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月度(2019年4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2019-05-13 07:56:33 未知
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
4月12日 策展人:孙晓枫 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点击查看艺术看展) 武汉美术馆
4月20日 策展人:董小明、尚辉、冀少峰、吴洪亮、杨晓洋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点击查看艺术看展) 深圳画院美术馆
4月26日 策展人:安娜贝尔·特内兹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点击查看艺术看展) 红砖美术馆
4月27日 策展人:冯博一、汤宇及策展团队 “苏新平”个展(点击查看艺术看展)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4月27日 策展人:孙冬冬、孙莉 何翔宇 & 梁琛双个展(点击查看文章) 麓湖·A4美术馆
4月27日 策展人:王庆松 2019首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作品展(点击查看文章) 成都当代影像馆
4月28日 策展人:崔晓红及策展团队 戏游2:无界之宴(点击查看艺术看展) 上海东岸·民生艺术码头
策展人:孙晓枫 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青年艺术创作媒介的复合性和多样性
策展人孙晓枫
4月12日 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孙晓枫担任策展人。展览以“天桥”为主题,在筹备展览前,孙晓枫走访了很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发现青年艺术家的一大特点是多元、混搭式创作状态,不拘于一种媒介完成创作。因此确定展览的主题“天桥——交叉的经验。”关注青年艺术家群体的成长与实践状况,反映当代青年艺术家个体借助一切可能的助力实现自我表达的创作状态。展现当下艺术创作的媒介的复合性和多样性。
展览现场:多元、生动、有趣
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作品分布在武汉美术1至6号厅,分为“位移”、“卧游”两部分,由于前五届水墨元素基本处于缺席状态,本次展览着重考察和选取了利用水墨媒介进行创作的青年艺术家。比如艺术家鲁大东带有现场表演性质的书法作品,他强调书写时身体的韵律感,即声音的书法、色彩的书法。艺术家姚小菲用泡泡机创作作品。
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展览现场
展览呈现了众多摄影、影像、装置以及综合材料创作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青年艺术家关注的广度和媒介的多样性,比如崔译的《积木游戏》,用影像、实物、摄影等关注城市老城拆除与新城崛起并存的状态,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状态。幸鑫的影像作品《吾与浮冰》,记录他如何在长江源头玉树取一块冰,在陆上历时二十多天,将它放到上海的全过程,通过被艺术家裁取的生活,赋予其艺术观念和文化属性。
策展人:董小明、尚辉、冀少峰、吴洪亮、杨晓洋 “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完整的水墨艺术时代样本
魏光庆 墨池 充气游泳池、墨水、课本、绿萝 尺寸可变 2019
董小明 半亩方塘 水墨书法声像 可变尺寸 2019
4月20日,“第十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由董小明担任总策展人,吴洪亮、尚辉、冀少峰、杨晓洋担任分策展人。站在30年的节点上,本届双年展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前瞻。董小明认为,重视理论研究,增强学术内涵,已成为这一水墨艺术专业学术交流平台的重要特点。作为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它既是对过去30年的水墨创作实践及展览的研判,也将是展览走向理论深度的一次启程。本届展览及论坛以“水墨现在”为总主题,重在凸显展览的学术理论特点,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水墨艺术出现的时代特征,包含传统水墨语言的当代性转变、水墨在时代背景下的自觉革新、水墨的当代转型和当代艺术对水墨元素的呈现。
展览现场:四个美术馆 全城的艺术盛宴
谷文达 天象·芒种 儒石 80x50x70cm 2017
岳敏君 我的精神墨屋 铁、纺织品 780x470cm 2017
展览分布在深圳画院美术馆、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等四个美术馆,呈现了96位海内外知名艺术家的300余件水墨作品,观众想要全部看完这些作品,也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可以看作是一场全城的艺术盛事。来到OCAT深圳馆,可以看到由分策展人冀少峰策划的“水墨无疆”版块,第四届开始,策展人冀少峰就与水墨双年展有相关合作,选择艺术家时,他尽量秉持着国际性、开放性、多元性,避免使展览成为圈子内的运动。策展上,冀少峰想凸显民族自信。重新思考水墨的身份、水墨的编辑、水墨的创新方式。在这里观众可能会对水墨产生一种怀疑,因为有众多的影像、装置作品,甚至是“无笔无墨”的作品,与传统水墨迥异的视觉体验,比如周虹的作品《墨码》,用水墨创作的装置二维码。
周虹 墨码 亚克力 水墨 尺寸不定,2019
作品《墨码》细节部
徐累 五彩石 120×70cm 绢本 2017
在华·美术馆一楼由分策展人吴洪亮策划“揽古烁今”的版块里面,可以看到历史的传承是如何进行的,比如青年艺术家边凯,他致力延续师承、延续中国传统文人画学,他推崇五代至两宋时期绘画,并从中寻求空间布局、笔意、笔势、笔调的养分,使之成为适应当代的笔墨语言。分策展人尚辉策划的版块“笔墨至式”位于华·美术馆二和三楼,在这里可以看到众多山水、花鸟、人物作品,而在深圳画院美术馆,呈现的是分策展人杨晓洋策划的版块“四十不惑”,从中可以看到深圳本土水墨艺术的发展历程。
策展人:安娜贝尔·特内兹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
《奔跑的北京》米歇尔·布拉吉,2019
综合材料
©米歇尔·布拉吉/法国图像及造型艺术著作人协会(ADAGP)
2017年巴黎艺术:概念画廊《时间停靠:奔跑》展览现场
摄影:克莱尔·多恩
图片由艺术家和巴黎艺术:概念画廊提供
《每张蜡纸都是一场革命》拉蒂法·艾霞克茜,2007
A4复写纸、胶、甲基化酒精
2010年卡迈勒·梅努赫画廊在巴塞尔“艺术无限” 单元展览现场
©拉蒂法·艾霞克茜
图片由艺术家及巴黎和伦敦的卡迈勒·梅努赫画廊提供
4月26日,“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14位杜尚奖艺术家展”在红砖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法国图卢兹阿巴托尔博物馆首席策展人及馆长安娜贝尔·特内兹担任策展人。以“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为主题,出自西班牙诗人安东尼奥·马查多诗句,在展出作品中,“行进”既是主题也是隐喻。因为现在的日常生活中旅行是一个无处不在的主题,其次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也没有既成的道路可供选择,而选择的方式决定了未来的路。所以主题也是对展览参观路线的一种比喻,每个观众观看展览时都会有不同的路线和感受。
展览现场:一场精神和视觉的旅行
红砖美术馆作品展出现场
《总统相册》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哈利尔·乔雷吉,2011
32张折叠的数码冲印、木制背板
©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哈利尔·乔雷吉
图片由艺术家和原位–法比耶纳·勒克莱尔画廊提供
红砖美术馆作品展出现场
鞋子、火箭、赛马、优美的风景,来红砖美术馆观看的不仅仅是一场展览,更像是一场旅行,艺术家米歇尔·布拉吉的作品,是一只长满了草的鞋子,拉蒂法·艾霞克茜和乌拉·冯·勃兰登堡的作品中,观众可以在缤纷的壁画或是织物装置中漫步。乔安娜·哈吉托马斯和哈利尔·乔雷吉的作品,一起重述了一段黎巴嫩太空计划的历史,重绘出火箭在地面经过的道路。丝娜·席迪拉的作品中。两艘废弃的船只像情人一样依偎一起,尼尔·贝鲁法的作品是一部静态的公路电影,而在米尔恰·坎特尔的作品中,则是一只老鹰在捕捉无人机,整个现场非常有趣,不管从哪个地方进入,都会进行一场精神和视觉的旅行。
策展人:冯博一、汤宇及策展团队 “苏新平”个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苏新平近三年在视觉语言上的探索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一楼展厅
《荒原5号》 纸上铅笔 168x3528cm 2019 展览现场
4月27日,“苏新平”个展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冯博一、汤宇担任策展人。在展览作品的选择上,冯博一有意剔除了苏新平比较唯美、和谐的作品,而着重在其近三年的创作中,梳理出一条表达压抑、困境、沉重、扭曲的主线,这也是他对苏新平创作主题的认同。在冯博一看来,近些年苏新平一直在绘画这个语系内部进行探索。无论是人物肖像,亦或素描和影像作品,苏新平始终背负着196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在其成长中经历的沉重,并以直面人生与社会现实的人文主义理想,从内心出发,关照当代社会的众生相。
展览现场:“五个系列”呈现碎片外的动态世界
2018 蓝之四 Blue No.4 112×252cm(28×28cm×36) 铜版画 Etching
2017 红之一 Red No.1 112×168cm(28×28cm×24)铜版画 Etching
为了更好呈现艺术家的作品,此次展览特意区隔了展厅的空间,进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二楼“苏新平”个展现场,首先,看到的是此次展览的油画“人物”作品部分,两侧两个展厅的素描、铜版画《荒原》系列、《蓝》系列、《红》系列等作品,最后在两侧展厅之间是此次展览的影像作品《虚构的真实》。
“碎片”是本次展览的重要关键词。无论《荒原》,还是《红》与《蓝》等系列作品,都是由同一规格的素材碎片拼接而成,这是苏新平近年来艺术创作的最新尝试。在这些作品中,观众可以看到苏新平在日常不断积累的小幅铜版画或素描,这些小的作品共同组成了众多尺幅巨大的作品,可以感受到中国高速发展的现实社会,信息时代的知识爆炸、科技快速迭代、文化快餐化、碎片化等等问题,体验纠缠、焦虑与困惑的人们所面对的精神困境。
策展人:孙冬冬、孙莉 何翔宇 & 梁琛双个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探讨青年艺术家全球化视野的议题
左起:梁琛,孙冬冬,何翔宇,孙莉
何翔宇个展“家族(Roots)”现场
4月27日,“何翔宇 & 梁琛双个展”在麓湖·A4美术馆开幕,展览由孙冬冬担任策展人,在孙冬冬看来,何翔宇的作品偏向于叙事,梁琛的创作更偏体验。展览针对当下全球化背景所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深入探讨了关于青年全球化视野的议题。“中国新一代年轻艺术家的全球化视野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行动,重新建立彼此连接的过程,是展览想要达到的目的。”
展览现场:在一颗柠檬中发现宇宙
何翔宇作品
展览位于美术馆一、二楼展厅,一层展厅呈现的是何翔宇个展“家族”,这是一个有味道和比较“色”的展览,不如空间,满眼看到的都是柠檬,会让观众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非常酸的感受,不自觉的吞咽口水,而黄色也是展览的主色调,当然在这里,这一颜色更多的是一种对于“身份”的思考,比如“黄种人”,所有的一切都与何翔宇侨居海外的身份问题有关。
梁琛作品现场
美术馆的二楼则漆黑一片,观众置身其中,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醒小心脚下,这里被艺术家梁琛改造成了一个微缩宇宙。个人成长史、照明工具进化史和地质演进史。它们分别以艺术家在各个时期最密集运用的布料(如襁褓-内壁布、儿时-红领巾布、到牛仔布、羊绒布等)、人类照明工具的形式(烛火、霓虹灯、LED等),以及地质材料(碳、铁、圭、金)来表达时间叙事。
策展人:王庆松 2019首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作品展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呈现摄影艺术当下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展:张克纯作品现场
4月27日,伴随着成都当代影像馆的开馆,2019首届“金熊猫摄影艺术奖”作品展也如期开幕,展览由王庆松担任策展人,展示了马良、刘铮、张大力、张克纯、张晓、张巍、洪浩、宗宁、金平、缪晓春十位“杰出摄影艺术家”的作品。作品涵盖摄影、影像、装置、绘画艺术等丰富形态,呈现出摄影艺术在当下时代的多样性与创造性。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展:金平作品现场
王庆松曾讲到,奖项一定要给人惊喜,让人觉得“这届怎么给这个人了”;还有要给人鼓励,很多人没有经费或者不太被人认可,就可以考虑获奖是不是可以推动这些。本届获奖艺术家张克纯就属于这样的艺术家:“获得大奖对我来说更是一种鞭策。就在前几天,我还坐在长江边上想一个问题:十多年前我就在江边转,自己拍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意义?所以,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些来自周围的肯定。我自己也快40岁了,不太可能再改行了,所以我会坚定的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展览现场:直面现实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展:刘铮作品现场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展:张大力作品现场
“金熊猫摄影艺术奖”展:洪浩作品现场
展览现场,可以看到摄影艺术发展是如何多元化和具有创造性的,同时在这些作品前面,面对直接的画面,会引发人们的思考,比如张克纯的作品,通过镜头与取景屏和大自然对视,我们往往用摄影美化空间,回避对自然的破坏,他的作品启示一种生命的真实。艺术家张大力关于蓝晒摄影的实验,张巍的作品是黑白的世界名人照片,对个体身份和价值的追问张良深入生活,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快乐,展览现场处理成比较黑的空间,作品背面打上灯光,使得作品更加突出,就像是自身在发光一样,让观众在观看作品时可以更加聚焦。
策展人:崔晓红及策展团队 戏游2:无界之宴
A学术性:✭✭✭✭
B策划执行:✭✭✭✭
C现场效果:✭✭✭✭✭
D公众认知及影响力:✭✭✭✭
E国际化能力:✭✭✭✭✭
策展理念:一个让观众深度参与的实验现场
左下方为参与舞台互动观众
OUCHHH“AVA_Glass Library”
4月28日,“戏游2:无界之宴”在上海东岸·民生艺术码头开幕,展览由崔晓红担任策展人,姜剑 、费俊担任执行策展人,尚垒担任策展顾问,展览的本质是在探讨“人跟人、人跟技术、技术跟技术之间的关系”。
OUCHHH“AVA_Glass Library”
策展人费俊表示:“它是由观众来完成的开放剧本,如果没有观众参与,所有剧情都不成立。”展览增强了身体介入主线,强调以表演艺术、新媒体作品和空间场地能量来激发观众参与。策展人崔晓红讲到,展览通过艺术和商业新的合作模式,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更广阔的实验空间。与其说是展览是呈现作品,不如说艺术家和策展人共同营造了让观众去参与式的实验现场。
展览现场:感官世界
场景为大西康明作品,以半透明的塑料薄膜、黑色黏合剂、钓鱼线为材料,创建山状和洞穴状的空间
250余位观众,120分钟“不走回头路”的参与式观展方式,这是一场占地10000平方米的展览,演职参与人员近300人,酷炫的多媒体装置,多元的艺术种类,连贯的舞蹈设计,演员的无缝对接...展览内容的丰富程度,令观众惊叹。只需要带着身体让自己参与进来就足够,这个展览就是基于观众设计,作品融入在场景中,你甚至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它曾经是一件独立作品。
“闻”空间之时钟房间
展厅内容在结构上分为四幕:“穹”“道”“闻”“奥”,其中赵梁执导的“道”和Conor Doyle执导的“奥”是展览的主要内容。在“穹”部分,黑暗空间中,几位手捧月球灯光装置的舞者在展厅缓慢漫步,巨型“AVA_Glass Library”极速变化的场景,让人似乎正搭乘飞船,穿梭银河去往另一个平行宇宙。 赵梁执导的“道”在展厅铺就一条80米长的演出甬道,并将青年艺术家田晓磊的《机械四面佛》打造成idol领袖,现场所有舞者都跟随《机械四面佛》,而所有观众又簇拥着舞者,在没有任何引导之下慢慢移动。在展览中,观众很难分别现实与虚幻的区隔。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