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崖墓出土彩绘陶楼 看文保人员如何巧手修复
2019-01-24 02:10:31 未知
2018年4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在新津邓双宝资山,抢救发掘一批崖墓,其中一座崖墓中出土彩绘陶楼两座,一座两层楼阁式、一座两层干栏式,陶楼通体彩绘。陶楼是考古发掘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随葬器物,但苦于彩绘层较难保存,成都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副主任孙杰介绍,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在经过多年研究后仍然认为,彩绘加固是陶制彩绘文物保护的国际性难题。
“陶质彩绘文物因保存环境、制作工艺、材质、材料等原因,彩绘层较难保存,似这两件陶楼彩绘层保存完整者还是较为少见的。”22日,天府早报记者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与修复中心,见到了两座彩绘陶楼,一座为两层楼阁式,一座为两层干栏式。该中心副主任孙杰介绍,在对文物本体实施保护修复之前,需要对研究对象有明确的认知,首先是对表面保存的资料信息的提取,文物制作材料、工艺等,“尤其是彩绘层,是历史信息最丰富的部分,往往也是陶质彩绘文物病害最为集中的部分,且一旦发生病变,都是不可逆转的,比如薄薄的彩绘层一旦发生起翘剥落,很难恢复。”
如何破解修复难题?孙杰介绍,在接收文物后,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对文物的仔细观察发现,文物表面彩绘层被泥土覆盖,彩绘图案被遮盖,导致图案隐晦不清,但泥土层也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起翘、剥落,起翘部位轻轻碰触,就会脱落,导致颜料层被连带剥落,造成画面损伤。“因此,在开展保护修复之前,首先对文物彩绘信息进行详细调查,保留文物最初的信息,为后期保护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文保人员通过红外摄影技术、高光谱摄影分析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尝试,使得陶楼上的彩绘图案已可用肉眼可见。采访中,大家也对其中一座陶楼上绘制的动物图案猜测纷纷,不过是虫是鸟或为其他的动物,需等到考古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后才能确定。
天府早报记者 段祯
(责任编辑:李璞[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