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民间艺术家来宝山社区体验生活,擦出了什么火花?
2018-10-31 13:03:20 未知
这两天,宝山的各街镇热闹极了。一张张充满朝气的洋面孔,不亦乐乎地打太极、学剪纸、画中国画、品中国茶、包饺子……之后,还伸出大拇指,用不熟练的中文表达着赞美。
这是第十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中的一个项目,即邀请国外民间艺术家前往宝山各街镇体验生活,做一天“宝山人”。在张庙街道呼玛二村公共客厅、罗店、罗泾的新农村家庭、龙现代艺术馆、上海玻璃博物馆、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地,来自墨西哥、印度、新西兰、俄罗斯、波兰等12个国家的艺术团成员们深入其中,近距离感受宝山之美,品味中国传统文化。
这也是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举办十届以来,每一届的保留节目。外国艺术家们参与民俗文化活动,享受着中国家庭浓浓的亲情,常常为访问时间太短而惋惜。
传统文化多了一群“洋粉丝”
在张庙街道呼玛二村公共客厅,墨西哥民间艺术团的成员们在社区志愿者高晓红的指导下,学习起了布艺堆画。17岁的墨西哥小伙Daniel第二次来到上海,一下子就被布艺堆画的魅力迷住了。
“先剪出红色的荷花,再剪出绿色的荷叶,画上根茎,最后贴在团扇上,用中文写上工工整整的‘荷花’二字。”Daniel说,“中国的荷花很有韵味,用布艺堆画这种传统的艺术方式将其展现,再美妙不过了。”
热情好客的上海阿姨们还手把手教会了他们包饺子,一个、两个、三个……尽管饺子的形状还那么规整,但他们特别兴奋,为了纪念这一刻,纷纷掏出手机与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他们喜欢蘸着辣酱吃,大叫着“超级美味”!
友谊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迎来了埃及东方民间艺术团。一幅幅剪纸作品栩栩如生,竹条在指尖快速飞舞,书法作品苍劲有力……这些都令外国朋友连连叫好。埃及友人Ahmed wasef告诉记者,中国文化很神奇,自己体验了剪纸、竹编、国画等,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
随后,舞蹈《神秘的东亚》拉开了展演的序幕,国粹京剧《变脸》获得阵阵掌声,魔术表演《千变万化》让他们啧啧惊奇,萨克斯表演《家乡》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家一起跟随音乐,绕着舞台,欢快起舞,尽情享受这次盛会。
30多位波兰民间艺术家,则来到位于吴淞的半岛1919文创园,领略古老的中华陶瓷艺术之美。在听取了陶瓷艺术的简要介绍后,他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撸起袖子开始制作。殊不知陶瓷制作并不像想象的那样简单,一块块陶泥在拉坯机上似乎很不听话,搞了半天常常仍是“一团泥”,许多人禁不住捧腹大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细心体验,他们手中的陶泥拉坯逐渐显现出一定的形状。通过手指的触感,他们亲手体会到了陶艺制作的乐趣和陶艺文化的魅力。
农田乐园体验乐活生活
月浦沣水梨园是一个集果树种植、旅游观光、学习培训、农家餐饮为一体的果园。收获的季节,沣水梨、猕猴桃、软籽石榴等都已成熟。在欢迎的锣鼓声中,来自拉脱维亚的民间艺术团来到了果园,他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月浦本土农作物,与农家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社区文艺工作者听闻外国友人要来,早早地准备了起来,现场带来了竹编、团扇、瓷盘、京剧脸谱等传统文艺作品,还组织了民乐演奏、中国书画创作以及茶艺表演,与拉脱维亚代表团进行互动。
代表团一走进到民俗体验区,便被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和赏心悦目的表演吸引了。“茉莉花”、“彩云之月”、“京调”等一曲曲中国传统曲目扣人心弦;眼前是茶艺师精湛的茶道表演和书法、绘画大师肆意挥洒的现场创作……拉脱维亚小伙和姑娘跃跃欲试,在老师指导下画起了脸谱、编起了竹编,言语虽然不通,但艺术超越国界,宛如兄弟姐妹之情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拉脱维亚青年Martin Kaiva说:“我喜欢做一些创意性的艺术品,画画是我的爱好之一,今天很荣幸画中国的脸谱,虽然我画得比较慢,但力求画得精确一点。
访问结束之际,果园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外国友人共同品尝农家土菜。品一口自家果园的农家味道,掬一捧清甜的好茶,收藏书画大家亲手创作的礼物,让拉脱维亚代表团体味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好与百姓的热情好客。
在罗店镇,克罗地亚的民间艺术家们不仅亲手体验了民俗绘画、罗店彩灯制作,还参与了罗店鱼圆、农家点心制作,浓浓的中国乡土气息让他们赞不绝口。
(责任编辑:梁侨[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