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震文:我为什么把自己最好作品捐给刘海粟美术馆
2019-03-07 07:43:00
“烟云物外”——乐震文艺术展1月17日至2月5日亮相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呈现画家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40余幅代表作。为何要捐赠这些作品?乐震文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讲述了他捐赠背后的心路历程。
乐震文生于1956年,浙江镇海人,现为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中国画院兼职画师、上海书画院原执行院长,已出版《乐震文画集》《怎样画树》《怎么画瀑布》《怎样写生山水》,日本版《乐震文画集》和其他一些绘画专著。
此次展出的40余幅作品时间跨度达20余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清晰勾勒出乐震文山水画风格形成的轨迹,反映了他“为祖国山河立传”的艺术雄心和“乐氏山水”的全貌。为了这次展出,乐震文还用一年时间创作了一幅高1.8米、宽5.6米的巨幅作品。展出的作品大多是从乐震文捐赠给刘海粟美术馆的60幅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是乐震文平生“最为心爱之物”。他把这些“走心之作”捐赠给刘海美术馆,也是经过了反复而激烈的思想斗争。
上观新闻:决定捐赠作品是因为受了老一辈画家的影响吗?
乐震文:不是。有些老画家知道后反而建议我不要捐,不如弄个艺术馆。也有人说现在市场火爆,你的画行情这么好,为何不去卖掉?我不想卖画,但这些画保存在家里我没时间打理,不如交给刘海粟美术馆,至少有机会跟大众见面。上海的艺术馆中应该有一个海派艺术馆。我们这些海派画家也应该为上海做些事情,增加海派作品的库存量,以后让后来的研究者在这里找到完整资料。我希望刘海粟美术馆成为研究海派的艺术馆。
上观新闻:为什么您提出:“一个艺术家应该将他创作全盛时期的最好作品捐赠给国家美术馆”?
乐震文:现在一些美术馆、博物馆可能对收藏古代、近代或者现代艺术家中已有名气的艺术品更有兴趣。不少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都流失在市场上,国家机构收藏的作品数量十分有限,如果现在不花精力研究收藏当代画家的优秀作品,今后再要收藏可能时过境迁,未必能够寻觅得到。
我一直想,当今社会名利的东西太左右一个画家的心境。记得我当初学画时还比较纯粹,我们看到大画家就像现在年轻人看到明星一样。大画家如果对你的作品指出问题,自己回来立刻画个通宵,觉得画好了比什么都开心。通过捐画,我好像又回到了那个时代,回到了初心,对名和利都不那么在乎。我觉得,我们这一代画家是学画条件最好、受到重视程度最高、物质条件也最丰富的,已经享受这么好的条件,也应该给这个时代留下些什么。
上观新闻:有哪些画家对您的影响比较大?
乐震文:影响最大的是谢稚柳。我临摹了很多谢稚柳的小册页,那时画中国画是被批判的,我只能晚上偷着画,也因此学到很多好东西。此外,还有谢之光。小学时候,学校会请一些老画家来上课,其中就有谢之光。我记得他总是拿出几只破毛笔,说我就喜欢用这种笔画。他画得很随性、随意,当时我十来岁,他相当于我的启蒙老师。后来,我还亲眼看到陆俨少画画。相比于谢之光的随意,他的画很严谨,我学了他很多严谨的方法。有趣的是,陆俨少的笔洗永远是干净的,他能把所有的墨和颜色都用到画里面,旁边不留下一点痕迹,线条的随意性都在法度当中,松动圆润,连绵不断。
现在,陈佩秋对我也很有影响。和陈佩秋接触前,我以为她是学谢老,时间长了也从她身上了解很多。最让我佩服的是,她这么大年纪了还在求变,尤其是80岁以后,已经脱离了谢稚柳而形成自己的风格。我昨天去她家里拜访,把我的展览画册给她看。没想到,她竟然拿出放大镜,看得很认真、仔细,然后对我说:“震文,你画得好。不仅好,而且变化多。”她看出了我三十年中的艺术追求,我感动于她对我的关心,也佩服她对艺术追求的精神始终保持在年轻状态。
上观新闻:您觉得,中国画应该传承下什么?
乐震文:中国画应该传承精神,任何一个民族能够传承下来的只有精神。我们再怎么追求西方,根子还是中国的。中国画里最经典的是书法,倘若不懂书法,画画就很容易走偏。通了书法,画也容易通。我们这代人的优势在于,年轻时用心学了点书法。常常有人问我:小孩子应该先学画还是学书法,我都说,要先学书法,书法变化太多。现在的中国画家不敢在生宣上画画,而更多是画工笔,但看看以前的画家,没有不在生宣上画画的。生宣难度大,要通过书法来熟悉生宣,书法最重要。
上观新闻:画国画是否要到五六十岁才能达到艺术高峰,现在有些年轻人为了研习国画长年闭门在家修炼。您对这样的做法怎么看?
乐震文:未必。画画要用心,看你用心多少,宋代的王希孟就是年少成名,死时也只有三十几岁;李可染、陆俨少年轻时的画都已经很有特色。往往一个人的艺术面貌二十几岁就决定了,只是有些人不能坚持,中途放弃,我认为坚持很重要。
闭门修炼也是一种办法。画画需要有一个封闭的空间,我有时倒希望自己被关起来,让我能安静创作。不过,人在年轻的时候也要和社会接触,要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我也有许多学生怕交流,就闭门画画,但画家的作品不能脱离社会。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我希望他们能多写书法,有时间多画画,少玩手机和微信。
上观新闻:前不久上海书画院推出了江浙沪名家作品联展,您认为海派艺术需要放在整个长三角文化背景内考察吗?
乐震文:其实,这一点我在担任上海书画院执行院长时就提过了。对于海派,我希望能开放一点。我曾和一个研究城市发展规划的人交流,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江南艺术圈,这正是我想说的。我觉得在这方面,正如一个画家不能只是闭门画画,一个地区的画家也要和外面有接触有交流,光是局限在上海未免单调乏味,混血儿才漂亮。很多画家不太能包容其他画种,其实真正好的画家眼里只有好和不好,在别人的作品中找到好的东西,就可以变成自己以后创作的养料。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