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绘画的忧魅
2019-02-26 11:39:39 许江
近期以来,我接连参加了几个关于当代艺术的论坛。我感受到一种普遍的焦虑,弥散在讲者们的论说与思考之中。这种焦虑源自于对我们置身其中的当代世界及其迅疾变迁的深度洞察,还源自于那些具有担当意识的人文思想者所深深牵挂着的忧患。这种焦虑与忧患尤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大众化的文化考量背景下,在所谓的线上线下的文化生活结构中,绘画、书法等传统文化正处于渐弱之势。生活阅读正从工业模式转入网络模式,大众对深度阅读普遍失去耐心,各级文化机构津津乐道的是各类影视剧、舞台剧,以眼球为主要感官的消费艺术大行其道,所谓的影响力尺度正深刻地改变着艺术应有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品位。艺术不再是一个心与心相对的孤岛,而是一种讲故事的经济。生命的想象力要求短平快,相应的价值判断出现巨大的空间和巨大的不可预测性。艺术正面临着历史的转型。
许江 葵光月 布面油画 50cm×300cm 2013年
许江 生如夏花(局部) 布面油画 2014年
第二,媒介与技术的迅疾发展,带来人的感性方式的变迁。传媒的便利不仅带来工具的变革,更带来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如近现代的印刷出版,带来版画的兴盛和当代绘画的世纪变迁及其历史谱系。在数字革命的后印刷时代的今天,在数字运算百万亿次、亿万亿次的瞬息中,绘画如何被重新赋能?世界性的命题是:数字时代,绘画何为?
第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能不看到,数字化、虚拟化、技术化带来人与真实世界的疏离,某种数字生存的困境也在侵扰着今日生活的世界。信息的碎片、知识的浮泛、感受力的贫乏,催生着一种我们称之为数字生存的“愚蠢”。人一方面成了网络世界的获利者、方便者,另一方面也成了网络世界的依赖者、深陷者和沉沦者。离开网络无所作为,人乐于成为网络的媒介与终端,如何逃避这种被支配的命运?在这样的情形下,艺术能否重塑人性的感受力、重建人的自主发展?
一个月以前,我接受一个电视采访,记者问我:这两天乌镇互联网大会召开,人工智能将能画画了,作为画家,你感到紧张吗?我告诉她:对于人工智能画画我一点也不感到紧张,但我对人们缺少感受力的判断感到紧张。事实上,我想说的是:把颜料堆到画布上,还不能叫绘画,绘画既不是还原式的摄影,也不是下棋式的运算。绘画远比这要复杂得多。
汉字的“绘”,字形的意思就是:让事物相会于绢帛之上。绢帛是反反复复编织而成的,绘画也是反复涂抹而成的。事物相会于这种反复涂抹的某一瞬间,这就需要人的身体、心灵给出有意义的感受、意愿和判断。绘画正是这样一个判断与意愿、凝聚与强化的过程。我的小外孙女也会拿着笔涂鸦,而且也能画得清新有趣,这没问题。但要在什么地方停下,下这个判断的却是我们大人。AlphaGo下棋完胜人类,这也没问题,但它并没有下棋的意愿,它的意愿来自人类。这种意愿和传递意愿的感受力,才是原创绘画、才是绘画心灵的核心。人面对绘画常怀一份特殊的丰盈,万物被置于其中,去与人的心灵相会。所以,万物在这里重获价值。这正是我们坚守艺术的人文关怀、坚持经典性和实验性的双向创造,以此来救赎技术时代人的感受力的要义。
许江 信风藿(局部) 布面油画 50cm×300cm 2013年
许江 青云还 布面油画 50cm×300cm 2013年
千岁之前,苏轼先生在黄州,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慷慨运气,写下前后赤壁赋。《前赤壁赋》浩浩茫茫,谈古论今,天地雄阔,汇流不竭。《后赤壁赋》却是夜游,断岸千尺,山高月小;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竟有超越现实的神域气息。苏先生从赤壁狂歌 “造物者之无尽藏”,到夜游江山,入无人境,虚兮幻兮,得入人生逍遥之高境。今日创艺,正需有放浪形骸的感受力,敢援衣而上江山,敢登舟放乎中流。真正的道境,直若那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掠舟而西!此境可谓当下艺者的脉脉深境。
(责任编辑:杨晓萌[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