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叫板启功先生

2019-04-10 16:17:18 未知

《迈世之风》读书笔记(二十)

叫板启功先生

这个有点标题党了。祁小春先生在王羲之尺牍书的段落里,确实对启功先生的一个说法提出了质疑。很巧的,上一集里,我举例子正好说到《快雪时晴帖》,因为我曾经读过启功先生的一本书,里面有个段落曾经讲过这个帖的断句和译文。

上一集里我举例说,启功先生认为王羲之的尺牍书信很难断句和翻译,好像启功先生对《快雪时晴帖》没有给出确切的译文,是我记差了,先生给了一个断句和译文。但这里,祁小春先生抽丝剥茧,说明了启功先生的断句和译文应该是有问题的。

我们要衡量物品。秤砣和尺子,需要标准,如果秤砣和尺子本身就没有准头,那么用它称出来,量出来的数据,有什么意义呢?

《快雪时晴帖》启功先生的断句是: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

帖很短。启功先生这里解释“力不次”,力,为“劳力”,这里引申为“送信人”;启功先生的理由是来自于他小时候曾经见过的拜帖,上面的记录,力就表示“送信人”。次,启功先生引用杜甫的诗句,认为是“到达”的意思。那么,“力不次”就解释成:送信人没有到达。这个翻译,感觉上很牵强。启功先生自己也认为不是非常妥当。好像启功先生的文章是在回复一个书友的问题,里面涉及到《快雪时晴帖》的断句和翻译,启功先生给出了自己的揣摩意见,真算不上一个认真的结论。但既然写在启功先生的集子里了,现在大家也都能看到,自然也要拿出来说到说到了。

祁小春先生用很大的篇幅,说明了王羲之尺牍书信的格式、常规用语和晋人当时的礼仪,尤其是书信礼仪,祭祀日期等等。这里用《快雪时晴帖》作为例子,打靶子就打最有名气的。在尺牍书信里,不仅仅是王羲之的尺牍书信,“力不次”,是个常规用语,大概是书信最后的结束套路语言,大意是:体力不佳的意思。通常的文字是:力不次,不具一一。意思是:体力不佳,就写到这里吧。我这里是三言两语说了结论,祁小春的书里,旁征博引的论据很充分。

但祁小春先生没有给出《快雪时晴帖》的他认为的正确断句,因为他根据褚遂良的记载,比对现在的帖文,认为现在的贴文与唐代时的帖文长度不一致。现在的帖文已经是经过删节的,所以很难给出准确的意思。再有,祁小春认为启功先生的断句,也不准确。这里不细致展开了,用语言描述太啰嗦了。有感兴趣的朋友,自己看书吧。

但我们不能说启功先生的治学态度不认真,因为启功先生自己确实没有说这是确切的结论,只是个人观点。再有,从启功先生的书学经验来看,他自己对晋人书法学习,不是很多。这是启功先生自己说过的,在我的另一个音频集,启功论书绝句100首,最后的几首诗里,启功先生几次说到了自己的书学经验。所以,启功先生对王羲之的了解不是太深刻,就很自然了。

《迈世之风》边读边说,感谢您的收听!

(责任编辑:张彦红[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