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澄怀观道——浙江书画的艺术传承

2019-04-17 14:49:28 未知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节选)

文:方闻 教授/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化史学者

Ezq7aJg3jUiodmvkY2MvpRLHHS092fmW4y3pcWa5.jpg

晚明时期,遍及江南地区的富家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正逢上了黄金年代。整个16世纪,江南私户人家通过经商贸易与大面积占有耕地聚积了巨额财富。自弘治( 1488 -1505年)以降的帝王对艺术都无甚兴趣,内府收藏的古代法书名画成为赏赐告退还乡的士大夫及其世家的无争议之财产。这些文人士夫热衷于营建园林别墅、书斋,从事艺术庋藏。当时,项元汴( 1525- 1590年)这个浙江秀水(嘉兴)富豪人家的最幼之子,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私人书画收藏家。项元汴避开了仕途,却因他的搜集而遐迩闻名。与项元汴几乎同龄的王世贞(1526-1590年) 是文坛领袖,这位苏州附近的太仓人氏也酷爱艺术和收藏,他还是历代艺术论著的杰出辑集人。

16世纪末、17世纪初,这些私人收藏家在绘画艺术正失去其活力之时,起到了鼓励艺术知识和艺术创造的作用。当时,在保守的明代文化微光中,传统的绘画中心吴(苏州)和浙(杭州)两地的创作,用吴地批评家顾凝远(约活动于1640年)的话来说,就像是“秀气已略尽”。那时,个别创造力的突然迸发,比如像吴彬(? - 1627年后)和陈洪绶( 1599-1652年)的古风式作品,其活动显得比较孤立。而且,在守旧的明代复古主义式微趋势的困境下,连这些艺术家似乎也转向了自身,迷恋以奇谲、怀古以至感伤的态度抱守古代的样式。董其昌学习传统的原理,倡导以一种全新变化的路子来对待古人楷模和画山水的具体方法,改变了明代绘画与明代复古主义风格的基本性质。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