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古烁今—巨匠吴俊卿款《花卉图》
2018-12-11 17:25:09 未知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在绘画、书法、篆刻上都是旗帜性人物,在诗文、金石等方面均有很高的造诣。
30多岁时,吴昌硕对绘画创作产生了兴趣, 曾求教于红极沪上的任伯年。任伯年看了吴昌硕以篆书写法为之拍案叫绝,并预言吴昌硕将成为海上画坛的中流砥柱。果然不出任的所料,若干年后,吴昌硕的画艺已享誉大江南北。 1913年杭州西冷印社成立,德高望重的吴昌硕被公推为首任社长,现西冷印社已发展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篆刻书画学术团体。吴昌硕热心提携后进,齐白石、王一亭、潘天寿、陈半丁、赵云壑、王个簃、沙孟海等均得其指授。
款识:略拟张十三峰笔意缶(十三峰草堂是清张赐宁的堂名)
辛亥五月吴俊卿
铃印:《缶》《聋》
该副吴俊卿款《略拟张十三峰笔意缶》花卉水墨写意画为吴俊卿晚年力作!用笔浑厚苍劲,力透纸背,又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喜取“之”字或“女”字格局,虚实相生,主体突出;色彩常用浓丽之色,对比强烈,鲜艳夺目,画上常配以真趣盎然的诗文、洒脱雄浑的书法和浑朴古拙的印章,诗书画印四位一体,极富文人画意韵!此外,该图施墨浑厚沉稳而又淋漓酣畅,构图不拘陈法,巧于设陈布势。挥洒之中妙趣横生,生动的笔墨赋予生机勃勃,其显现出的繁英垂紫玉,条系好春光。岁岁花长好,飘飘满画堂。”的诗境!
吴昌硕尤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松树、荷花、水仙、牡丹、紫藤和其他杂卉、瓜果等,有时也作山水,摹写佛像和人物。该副作品以或浓或淡的墨色和用篆书笔法画成,显得刚劲有力。枝干以浓墨重抹,叶以淡墨点出,疏密相间,富有变化,或伴以松、梅、石等,成为“双清”或“三友”,以寄托感情。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花开烂漫,以鲜艳的胭脂红设色,含有较多水分,再以茂密的枝叶相衬,显得生气蓬勃。作品色墨并用,浑厚苍劲,再配以画上所题写的真趣盎然的诗文和洒脱不凡的书法,并加盖上古朴的印章,使诗书画印熔为一炉,极富生活气息!
该副作品更能显示他“试演草作画”的主张。在此幅的作品中,
题跋、印章与所作花卉顾盼辉映,画面有机和谐。其用墨浓淡干湿,各得其宜,表现出物体的内在气质和生命力,并传达出超乎形似的神韵,给人以出神入化的艺术享受。在色彩上,他善于大胆使用强烈、鲜艳的重色如西洋红,在强烈对比中生意盎然、浑厚古拙而不乏书卷气,发展了青藤、雪个、石涛、扬州八怪以来的大写意绘画传统,开窗并且形成了个人独具的新风格!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该副吴俊卿款《略拟张十三峰笔意缶》花卉水墨写意画构图与书法、印章的布白相似, 书印入画重视神韵,吴昌硕有着很深的书法和篆刻功底, 他自己说:“我平生得力之处在于能以书法作画”。他的用笔采用悬腕中锋,笔力苍劲老辣,力透纸背。所作花果,疏密有致、繁而不乱, 画面效果十分动人。色彩鲜艳厚重。吴昌硕用色似赵之谦,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 尤善用西洋红写红梅、牡丹,色泽强烈鲜艳。最见性格的是他敢用大红大绿,常以红、黄、 绿诸色调入赭墨,在冲突中取得协调。
诗书画印有机结合。从绘画题材、构图布局、笔墨设色、落款钤印,无不经过仔细推敲,成竹在胸,“笔到意随”。 留下了诗句来衬托画的内容,寄托他的思想感情。所以,该副吴俊卿款《略拟张十三峰笔意缶》花卉水墨写意画将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堪称一绝,势必对近代画坛影响极大!
吴昌硕能成为引领海派群伦的大师,是与他深厚而独绝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分不开的。作为二十世纪现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开山人物,吴昌硕在绘画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他的写意花卉,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欢迎,成为雅俗共赏绝佳的典范,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该副作品是海外华人何先生收藏几十年的珍品,一直以来存放在汇丰银行保险柜妥善保存,从未轻易露面,如今将会亮相新加坡圣淘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迎春精品拍卖会!欢迎国内海外各位买家群体莅临鉴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责任编辑:张彦红[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