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专稿】科技艺术的未来畅想 2018EAST开启“超交流”模式

2018-11-20 00:08:30 未知

eLN5jtsKWVsGpWf3Te8fd5H4QABAmISAUKOTIpC5.jpg

      导言:今天,无论是被科技所涵养的艺术,还是被艺术所激发的科技,都将超越科技与艺术本身,推动文明的进步。本着这样的愿景,中央美术学院开办了2018第二届的“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正如发起者中央美术学院提出的,科技艺术不仅是大学里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它已经深深介入了整个社会创新的进程。中国社会对科技艺术的认知正在迅速提升,形成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社会需求。各类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企业积极谋求与艺术家合作,社会力量正在积极地涌入这一领域,形成创新的合力。

PgttUHeIm80SlBf9FImcP08cfdpDqQB4tckiQT3e.jpg

L74nFZOK1MV75syNi7fBiGQ3YFXv01szkVUQgHua.jpg

大会现场

      大会多位讲者,或进行个案研究,或探讨体系建设,全方位思考了科技与艺术的教育探索、机构实践和理论研究,带来了创新性思维的碰撞,描绘了更为广阔的未来图景。这场盛会基于前沿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动向,提供了专家实践交流的平台,展开了对未来艺术与人文科技的智性探索。

J96HrqMKCgH3rHTjZvJE6yfjhGuc3c31KFYWuH8l.jpg

大会AI 开场表演《史无前例》 

fwLn3pN9f4BTxoQ5NG66PmySTwYKgm1G0Zobvtg3.jpg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 

      范迪安:科技艺术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2018EAST科技艺术季主要聚焦于这样的主题,比如科技艺术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以及科技与艺术教育中的学科交叉与综合知识等问题,而在坐的各位专家均来自科技艺术的研究领域、教育领域展示与推广传播领域,使得科技艺术季形成一个跨学科的交流的平台。在范迪安看来,对于科技艺术在中国这个话题值得我们自己更多的思考,也需要来自世界的专家一起来观察和分析。“我对科技艺术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相对陌生,但是只要我们想到人类艺术的发展它就是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和技术的进步发展的话,我们就有理由说在今天科技艺术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时代。”

o38xzHKze43QUgdKLYpxq0j6d8kxb8UKydeOdGuH.jpg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罗伊·阿斯科特

      罗伊·阿斯科特:艺术是一种“有机体”

      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专家罗伊·阿斯科特则指出,当今的艺术家要去看任何的地方,所有的领域;无论是精神的还是科学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文化;找到想法和找到创意,没有任何大语言或者大系统让一种学科或者一个世界观能够超越其他,共生实际所有的艺术领域产生。我们看所有的方向,找灵感找理解的方式,看一下南方和北方、东方和西方、左方和右方,我们要去找到直觉和理智,意义和非意义。我们认为艺术也是一种有机体,学校也是一种有机体,艺术团体也是一种有机体,我们想说这是一种跨领域的创意,是在不同边界之间创造,跨学科的实践可以带来新的创意方法、新的语言、新的历史。我们要将不同的学科联系在一起,艺术、科学、建筑、生物、表演等等。

j87hG2UtyBz68xFkcGmTfQvBSPBWYnEBJoVjifud.jpg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 

      邱志杰:人工智能和人类将一起互相脑洞大开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则谈到,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最终的目标是希望渐渐能够形成一个能够团结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创新型的企业以及社会应用平台这样一种联盟,能够实现不管思想的交换、课程的交换、出版的推进、社会的分享。“在中国真的每天都在发生,如果我不拒绝的话我大概每天见企业或者见地方政府的领导,来让我们为他们做项目,社会需求的量非常大,像睦镇耀先生非常忙一样,中国所有的艺术家都处于应接不暇非常忙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逐渐形成联盟,基于研讨会实现我们的分享。”

      在邱志杰看来,科技艺术不仅是大学里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它已经深深介入了整个社会创新的进程。中国社会对科技艺术的认知正在迅速提升,形成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社会需求。各类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企业积极谋求与艺术家合作,社会力量正在积极地涌入这一领域,形成创新的合力。就像在演讲的同时,邱志杰现场表演的由中央美院实验艺术学院与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的成果那样,自动生成关联意象,形成一种带着语境的叙述,同时作用于倾听者的意识和潜意识,形成一种“超交流”。“人工智能正在由感知、认知,走向创造,和人类一起互相教育、学习、刺激,使双方脑洞大开,并逼迫艺术家进化,期待人类有机会让自己的胳膊进化成翅膀。”

3GsssLwt6Fqn6qykCLqjERmFx2Hofu2uFQW6pxf7.jpg

大会现场嘉宾

      此次大会以“科技艺术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科技艺术教育中的学科交叉与细化”为讨论主题;分为三大议程:第一,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图景及机构实践;第二,科技艺术机构的全球最新研究进展;第三,科技艺术教育的理论建设、传播展示以及与企业联合创新机制;共有四大板块:第一,全球科技艺术机构图景;第二,全球科技艺术机构图景;第三,全球科技艺术机构图景;第四,全球科技艺术研究前沿。来看看专家们都说了什么?

wxdN9rUlCFvNydKMbjNn2FELwfOPHXmeHQAm39Nx.jpg

 扎赫·卡普兰

      扎赫·卡普兰(“根茎”项目执行董事):建立数字艺术档案的新型博物馆

      我们希望随着新博物馆的产生,能够成为将一个机构变成数字艺术作品保存和展示的地方,希望将艺术和科技作为平等关系,两者进行对话,探索新的艺术形式,探索自我。也许没有数字保存那么激进,但是我们希望找到重新定义我们日常生活新的方式,希望找到新的思维框架,也希望能够在未来做得更好。

KM6GufLB8UbCbfF8mMIy8HMVyrWel9aZmZ78G9fM.jpg

菲奥努阿娜·卡瓦纳

      菲奥努阿娜·卡瓦纳(英国四所泰特美术馆数字产品经理):随着不断的数字化,泰特美术馆把大概15万的展品从一个系统转到另一个网上系统,这些展品你可以通过数字获得,我们的目标希望大家可以在网上任何一种设备,不管是手机、笔记本电脑还是平板都可以看到,比如说它的艺术作品,年代、背景信息。因为现在每一周在泰特我们组织超过100场的活动,我们还建立了一个数字空间,它包括了在线的部分。

UAvsd2cIJdxmUR04H5aKurgYa4jwoyLS3OrHe2FW.jpg

西蒙·马奥尼

      西蒙·马奥尼(伦敦大学学院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把UCL学院和多个研究中心进行合作,来自不同学科背景学科的,不同领域让他们一起探究研究可能性,并且把他们研究成果纳入到我们的教学当中。我们还做了很多跨学科科研工作,这是我们人文中心最核心的一个内容。

QqBgRzcO2r461RSeA2qvG56YMP11FA67lcBvCqq8.jpg

 克里斯塔.索莫勒

      克里斯塔.索莫勒(林茨艺术设计大学教授):“界面”将会消失,变成无所不在的“计算”

      斯蒂文庄思1997年提出“界面文化”这个概念。他认为界面会改变我们进行对话的方式,我们之间交流的方式还会改变我们的意识,界面比如说你的手机,手机也改变了我们的意识,也改变我们和世界通过数字媒体交流的方式。同时它也是将会使得艺术家设计这些界面,以及重新定义和设计这些界面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有个项目是和人机互动HCI密切相关的,人机互动大家知道90年代的时候出现的,有些专家已经意识到界面将来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无所不在的计算,计算可以把它融入到任何设备当中。我们面临着这些界面会消失,它会变得更加透明、无形。

RZINaQ8cJAHLAclR1trIT3WPhy25YbSLOBzHlVnj.jpg

黄建彪

      黄建彪(日本山口情报艺术中心策展人):山口情报艺术中心是个开元的系统:共同创造、共同学习

      山口情报艺术中心主要做三方面的内容:教育、艺术表达和社群。我们都是采用的开元结构,希望整个过程是一个深入合作的过程。我们希望能够犯错误,在错误之中进行学习,只有犯错误才能做得更好。我们的口号是共同创造、共同学习,和我们的社区、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一起创作新的作品。

fVB2IFDo7yJhaQyX1URNmy37eZZk1qPNhs9yHO9z.jpg

杨旸

      杨旸(上海科技大学创意与艺术学院执行院长):我们是上海创新中心的中心

      我们的科学家非常希望和艺术家合作,所有的科学家都在自己的实验室非常孤独,我们的教员都是男性,他们愿意和艺术学院进行合作。因为科学家在他们的实验室里,生涯一开始时他们急着自己的研究,急着发表论文,很难说服他们比如说公共的还是艺术的项目对于他们有意义的。对于我而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科学家的脑子有一些地方训练的很好,另外一部分大脑什么都没有,艺术领域没有开发。

73iZh8yHM4GGS0DKWVdwLKd9Bv6bMijDydSuFfMK.jpg

莎米安.格里芬斯

      莎米安.格里芬斯(Artangel数字部门总监):通过追踪海底光缆在网络重建把旧世界和新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可能

      莎米安.格里芬斯重点介绍了住在巴黎的美国艺术家艾文的项目《红线》。在艾文大概20岁左右时,他对于网络、对等网络、P2P、光缆概念非常感兴趣,2003年的时候建立了对等网络P2P的这种方式。他说网络有的时候让他和他的朋友失去了建立的联系,他问他们这一代互联网到底有什么意义?他和他的朋友合作希望来修补他们的友谊和关系,他希望这个作品来体现互联网的意义。艾文把他的景观和这个场所和网络结合在一起,在他的项目当中他希望把不同的景观结合在一起,能够把技术的进步和它们结合在一起。

lqpHkne2ntBTMLo4KlFn1JeSQUTZ5MzWvJ1lvXEk.jpg

克里斯托.鲍尔

      克里斯托.鲍尔(研究者、策展人和文化制作人):艺术家和企业合作的“新关系”

      克里斯托.鲍尔主要为大会介绍了starts和林茨电子艺术节之间一种密切的工作方式,印象深刻的是通过驻地计划通过奖项,一种机构可以以奖项的方式进行一种社会动员,尤其是关于艺术家和企业合作关系这样一个奖,不只是艺术届的奖,他鼓励的是艺术家和社会力量之间协作的关系,应该对大家有巨大启发的。克里斯托.鲍尔说未来你想要一家公司成功的话,应该把研究团队和创意的人员结合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才能够实现创新的思维。

MTeE1OyrwWp5BOjguDvC0Uzb5oAeghrZh4oOmDI7.jpg

白思礼

      白思礼(欧盟驻华代表团通讯网络内容与技术处处长):智慧城市以及如何搭建新的伙伴关系

      创意和艺术产业实际上是在整个欧盟的一个政策上非常的支持领域。白思礼的发言主要从欧盟的角度为我们更进一步意识到带有这样一个政治组织对于整个社会创新力是如何进行滋养的,尤其他提到的2000万欧元这样巨额的合作资助项目。这样一种带有引导性的去鼓励产业和艺术家之间的跨界合作,应该是机构为社会创新带来的很大的贡献。

N9SpNT11mUpwNbbJohp6YXKBNEbqcR75O5yfwxFk.jpg

 李大衡

      李大衡(批评家、策展人、现代汽车艺术实验室艺术总监):文化和艺术是我们的车灯

      当人类和机器人对垒的时候,很多人分析说在10到15年间我们50%的工作会被自动化取代。那么人类未来的我们最后的堤防在什么地方?我们和机器的区别和AI的区别是什么?我有三个核心的词:行动、思考、感受。艺术实验室在一切的每天的思考科技的控制之中,我们可以去控制我们走向未来的路径,将这些点联系在一起,将智商、机会、直觉、智慧、情感、热情连接在一起,这些特质都是对于人类而言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关心这些人类的特质。邱志杰曾经给我这样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技术与商业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引擎,哲学是方向盘,而文化和艺术是我们的车灯”。

H8K49h58fEJkCSdiAzMR9GBNWn8muZqAHn3QYZnR.jpg

邵志飞

      邵志飞(德国卡斯鲁尔ZKM视觉媒体中心创始院长):在科技艺术下“保存”中国文化遗产

      很多媒体艺术家新关注形式或者数字媒体新关注形式使得我们可以重新对于文化遗产进行定义和解读,同时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可以把过去作为现在和未来的驱动放在一起研究,这是艺术性也是概念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人类的,或者一种记录的行为。

eq3SUzreGMneKUfWepph4qqX21JSY6b2jzrdR5LY.jpg

崔斗银

      崔斗银(2020年蒙特利尔国际数字艺术双年展策展人):人工智能从某一种程度来说它变成了一种助理策展人,你做研究工作的时候你可以偷懒,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涉及到数字化的分类,如果你在研究过程中你是不会考虑到使用人工智能帮你进行展品分类的,但是如果机器看到相似性,图片有一些共性的东西,相似的主题,相似的形状,它们把这两个进行匹配,就像一个探宝游戏,通过这个看到它和你自己进行分类是不一样的,这也是说机器现在怎么会更多和人类作为合作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工具。

Oas1JURVcqM1AS1bjEkT7eFRaNAJLzuyn0BM5o0b.jpg

德里克.德.客霍夫

      德里克.德.客霍夫(加拿大麦克卢汉文化与技术研究所前主任):“我们”站在现在和未来之间来回摇摆

      我谈一下黑镜这个概念,我觉得它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他要告诉我们过去的发展,我们这代来说需要把掌握的知识向未来传递下去。另外还有我们在历史所传承的很多的知识经验现在都被算法所替代了,我们并不是说我们不喜欢算法,但是说我们的确对算法的结论和作出的选择作出反应。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转型的时代,我们仍然可以控制我们身体我们的想法,但是我觉得对于我们有两种解读的方式啊,一种要看到它的一些物质性,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它的含义。同时我觉得今天我们看到一个发言人他拍摄下来的一个马站在那,它的尾巴在轻轻的摇摆,这实际上代表着就是我们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摇摆。

      小结:此次大会再次汇集重量级的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投资者与展览运营商,以及从事艺术研究、科技教育、智能产业、艺术展演等各领域的精英,形成思想者与实践者多元发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图绘未来想象,以前沿性的教育平台,驱动知识生产、观念传播、产业革新。经过两年的EAST科技艺术教育国际大会的开展,我们看到一个团结研究者、艺术家、策展人、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创新型的企业以及社会应用平台这样一种联盟正在慢慢成形和成熟,这也将会为未来的发明创造提供可能性。艺术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将一起见证中国的进步,让我们一起伴随中国当代智慧的探究而成长。

(责任编辑:张桂森[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