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以一生之力不断求索”——访著名花鸟画家郭志光

2019-05-20 14:30:09 彩色的黑 

​  郭志光,1941年生于山东潍坊,中学时期受教于著名画家徐培基、侯卓如先生。1962年考取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花鸟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1974年调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至今从事中国画教学与创作近50年。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教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书画学会会长。2011年获山东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泰山文艺奖”艺术突出贡献奖。

  观郭志光的画,透过其纯熟的笔墨、脱俗的设色、恣意的气势,一种雅逸与静美扑面而来。画家经历了怎样的艺术道路?又是如何在自然、传统、生活中磨砺性情与画骨?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郭志光的画室。

勤奋浇注绘画人生

  郭志光的画室位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内。学生尚未开学,校区格外宁静,而他却早早开始了工作。案子上摊开的宣纸、一本本整理好的草图、一幅幅挂在墙上的大画,都是他日常创作的痕迹。74岁的年纪,每周仍拿出三四天时间“泡”画室,难怪外人说他是“画痴”。

  郭志光对于绘画的痴迷,源于家庭的影响。他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爷爷郭荆玉是个小学校长,喜欢书画收藏。自幼受艺术熏陶,郭志光在读小学、中学时就研习绘画,并对吴昌硕等人的画作情有独钟。“高三时,在校长的帮助下单独找了间教室,在里面摆满了瓶子、罐子,又借来石膏、浮雕,开始没日没夜地画素描、临石膏像。”

  后来,郭志光得到了上海艺专国画系徐培基的帮助,他写信给潍坊同乡、中央美院花鸟科主任郭味渠,推荐郭志光报考该校。不料,得到复信却说:“今年,中央美院不对外招考,仅通过内部调整录取。”

  见北上求学不成,徐培基说:“浙江美术学院有不少名家,你愿意去考吗?”郭志光回答得十分笃定。当天,他们便去信至浙江美院教务科询问招考情况,答复说:需寄作品预审。郭志光立即翻箱倒柜整理出六七卷习作,委托邮局以最快方式寄出,几番周折后,他终于在临近开考前收到了该校的准考通知。

  1962年,潘天寿主持的浙江美术学院首次实施分科招生,中国画花鸟山水专业不考素描与彩画。对于初次南下的郭志光来说,经过二十几个小时的火车颠簸,眼前的世界足以让他震慑:车水马龙的街道、完全听不懂的语言、从未见过的作画工具与材料……“我硬着头皮上了考场,心底除了恐惧还是恐惧,直至放榜我都不敢去看。”当时的情形,郭志光仍记忆犹新。

  初试放榜,郭志光委托同学帮忙查看,不料委托人一去不复返,他这才怯怯地走上前看榜。发现自己的名后,来不及喜悦的他突然想起还有下一门考试,急匆匆赶到考场时,已开考了十几分钟。好在老师爱才,更无意为难一个老实巴交的外地孩子,就这样,他才顺利完成了考试。

  郭志光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走进浙江美院学习花鸟,他从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陆抑非等前辈那里学人品、画品,艺术领悟力与创作力得到了全面提升。“陆抑非先生从笔尖、笔腹到笔根,从一笔开始解析,讲活了用力、用水、用墨、用色的点笃原理,我现在于笔墨变化上的独特发挥仍得益于此;而陆维钊先生的书法课,从起笔到收笔,从一字到全篇,从态度到理解,他均一一给予意见,作业中但凡有涂改、有撕裂、用宿墨或力不透纸背等现象,则绝不允许。”郭志光坦言,他从前辈老师那里学到的不单是技巧,最重要的是诚恳的艺术创作精神。在课程外,他还大量研究、临摹传统作品,学吴昌硕的用笔用色、学八大山人的品位与境界等。在浙江美院学习、工作12年,母校的精神早已融入郭志光的骨血,催生了他重气韵、讲格调的绘画品格。

生活孕育灵性之作

  作为集中体现人与自然审美关系的中国花鸟画,往往通过创作者内在的情感抒写,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时代精神。郭志光笔下的题材,有雄鹰、山猫、苍鹫,亦有游鱼、白鹤、虫蛙,加之画面中的花木、奇石、山野、湿地,无一不着眼于生活而落笔,不论是大画还是小品,皆气韵生动、泼墨自如。在他所营造的花鸟意境中,总能让人感受到一股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

  凭借取材之广、造型之神、构图之险、笔墨之厚,郭志光在将传统技法融入自身体悟的同时,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格局。他说,在气势磅礴、大气独到的个人风格背后,除了天赋储备外,亦离不开生活的滋养。

  扎根生活、体验生活,是郭志光一直信奉的原则。他讲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读书时,学校安排花鸟科到诸暨山口大队写生,那里贫穷积弱、条件简陋,多数同学认为无物可画。加之先前大家一致想到杭州西山公园画牡丹的愿望未能达成,便闹起了情绪。为此,系党支部书记刘苇特意派人送来一封亲笔信,信中说:“潘天寿笔下的水溪、青蛙、山石、野草皆能成为大作,而哪一个出自于杭州西山?生活中随处有素材,你们为何视而不见呢?”“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终生难忘。从那之后,我时刻提醒自己,画家应该随时随地向自然、向生活学习。”郭志光说。

  带着这样的理念,上世纪70年代,刚从浙江调回山东任教,郭志光一放下行李就去体验生活;为了积累素材,他曾连续十几年到菏泽写生,每到牡丹园一待就是一天,连沙尘来袭都全然不顾;为画猫,他经常到住处附近的千佛山上寻觅野猫;为画鳜鱼,他到早市上买回数条以供写生。就连去加拿大探望女儿的间隙,他都不忘去田野里寻找鹰的踪迹,并专程到海河交汇处观看三文鱼逆水而上的壮观场面……

  如今,坐在火车上,走在公园里,凡能引起自己注意的见闻,郭志光都一一记录下来。多少年来,即便对一幅画把握游刃有余,他仍坚持画草图。“草图是外物过眼后于一瞬间灵感的外化,它不是为了画得更精确,而是反映创作者想要在画面中呈现的布局、走势与境界。”郭志光表示,大写意靠的是大胸襟、大手笔,而任何“大”的实现都离不开“小”处的积累,所以,无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长的,只要能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都应纳入创作视线之内。唯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下笔才能生动、鲜活。

传统激活创新思路

  在扎根生活、重视个人体验的同时,郭志光还以前人为师,向传统学习。对于传统的画理、画道,他注重领悟,却从不生硬照搬。泼墨淋漓的鹰鹫图是潘天寿笔下的经典代表,对于前辈用心经营的素材,郭志光并不躲避。在他的《风翮九霄鹏》、《无畏》等作品中,重点对鹰鹫的眼睛、嘴、双翅、利爪进行雕琢,姿态夸张而不张扬,墨色大块却不呆板,笔触之间的微妙空白,体现了浓墨与空灵的变化统一,于黑白对立间,鹰鹫与山石相呼应,韵律全出。“有吴潘遗意而不为所囿,能独辟蹊径,难能可贵。”画家孙其峰曾如是评价郭志光的作品。

  在传统与出新之间游刃有余,郭志光坦言,这得益于恩师陆抑非的指点。1990年,郭志光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个人画展,陆抑非派专人送来一幅书法,写道:“我们要的是推陈出新,绝不是弃陈出新,更不是灭陈出新。”多少年过去了,随着阅历增长,郭志光从当年的语句中体悟到了于传统中出新的深意。“《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创新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创新是继承的目的,而创新的开始则是再创新的起点。”郭志光说,不同画家有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情怀、不同的生活境遇,创新的路径也各不相同,所谓“新”,应出在感情、意境与格调上,绝非背弃艺术本体,于古怪、稀奇处另辟蹊径。

  那么,如何保持创新的源头活水?首先,在于融通中外、广采博取。近年来,无论是突破自己原有笔墨定势的技法创新,还是“随类赋彩”的色彩运用,抑或与西方现代艺术、中国民间艺术的直接交流,每一次艺术表现语汇的探索,都是郭志光对于“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创作理念的大胆尝试。在他的画案上,摆放着一本翻旧了的《梵高画册》。“您也借鉴梵高?”对于笔者充满好奇的询问,郭志光解释道:“梵高绘画中的用线,吸收了许多中国画元素。我学习他的目的,绝非把中国花鸟画变成梵高的路子,而是借此开拓自己创新的思路,以便在生活中有更多的体验。就像一片普通的云彩,下一次你却从中看了变化,这就是读梵高的启示,也是创作的另一层新意。”

  其次,还要学而不仿,熔铸个人性情。“历朝历代,但凡立得住、留得下来的作品,在扎根传统的基础上,无不反映着画家的自由精神。”郭志光认为,一幅画仅在技法上奇巧、于外形上与某家某派肖似远远不够,作品格调的高下,在于创作者“以形写神”“以心造境”的功力,在于能否传递独特的心相、体验与性情。

  “绘画就像长跑,靠的是辛苦的坚持。在一个画家的成长过程中,要学传统、学自然、学生活,到了一定的火候,再把自己的角度、阅历融汇进来,方能随心所欲。”郭志光说。

看淡名利创作为上

  “时代在发展,文艺于整体上呈现进步的趋势,就美术创作来说,作品数量虽直线上升,却难以抵达艺术的顶峰。”郭志光认为,当下的花鸟领域,还存在欠缺题材与深度的现象,导致许多作品苍白乏味、缺乏生气。

  对于参差多态的市场“乱”象,郭志光坦言,一些画家创作态度不够诚是主要原因。他认为,解决目前美术创作中的问题,亟须社会与个人摆正重点、摆正心态。一个画家要敢于面对生活去体验、去构思、去实践、去出新,进而发挥出正能量。

  “潘天寿先生曾把一天的工作量分成十分,即三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作画,一分其他。一个人即便将全部功夫用于作画,以刻苦、坚韧的品格潜心钻研,也未必能画出名堂,更何况有社会活动、人事纷争消磨时间?”郭志光建议,当下美术创作领域应打破名利误区、破除论资排辈的人才发展瓶颈,为潜心创作的人营造自由、公正的竞争环境。

  谈及当下的美术教育,郭志光认为,“以创作带教学”是促进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他强调,让教师走出书斋、不做匠人,以自己的好作品为实证,教学才有信誉;而学生则应在创作实践中,以现实的鲜活元素补充技法、理念的不足,开阔眼界与格局,学习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成就造诣固然离不开勤奋,但更需要勇气和修养,磨难与挫折是艺术人生的丰厚滋养。”郭志光说,“一个人一旦选择了绘画之路,就要耐得住寂寞,以一生之力不断求索。”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红柳[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1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1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