织物,最后这个人会站在一个六边形的平台上,这个平台会有这种计算机控制的实时信号的光线环境,并且被一堆的音响环绕。刚刚那个图片阐释的是人们要穿过这样的一个立柱,由立柱构成的三维,整个作品的灵感来源是来自于艺术家近距离的去研究和观察,整个人类学视角上的联绝体验。
克里斯•萨尔特《感知置换》,2011-2013
比如说他们研究了哥伦比亚一个名文图卡卢人的这样的一个印第安族群的所谓的通感宇宙学里面的一些祭祀仪式,包括他们使用了什么样的通灵物质,包括日本的茶道的感知梯度,和世界一些地区的原住民,对热量这个概念的不同的体验。
刚才提到的就是这样的作品,它其实创造了一个情境,或者是我们说拟剧、剧场,它能够在期间非常直截了当地让参与者身体去经历一个多种感官加诸着像飓风一样的历程,与此同时它也创造了叫“感官场馆”,这个原来是本雅明说过的,原来是用于形容电影对人的感知带来的体验。再简单来说就是在感官场馆之内,你的身体会不停地去更新自己的觉知。
举例来说,很多人类学家在进行对不同的族群的这种仪式性的东西的写作的时候,他其实是全感官的沉浸其中的。
刚才提到的这一类的艺术装置,它提供的这种感知的强度,尤其是多种感知同时作用于一个个体身上,它也创造了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点儿极端的体验,比如说很多参观者会反馈它有一定程度的眩晕,甚至是晕倒,或者是极端的在空间中的定向障碍,甚至更极端的情境是他们会短暂地失去自我意识和自主知觉。
另外一个,回到刚才的人类学视角,我们通常在文化语境上经历了一些祭祀,或者是类似的宗教性的精神体验,会改变人对自己的身体和自我觉知的基本认识。
克里斯•萨尔特《感知置换》,2011-2013
我们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我们通常会采访作品的参与者,但是这个采访行为也会贯穿在我的艺术创作之中,以方法论的形式存在,其实我们也收到了参与者反馈,其实是非常广泛非常多样性的,但是其中关键词就是迷惑、困惑,观众会认为说这样的作品,给我的体验跟嗑药有啥区别?
另外一种反馈是他们很享受这样的体验,比如说有一名受访者是一个很有名的人类学家,提到当他闭上双眼感受到作品的光在他眼前闪烁,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并且他每一次去体验都不一样,尤其是当他把双眼紧合的时候,他似乎能够在他的闭合的眼睑之上看到一些形状出现。可能最极端的一个观众反馈就是这个作品特别像是一个天堂舞厅。
刚才也提到说我有五感,但其实研究者说我们有21种感受,我们日常是像刚才听到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这些东西,它其实是贯穿于我们日常的,但是我们通常会忘记它们,因为我们被屏幕、电脑、电话这些电子物占据我们的生活。
所以其实我们的很多作品都是在试图唤醒观众的感知,这些已经在被技术所催眠的这些感知,当这些感知被唤醒之后,整个世界可听可感的方式就跟以前会不一样。
(责任编辑:樊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