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特罗拉马个展——LLIMIIINALL | 马凌画廊
2019-02-23 23:29:40 未知
展览日期 2019年1月12日 - 2019年3月10日
展览馆 马凌画廊 (中国 上海市)
艺术家 Tromarama
马凌画廊(上海)很荣幸于2019年1月12日举办印尼艺术小组特罗拉马(Tromaram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个展《LLIMIIINALL》。展览题目来自英文单词“Liminal”,意思是“阈限”,指一种临界状态,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展览中,特罗拉马创造了一个在虚拟世界与物质世界的边界徘徊的场所,其中,社交媒体上的匿名者们无意识地参与到作品的构成,数据以各種方式流入物理空间,构成了一个从人类意识向无限数据转换的临界状态。
特罗拉马于2006年成立于万隆,三名成员分别是菲比•贝比罗斯(Febie Babyrose)、赫伯特•汉斯(Herbert Hans)和路迪•哈图瑁拉(Ruddy Hatumena)。三人相识于万隆科技学院的求学期间,分别修读平面设计、广告及版画。2006年,三人首次合作,完成了作品《豺狼民兵》(Serigala Militia),这是一部以木刻版画为基础的定格动画。由于这部作品使用到四百多张木刻版画,那个痛苦的制作过程被他们戏称为一种“创伤”(Trauma),加上“rama”以押韵,便成了团体的名字Tromarama。后来,他们发现“rama”其实是一个有关视觉和想象的词根,Tromarama这个名字就显得再合适不过了。
定格动画是特罗拉马最为人熟悉的创作形式,但他们的创作也涉及录像、装置、电脑编程和公众参与等方式。数字时代的超现实体验,及虚拟和真实之间的交错,都是特罗拉马作品的核心主题。
印尼是全球第四的人口大国,由17,000个岛屿组成,包括非常多元的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特罗拉马的三位艺术家均出生于1980年代中期,是见证印尼剧烈的城市发展及科技进步的一代人,面对社会及生活现实改变之反应及批判也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之原动力。
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无论装置、影像或平面作品,均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相关。《独白》(Soliloquy,2018年)由来自二手市场的96盏家用灯具和一个特制软件构成。展厅内灯光闪烁不断,由软件来收集推特上出现的“#kinship”即带有“亲属关系”标签的话题,转换成二进制码,通过电脑程序控制灯光的闪烁。
在《活装置》(Living Apparatus,2019年)中,两个落地灯灯架装上了液晶显示屏,屏幕内的图片在快速变化,每一张图片对应着在推特上以“#lit”(点亮)和“#lumen”(流明,光的单位)为标签的图像,真正的“灯光”被社交媒体上无数匿名者对于“灯光”的感知和定义所取代。特罗拉马制造了这个小装置,从虚拟和真实两个维度去理解“光”的形象。
《自重影》(Selfghosted,2019年)是一系列光栅印刷作品,特罗拉马在推特上收集“#selfportrait”,即以“自画像”为主题标签的推文,推文的每一个词被转换成二进制码,进而转译成RGB色彩参数。互联网给匿名者提供了摩拳擦掌的机会,人们在虚拟世界玩弄自己的身份,《自重影》讲述了我们自己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中不同的自我认知。
在展览“LLIMIIINALL”中,社交媒体中的“#hashtag”(“#主题标签”)扮演着中心角色,它是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桥梁,也是人们思想的汇集。通过这个展览,特罗拉马向我们说出了人与科技、尤其是和互联网之间的爱恨情仇。科技发展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延伸,同时也使我们日渐受制于科技,甚至使人际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质,使真实和虚构的边界变得模糊难分。我们与科技的关系将永远处于阈限的状态,永远处于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那个过渡阶段。
现场
作品
独白(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8
装置, 灯具、软件、社交媒体、#kinship
稍后提醒我(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影像, 单频录像
001. 自重影(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装置, 光栅打印置于铝塑板
活装置 II(系列:无系列作品), 2019
装置, 液晶显示器、落地灯架、软件、社交媒体、#lumen
(责任编辑:夏飞飞[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