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王林、李川:我们更愿意以“案例”的方式来呈现“实验影像”
2018-11-15 18:57:37 李璞
2018年11月13日至11月25日期间,“时间之镜”首届重庆实验影像双年展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
新媒体作为近年方兴未艾的艺术形式,其媒介方式为当代艺术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更为艺术介入社会提供了崭新的思维方式与观看之道。这次双年展由王林、李川共同担任策展人,以实验影像作为切入点,将摄影、影像与影像装置为载体,着眼社会与历史时代关系。在“时间之镜”的主题之下分为十个单元,在“老厂拾零”、“生死之间”、“投影自然”、“个人叙事”、“影像1+2”、“翻阅互动” 、“日常生活”、“神鬼超验”、“播放空间”、“影像反思”中一窥当代影像艺术的探索成果。
对于展览主题“时间之镜”,以及越来越日常化的影像如何凸显“实验性”,单元的划分和艺术家的构成以及策展团队的分工及策展思路等方面,采访到了本次双年展的两位策展人——批评家王林、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李川: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批评家王林
王林:筹备了几个月的时间,具体实施可能用了一两个月。重庆作为直辖市,有意思的文化、艺术活动相对北京、上海而言,还是差得很远。曾经重庆举办过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这个至今还在做的双年展,也是为了推动重庆文化艺术的发展。
这次以“实验影像”入手来做双年展,也是考虑到它的前沿性。可能重庆市民对摄影作品相对要熟悉一些,但真正在接触影像文化前沿性还是很少的。在我看来,启动这样一场展览是有好处的,事情总需要慢慢的推进。在一场双年展中,能够把相关的资源,四川美院的创作,艺术家的资源整合起来,目的还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当代艺术前沿的发展情况,以及丰富的面貌和方法。
雅昌艺术网:影像在今天变得非常日常化,在展览中要如何凸显它的“实验性”?
此外,今天已经是一个全民影像的时代了,像一些手机软件段视频拍摄都是很流行的事情了。影像作为最重要、有影响力的媒介,其实有很多的艺术创造和发展,在艺术创新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作为一种民间都可以使用的媒介,通过个人创造力的发挥,对改变并形成当下的新的文化民间是有好处的,在某种意义上文化民间意味着公民社会的重建。
当代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中国现在时的文化创造力发挥的前沿阵地,举办这样一场双年展也是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将作品集中呈现出来,让大家看一看,对个人创新意识的启发是有好处的。
展览现场
王林:这次参展艺术家的构成主要有三部分:一部分是重庆市摄影家协会成员,另外一部分是四川美院新媒体系的师生,还有一部分我们邀请到了国内外在影像方面比较有成就的艺术家。主要是这三股力量,根据他们的创作我们再来进行拟定。
王林:其实十个单元就是十个案例,用案例式的方式来呈现今天新媒体影像艺术的创作状态。更多的是希望通过案例的方式把不同的形态和做法呈现给观众,而不是非得要告诉大家影像应该怎么做。
不同的策展人有着不同的策展方法,我一直主张用案例呈现的方式来推动思维、意识的某种变化,甚至观众可能是随机性、偶然性的也没有关系,我们不一定非得给展览注入一种逻辑性的发展脉络,其实也没有必要。对我而言,案例分析比固化的呈现更有价值,我更多的愿意关注那些随时正在发生的事。
把这些正在发生的有活力的作品选取出来,用案例的方式呈现给大家。观众如果能够看到其中的一些思路和联系,那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我更愿意把这种思路隐藏在自己对作品的选择和呈现的方式上。
“影像1+2”单元现场
黄奥作品《亲密关系》
秦文作品《背后看收租院》
王林:“影像1+2”单元作为特别项目,也是学院的教学活动,每次会邀请到一位老师加上两位学生进行共同创作。收租院作为四川美院的历史话题,如何重新去解读它呢?秦文的作品《背后看收租院》是对收租院的背后进行拍摄,从来没有人从背后去拍过这组雕塑。所以尽管是摄影作品,又和过去宏观叙事之下的内容不太一样,当你真正看到影像背后的收租院时会发现它其实没有那么完整,背后的做工会看到是比较草率的,实际上还是从观念出发的一种表达。
为了和这件作品呼应,黄奥在《亲密关系》中做了一件带有行为的作品,把失踪人群的照片和收租院的进行对比,在如何尊重“人”上发出提问,殷晖的影像作品《蜉蝣》以这种生命短暂且脆弱的昆虫叹息生命的苦短。两位学生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使用到比较国际化的网络语言方式,与秦文的作品形成一组非常有力量的呈现。当我们重新去解读“收租院”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想法。
王林:李川作为川美新媒体艺术系的主任,在组织、管理、人力资源上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上负责的比较多。在策展思路上,如何挑选艺术家,如何连缀成比较有序、主动性的展览,可能我考虑的比较多。当然我们在思路上的沟通还是比较一致的。
“老厂拾零”单元加入了老机器作为装置与影像图片共同呈现在现场
展览现场
王林:这个场地并非为影像而做的专门的场地,因此需要根据展厅的空间来重新处理。影像在观众的观赏度上是比较差的,在黑暗的场所里播放并且做成一场展览,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何将空间性的概念植入到一场时间性的展览当中,让观众觉得有看头,是我们考虑的比较多的方面。
在现场我们植入了一些互动性的内容,让现场与原来的艺术知识连接起来。比如说利用一些观念艺术的概念,通过把一些工厂的老机器作为装置引入到静态的摄影作品当中,甚至于影像也不是纯粹的影像,做了一些场地的处理和布置,让观众可以感受到实物感。毕竟影像是虚的,如何将虚和实结合起来,把架上艺术和观念艺术连接起来,都是我们考虑的重点。
“影像反思”单元现场
雅昌艺术网:最后一个单元“影像反思”中,并没有出现影像。
因此这也是一场通过影像的手段,各种跟影像有关的呈现方式来呈现艺术家和策展团队的创造性的展览。
雅昌艺术网:因为是双年展,此后还会有什么样的内容呈现?
雅昌艺术网:谢谢王林老师!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主任李川
雅昌艺术网:首届重庆实验影像双年展以“时间之镜”作为主题,作为策展人之一,麻烦谈下您对于这个主题的理解?
李川:对于展览主题“时间之镜”,首先一点是在作品的选择上更注重历史感;其次,“镜像”是一种对现实的反射。艺术作品同样具备这样的特点,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反映以及反思,也可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虚构;第三,加入“时间”的概念,从二维平面、三维空间到多维的角度是展览的一大特点,像现场的互动作品,都体现出展览多层次、多结构的特点。
《数字圆觉》 沉浸式影像装置 总策划:李川 执行策划:张海超 3D制作:关润洲 装置搭建:胡滔
雅昌艺术网:刚才王老师也谈到了展览的构成,三大部分之一中川美新媒体艺术系师生的作品占了一部分比重。现场我们不仅看到了就跟川美关系密切的传统题材《收租院》的再创造,也看到了您作为系主任带着一起完成的沉浸式影像装置《数字圆觉》,还有一些更互动性的作品。作品的选择上是如何考虑的?
李川:作品的选择上更多是由王林老师在负责,我也推荐了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新媒体艺术系的师生以及其他院校的老师,还有不少外地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有一些作品不太适合这次的展览主题,王老师也是毫不留情的砍掉了,这也体现了策展人对展览学术品质负责人的态度。此外,由于经费的缘故,我们也不得不舍弃掉一些优质的作品,像张锰老师的作品就非常棒,与展览主题也很契合,但呈现作品的设备需要花费上百万,很难承担。当然,对于《收租院》、《数字圆觉》这些作品的展示其实是有一定的思考性的,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反而想通过作品的区域性和在地性,从传统文脉中寻找某种独特性。
李微微、史蒂芬.马森、张敏互动影像装置《魔瓶》通过摄像头对人像进行捕捉,并随机呈现在画面当中。
李川:在我看来,“实验性”的态度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创作思想上的实验性,另一个是形式语言的实验性。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今天摄影的门槛变得非常低,图像和影像的获取触手可及。但并不是这些图像、影像都具备创造性或实验性,并且形式语言上的实验性也是与影像语言不可分割的。展览现场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作品是通过捕捉影像并搭载装置等即时混合形态来进行表达的,这与传统影像的概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展览现场
李川:这个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代际、年龄差异很大,从50年代到90后的艺术家都有,我觉得这也是一个现实社会的缩影。何谓同时代?一个历史的切片包含了不同年龄艺术家各种不同的思考。艺术作品肯定不会是一个标准,而是各美其美,相互观看与参照,也是沟通的前提。让90后、00后看到50后、60后们对历史的记录与反思,让大叔们了解年轻人对新的数字技术与科技的运用,也是感受时代、感受社会飞速发展的最直观的方法。
李川:现在刚进校的学生已经是00后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他们的一些优点,譬如吸收力强,好奇心重,不排斥新的媒介,勇于实践。但另一方面又有知识系统单薄,标准单一,基础能力大多只是考前所学的一些应试的造型方法,对美术史不了解,也缺乏多层次的审美标准和多媒介创作的技能训练,对新媒体艺术系的专业方向缺乏基本了解。因此像这次的展览就成为了比较好的案例,能够帮助他们了解专业背景、学科方向和创作方向。
雅昌艺术网:谢谢李川老师!
(责任编辑:李璞[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