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派三人行” 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任伯年、蒲华、吴昌硕书画精品展

2019-01-04 08:56:01 陈友望 

7DBG0jSZdQSK8Zr6eBWuYJdwQ0KMbo3YgtTXviCg.jpg

​2018年12月20日,“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华、吴昌硕书画精品展”于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楼书画厅开幕。展品主要遴选自浙博馆藏任伯年、蒲华和吴昌硕三家书画作品,以及嘉兴博物馆藏蒲华部分作品。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3月17日。

清末民初的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都会,繁荣的经济,活跃而多元的市民文化,催生出巨大的书画市场,吸引着周边以及南方的书画家纷至沓来。一时高手云集,使上海成为继扬州之后又一画坛重镇,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人数众多,而邻近江、浙、皖优秀画家的不断加入,对于海上画派的存在与壮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任伯年(1840-1895年)、蒲华(1832-1911年)、吴昌硕(1844-1927年)分别来自于浙江的萧山、嘉兴和安吉,相继进入上海鬻画。

任伯年,自幼受父熏陶学习肖像画,长大后得任熊、任薰指绶,又由二任上溯陈洪绶、朱耷、华喦等。1868年定居上海,鬻画为生。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技法全面,山水、花鸟、人物无一不精。任伯年的新颖画风,在晚清画坛漾起一片涟漪,成为继赵之谦之后中国近代画坛的杰出代表。

蒲华早年参加科举,仅考得秀才,于是绝念仕途,潜心诗词、书法、绘画。蒲华个性磊落不羁,善花卉、山水,尤擅画竹,有“蒲竹”之誉。1894年蒲华结束了三十年的漂泊生活,定居上海,继续卖画生涯。蒲华书法朴拙生趣,恣肆雄浑,并融书法于绘画,所谓“画笔能从书笔来”。蒲华的绘画艺术上承“青藤白阳”,自辟蹊径,先于吴昌硕冲破晚清画坛摹古保守的藩篱,为一代新风开径劈蹊,成为“海上画派”的先驱之一。

吴昌硕在诗文、金石、书法等方面均有颇高造诣,尤善写意花卉。初学画于任伯年,后又转益多师,博采诸家之长,以书法入画,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1886年冬定居上海。吴昌硕在清末海上画坛,以开放的胸襟,深厚的涵养,将花卉题材中的文人雅趣与世俗审美较好地结合,形成浑厚朴茂,气势雄强,卓具金石气的独特画风,成为集诗、书、画、印四绝于一身,引领海派金石大写意花卉新潮流的一代宗师。

任伯年、蒲华与吴昌硕,他们与古为新,继承优秀传统,又自由抒发个人性灵的艺术风貌,在众画家中脱颖而出,成为海派翘楚。而吴昌硕与蒲华、任伯年的深厚友谊早已传为画坛佳话。他们的艺术各有所长,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融会于其作品中。这些作品或清新脱俗,诗情画意;或淋漓沉郁,古雅浑厚。他们的艺术风格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海上画派的发展和兴盛,还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书画的进程。

任伯年、蒲华与吴昌硕,他们突破晚清画坛正统派陈陈相因的复古、泥古画风,学古而不泥古,勇于开拓创新,既依赖于古典文化又吸纳平民意识,既恪守传统笔墨又以开放的心态融合新兴艺术养分,形成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任伯年从民间艺术中吸取养分,借鉴吸收新兴的外来绘画技法,融会贯通,个性鲜明。蒲华与吴昌硕重视诗书画印诸方面的修养,注重个体发展。他们的艺术风格不仅对海上画派的发展和兴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现代书画的进程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齐白石的天真,潘天寿的霸悍,徐悲鸿的开拓,沙孟海的厚重,余绍宋的儒雅等等,构成了现代艺术的缤纷世界,他们对笔墨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把中国书画推向了新的高峰。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