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涛谈《书法大会》:书法不应只属于书房
2019-07-01 09:35:32 未知
【编者按】近年来,伴随着文化自信而凸显的“书法热”的热度居高不下。日前,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书法文化类节目——《书法大会》又使这热度再次升温,少年们在电视里手持笔墨,书战群英。不少网友看后表示:“好想练书法!”这一栏目以书法擂台的形式展开,全球华人少年向书法守擂者发起挑战,通过临帖、创作两个环节的比赛,选出优胜者。节目聘请了中国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和央视节目主持人倪萍为鉴字官,评判决定小书法家们的去留。
小书法家执笔挥毫颇具萌态,但在写书法时也流露出了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再加上鉴字官们穿插其中的名帖解读和点评,以较为轻松的形式传播了书法知识。毋庸置疑,书法的传播与推广借助现代媒体的手段,让公众对书法能更感兴趣,也加深了理解。然而,书法真的适合打擂吗?书法写作是否需要相对安静封闭的环境?电视录制现场的竞技书写是否会让观众对书法产生误读?为此,《中国美术报》对话杨涛,请他就这些疑问进行解答。
本报记者 颜培大/策划执行
杨涛:中国艺术学院中国书法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美术报:《书法大会》自开播以来引起了很多关注,但以书法打擂的形式呈现会不会造成对传统书法的一种误解,书画适合打擂吗?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那选拔的标准是如何制定的?
杨涛:其实书法以擂台的形式出现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书法有它的标准,有自己的技术含量和要求,这种要求尤其是在学习书法初期确实有高下之分。《书法大会》是湖南卫视做的一档节目,现在很多电视观众希望看到传统文化和带有一点娱乐性的节目结合在一起,其实这样做也是为了增加节目的关注度,毕竟擂台形式会产生悬念,增强可看性。
《书法大会》节目现场
虽然目前大家对当代书法的评价标准还比较混乱,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但在面对经典和传统时,书法的评判标准已经是形成共识了的,比如字形结构的精准度。传统书法研习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技”,第二个阶段是“道”,“道”的阶段通常难以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因为每个人追求的理想和境界不同,但在“技”的阶段有衡量标准。我想强调的是,在向传统经典作品靠拢的时候,我们有一定的技术层面的要求。离经典越近,说明技术水平越高,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满足竞技需求的。而我们对选手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也是他们对经典的靠近程度。
其实不光是擂台赛,在一些重大的国际级书法比赛中,也设立了一些奖项,这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的标准,这是一种“文比”,否则就不会有一二三等奖的区别。而擂台赛更像是“武比”,那把这种衡量标准用在一个电视节目里也未尝不可。电视台也是根据以往的节目制作经验,选择以擂台的形式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结果上看反响还是不错的。
《书法大会》节目现场
中国美术报:谈到书法的推广传播,不可回避的是,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负面的事件,如一些书法爱好者自称国际大师,杂耍式地舞文弄墨,极大地丑化了书法这一中国经典文化。那么,您认为书法的写作甚至创作环境应该是怎样的?电视直播的形式是否会让观众产生书法创作具有表演性的误读?
杨涛:其实如果抛开这是电视镜头下的一个场景,把它理解成一个雅集或聚会,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古人雅集同样是在众人的目光下写作,书法从来不只是属于书房,它也是能够走向社会,走向众目睽睽之下的。我们只不过加了一下场景和灯光而已。如果没有这种现代传媒手段的话,又怎么把这种传统文化向外传播呢?如果一种传统文化能够引起大众的注意,那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就更近了一步,总比不知所措好。而且这些选手都处在书法学习的初期,还谈不上真正的创作。但这种电视节目形式也是第一次尝试,之后我们也会根据意见再进行适当调整。
中国美术报:参加《书法大会》的都是中小学生,电视竞赛是否会有“造星”之嫌?从而造成选手的浮躁心理,改变学习书法的初衷?
杨涛:其实人从出生开始,任何的技能学习都逃脱不了相互比较,小朋友一进学校也会参加各种性质的比赛,其实把它当成切磋就可以。另外,该节目没有设置奖项,比的只是谁更靠近传统的标准,最后留下的也是更趋向于传统的人。我们认为这可能是对年轻人相对好的一种学习书法的模式,或者说这种更靠近传统的方式是我们比较推崇的。
节目一开始的定位就是中小学生,因为国家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培育方面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包括书法进校园等相应政策。但苦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很多学校的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教。其实学习传统文化也是有方法的,我也想在节目点评的过程中跟大家分享一些方法,比如怎么样去找信息量更大的经典碑帖学习等。这个节目的目的还在寓教于乐,希望把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和学习方法带到节目中。
书法不是竞技,但也是有品级的,历代画论也都有对品级的论述。古人雅集其实也是这种方式,只不过没有表现得像电视节目这么直接。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有这种擂台赛很好,可以把书法的标准传播出去,谁更靠近经典,谁走得更远。只是,期望选手们能够明白:竞争也是为了内心的平静,安静下来去思考传统到底是什么。
名家观点
张江舟:不应以学术眼光要求《书法大会》
这个节目可以看做大众传媒做的一种普及工作,呼吁全社会提升对书法的兴趣。从严格的艺术创作角度讲,这个节目与艺术创作并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些作品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因为,艺术创作是非常严肃的个人化的行为,并且需要进入心理体验的过程,艺术创作甚至不可能有作者以外的第二人在场,任何在镜头注视下的创作都是不能成立的。当然这里或许会谈到古人的雅集,历史上文人雅士的笔会可能产生过一些精彩的作品,因为大家更多的是“求同”,大家审美的价值体系是一致的。但是今天的笔会不可能再产生古人雅集上的那种精彩之作,因为时代在变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们经过了长期的西化教育,文人画的文脉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断裂的。站在书法传播推广的立场,节目是利大于弊的,但难以用学术的标准要求和审视。
栗宪庭:书画是不适合打擂台的
这个节目用来普及书法知识是值得推崇的,但书画确实是不适合竞技的。艺术不是竞技,也不是比赛。中国古代的书画家都是非职业的,而现在变成了职业,甚至还演变出很多装神弄鬼的行为。但是,究竟哪个最好很难说,只能说哪些人或者哪一批人比较好。比如宋四家“苏黄米蔡”,我们只能说各有千秋,但却不能评出谁最好。书法虽然有标准,但这个标准也仅仅局限于间架结构、用笔等这些对于传统的传承,此外的与艺术家精神相关的时代气息、个人风格创造等不能有统一的标准衡量。多年前,《三联生活周刊》曾邀请我参与评选中国十大艺术家,我没有参与,为何要划定“十大”?如何评选“十大”呢?
张瑞田:把握书法的文化意趣与大众娱乐性分寸
《书法大会》是大众传媒打造的一档电视节目。既然是“节目”,就需要受众的支持与接受。大众传媒的关键词是“大众”,推崇广泛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作为一档电视节目,调剂出大众口味在情理之中。只是书法是“小众”的。书写工具的转变,使书法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不是社会性的必然选择。那么,把“小众”的书法,纳入“大众”的视域,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真正意义的书法与《书法大会》表现出来的书法是不是一个整体?是不是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二是《书法大会》能否揭示出当代人学书法的心态和目的?书法的文化意趣与大众娱乐性的分寸如何把握?
网友视角
北京素绘教育:如果说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舞蹈,那么纸面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书法。一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取决于青少年的审美境界和追求,当此大兴之世,这样节目的出现也给了我们以书画艺术为基底的教育机构更大的信心。
西红柿不在:希望节目常驻,而不是尝鲜。挑战的方式稍微改变一下,每位擂主只能被挑战一次,不然其他小朋友都没有机会展示了。一家人都可以看的好节目,让书法写得更欢乐。
馨家私房:作为一名书法老师,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节目。书法文化有几千年的历史,现在因为没有像唱歌跳舞一样那么具有表现力往往容易被人忽略,有这样的节目出现会让孩子更爱书法。
Mise-en-abyme:支持常驻,节目很好看,看完以后我和妈妈都开始练字了。
恒冲青盈:没学过,不会写,为什么参加节目呢?家长为了孩子早点出名吗?这是毁孩子哦。
paladin128 :我三十六不如六岁。
晴晴晴晴晴晴呐:书法大会的孩子们也太厉害了吧。从没想过书法居然能这么玩。
盛宾—三介艺术:久违的一档中国书法节目,湖南卫视开了先河,希望能带动回归书写的风潮。
Miss夏小正:这档节目没有像以前的电视节目那样随便用几个电脑字体或者在网上搜的江湖体图片打发观众,而是特意请了专业的书法老师来指导。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有一档这样的节目已经非常难得,也应该理解商业节目有它的局限性。对于它的内容,我们应该批判性地了解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