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研哉领衔10位设计大师齐聚北京 共同探索家的无限可能
2018-10-22 13:40:47 未知
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
——未来生活大展
自从在北京鸟巢南广场开展以来
就受到了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它由10位设计师或团队
联手10家企业
共同打造理想中的“未来之家”
10座1:1呈现,还能亲身体验的展馆
一开馆就吸引了无数粉丝
能源、共享、人工智能
物流、通信、数据分析
这些元素全都汇集到了“家”之上
向大众展现了“未来之家”的无限种可能
1号馆 海尔 X 张永和 | 非常建筑
砼器/Concrete Vessel
设计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想法
家电不再是只能在墙角完成工作的器具
而是家庭成员
所以这栋房子的设计不仅有建筑材料
还有人和电器的参与
它给大家带来一个启示:
未来的家电
或许可以为我们创造
不同以往的舒适和幸福感
2号馆 阿那亚 X 柳亦春 | 大舍
亼屮囗/House ATO
这是一套不同以往的别墅方案
它对住宅进行了“二次编辑”
通俗点来讲
就是巧妙运用了“分界面”
关闭时能成为私人的休息空间
打开后又可与周围的空间沟通
可以说
这个住宅是现代主义模型
在21世纪的最佳范本
3号馆 远景 X 杨明洁 | YANG DESIGN
绿舍/ e-Vege House
这是一座利用植物储备能源的住宅
各家各户的电力都能用来制造水和光
继而培育蔬菜
如果这个住宅的规模扩大到一个城市
或许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农业”的概念
4号馆 小米 X 李虎 | OPEN
火星生活舱/MARS Case
试想一下
如果处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
比如在火星上
我们该怎么生活?
那么所有资源
包括水、空气、食物都得循环利用
设计师通过物联网智能家电
创造出了一种“自给自足”的新模式
5号馆 华日家居 X 青山周平 | B.L.U.E
新家族的家-400盒子的社区城市/
Sharing Community of 400 Boxes
这个方案的名字特别有意思
名为“睡在家具上、生活在家具外的社区中”
设计师在城市的高楼里添置了一些家具
让互不相识的陌生人也能生活在一起
这种“共享住宅”的想法
源自老北京的胡同
在胡同里
家具能从屋里延伸到屋外
而借鉴了传统模式的社区
让原本“冷漠”的现代社会多了几分人情味儿
6号馆 有助 X 日本设计中心
最小—最大的家/Edge-Zero
设计师致力于
“用最少的设计,实现最多的功能”
在这个一居室里
橱柜、床、沙发、淋浴应有尽有
真正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对空间的利用达到了极致
很是适合打工族学习借鉴了
7号馆 无印良品 X 长谷川豪
无印良品的员工宿舍/Company Housing for MUJI
上海的许多住宅
经常会碰到层高4米的窘境
用作一层太高
两层又嫌太低
设计师就创造了一种“共享空间”
类似老式的“架子床”一样
通过一个立体单元
分出了公共区域和私人空间
以后的员工宿舍就可以这么造了!
8号馆 TCL X Crossboundaries
你的家/Infinite Living
有时候想要独立的私人空间
有时候又想叫上一帮人开大party?
设计师真能把家变成这样
只需移动几面活动隔断墙
就可随意打造各种可大可小的空间
搭配上多功能电视
私人影院和超大播放厅能任意切换
9号馆 汉能 X 马岩松 | MAD建筑事务所
庭园家/Living Garden
又是一个能源自给自足的空间
高效的薄膜太阳能技术
自动实现的喷雾冷却系统
配合上玻璃幕墙
蔓延出屋外风景的地板
让人仿佛生活在半室外的庭园中
10号馆 MINI LIVING Urban Cabin X 孙大勇 | 槃达建筑
就算是15平方米的小屋
也不能放弃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三块区域分别用作
卧室与起居室、厨房和卫生间
还有一间创造性的选择了“留白”
不仅日常用品配备齐全
小屋还拥有潜望镜
室外的美景也能全部收入囊中
除了展馆
CHINA HOUSE VISION
未来生活大展
还有汇聚了超多大师的沙龙活动
原研哉先生和马岩松老师对谈环节
青山周平
在这里,你能参观到
10座风格迥异的新型建筑
能聆听大师对设计的独到见解
你会开始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
思考我们的未来
思考“家”应该是什么模样
展览总策划人原研哉老师
还编著了《探索家:家的未来》系列丛书
展览时间:9月21日-11月6日
地点: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南广场
(责任编辑:张天宇)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