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兰亭2018秋拍拍品欣赏——元 蓝釉白龙纹盘
2018-10-24 16:19:37 未知
元 蓝釉白龙纹盘
Blue glaze design with white dragon dish
Yuan dynasty
来源:姚虞琴旧藏,一九二三年购于上海
尺寸:口径:15.6CM 底径:13.7CM 高:1.1CM
估价:RMB 3,000,000-5,000,000
著录参阅:
《中国陶瓷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叶喆民 2011 第10-67
《故宫经典-故宫陶瓷图点》 故宫出版社 吕成龙 2010版 92
元 蓝釉白龙纹盘
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它是先在素胎上刻划龙的轮廓和龙鳞;再在龙纹上直到紧边缘处施乳白釉,并用青花轻轻点出龙的眼睛;然后在纹饰轮廓线外的全部地方施蓝釉作地。
“在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上,元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其中景德镇制瓷工艺更有新的突破,己冠绝全国各窑群。这时景德镇所烧制的青花和釉里红瓷器,成为中国陶瓷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著名陶瓷学者余家栋先生
此盘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以钴料为呈色剂的蓝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三彩陶器。高温钴蓝釉瓷器则是元代景德镇发明的。采用当时稀少的进口钴料,钴是青花的呈色剂,融在釉中,即可烧成钴蓝釉,呈色十分稳定。但是色彩鲜艳的蓝釉,除釉色纯净外,尚须有洁白的胎质映衬,方能显现出蓝如宝石的理想釉色。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虽然只存在了不到一百年,但当时的手工业尤其是制瓷业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元代的瓷器制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精品。中国的瓷器以颜色素淡的白瓷和青瓷为主,彩色瓷器出现得比较晚。独出心裁的工匠们还在钴蓝釉的瓷器上点缀上青白釉的花样,以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增强了瓷器的艺术性与审美性。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元代蓝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装饰方法有描金和用白泥堆贴龙、飞凤、海马纹等。饰有白龙纹的蓝釉器仅见于梅瓶和盘。
元朝时景德镇的各大瓷窑都被朝廷所管辖,专门为皇室贵族烧制瓷器。这种精美的蓝釉白龙纹盘由于其图案的特殊性,只允许收藏于皇宫当中。成批的瓷器烧制成功之后,品质较为完美的被直接运往京城,那些稍有瑕疵的就会被当场砸碎,因此这种纹饰和色泽的瓷器产量在当时就比较少。后来历经朝代更替和岁月变迁,其数量越来越稀少,也变得越来越珍贵。
这次展出的元代蓝釉白云龙纹盘品相完整,青花发色浓郁成宝石蓝色,精湛的制作工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用于创新的精神,经过时代的历练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最好的实物见证。
扬州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一只蓝釉白龙纹梅瓶,被誉为国之精粹,镇馆之宝,这件元代蓝釉白龙纹盘除与扬州博物馆的蓝釉白龙纹瓶器型不同外工艺和色泽完全相同。
类似的故宫博物馆馆藏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元,高1.1cm,口径16cm,足径14cm。盘折沿,浅壁,平底。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一条矫健的白龙。龙细颈,三爪,作昂首翻腾状。
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而这次拍卖的蓝釉白龙纹盘也是第一次以拍品的形式面世。《中国瓷器鉴定与欣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宋元瓷器目录》,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1999年、《中国名瓷鉴赏大全》(上下卷),湘粤美术出版社,2004年、《中国名瓷欣赏收藏与价值》,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元青花与釉里红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均发表过类似此盘的详细内容。此盘的稀有度和收藏价值不管是在元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开创时代的承载,弥足珍贵。
注:此件拍品为2018年11月4日浙江兰亭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姚虞琴珍藏瓷器专场》拍品之一,更多拍品内容请登陆官方网站查询,图文内容,均为原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迪)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