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担任草间弥生美术馆的艺术总监?
2019-01-08 12:47:50 姚泽斌
接触过日本文化的小伙伴们,对日本大街小巷琳琅满目的广告标识都不会感到陌生。日本的平面设计是极其具有地域特色的,不同于其他东南亚国家或沿海国家的设计文化,日本的平面设计,从文字、图形再到排版和设计都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
日本平面设计的特质
从日本街头呈现出来的各种效果可以看到,日本设计的主要魅力就来自于设计的细腻、精密,以及往往会通过留白和空间的协调呈现一种自然清新之风。每一个设计都是信息的船体,蕴含在其中的寓意和民族精神都能轻易感受到。
特别欣赏日本设计的这一点,很多产品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可以让人去思考的带有形态的信息体,充满了对设计情感、态度的表达。
等级制度森严的日本社会以及高消费的生活水平,在这样高强度压力的社会现状下生活的日本人,让整个平面设计风格呈现两个极端:
第一种顺应高强度压力的人。他们从性格的角度来看通常是有一点害羞和低调的,所以他们的设计作品总隐藏着宁静、虚无、空灵的气息,但同时又有着极端和偏执性。
但在设计上,这一点就被体现在了追求细节极致上。追求美感的同时重视传统与人的需求,回归设计本身是日本设计中最为基础的要求。
第二种就是对抗型。他们思维跳跃,脑洞很大,不安于现状。这类人做的设计则是内容新颖,色彩跳跃,敢于创新实践,与大家平时看到的日式禅意设计、性冷淡设计是对立的。
典型的日本平面设计师——色部义昭
两种不同类型的设计风格,构建了最典型的日本平面设计圈,成长、工作且生活在日本东京的色部义昭就是其中之一。
他主要从事的工作恰恰是一些在日本常见的公共项目的平面设计,包括美术馆展馆、指路牌等公共设施,以及包括图书和包装的平面设计工作。
色部义昭是典型的日本平面设计师,从他的设计里会看到许多将平面设计的某种元素抽象化的表达,目的是为平面呈现出更加广阔的立体空间美。
在他看来日本设计的魅力在于:“一是纤细、精密;二是图形化、抽象化的巧妙之处;三是空白之美。”
擅长制造空白的色部义昭,很大程度与他的性格有关。从小生活在东京附近的千叶县,比起和同龄的孩子一起追逐打闹,他更偏好一个人静坐在湖边,观察过往的行人、植物、昆虫、土、石头之类的自然之物,也因此在常人看来,他是安静少语的。
2003 年从东京艺术大学修完硕士课程后,便进入了“原设计研究所”,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所接触的项目就越来越复杂,设计工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无法再以一个部门的方式做项目。
便在2011年建立了色部设计研究室,领域涉及VI、包装、展览、导视系统等方面的工作,成为日本设计中心的一个独立工作室。
目前色部义昭也担任着担任多个设计奖的评审,如Good Design奖,ADC奖,DesignExcellence奖, D&AD奖等。
并在目黑艺术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坊担任讲师,同时也是东京艺术总监俱乐部和日本平面设计协会的成员。
色部义昭 × 草间弥生
色部义昭曾说自己比较擅长的就是把设计恰如其分的统一起来,创造出一个系统的形象。在接受《BranD》杂志提问,会从哪些方面解读刚入手的品牌项目时,说道:
“我的设计没有很强烈的表现风格。所以我一直是尝试与每个项目的主题进行互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品牌的本质特征。为此,一开始的时候我会去找一些设计技巧,比如根据需要进行一些研究去观察厘清项目内在和外在的触点。”
那些创作出著名作品的顶尖设计师们,他们似乎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敏锐地挖掘出品牌的特质,准确解读品牌信息并清晰地传达给受众。
而色部义昭作为日本当下最为活跃的年轻设计师之一,对信息的设计有着敏锐的编辑视角和高超的技巧。
就好比早些年担任草间弥生美术馆的视觉系统设计一样,色部义昭承担整个视觉系统计画的艺术总监,与工作室里的另外两位设计师山口萌子、松田纱代子共同设计完成。
为草间弥生美术馆打造的视觉系统,主要在四个部分:主视觉以及延伸的运用、美术馆的字体符号及指标,以及主视觉衍生的周边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字体标志的设计灵感来自草间弥生的亲笔签名,以此展开了全套视觉形象的设计字体标志的设计,具体表现在宣传册、开放纪念展传单、名片、信封、海报等。
他们还设计了一系列的展览图标,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如何顺利地参观完单程路线,为使观众在草间的世界里“更难以自拔”。
延伸品的设计也费劲心思。从商店的纪念品到员工的体恤,设计师延续“不抢风头”的主视觉的概念,犹如用白色画框,衬托出作品的美。
(责任编辑:彭菲[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