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中外青年摄影师联展在京开展
2019-07-17 10:30:37 未知
从客观、历史的角度来审视,20世纪中多数的摄影杰作,均取材于那些人们称之为琐碎的平凡事物。——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
2019年7月15日,从“日常”出发——中外青年摄影师联展在京师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以色列、孟加拉、马来西亚6个国家的9位青年摄影师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都取材于日常,却又各不相同,作品展现着青年群体对于自我及与“他者”之间的身份认同、文化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日常”影展多媒体展映交流会现场
多媒体展播一直是“日常”系列影展主要的展示方式,展览期间,中外青年摄影师作品多媒体展映交流会也同期举办,与会嘉宾和媒体代表就围绕中外青年摄影师的“日常”表达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希红已经连续支持、推动三届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她在现场分享了对青年摄影师的认识和现状,并对大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中国摄影报》副总编辑柴选以一位资深媒体人的视角,在有关青年摄影师的挖掘和传播方面谈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摄协志愿服务处张晓蓉以策展人的角度谈到,要用开放包容的视野、用心用情的态度做好一个展览。
参展作者王攀分享了作品《小城碎戏》的创作思路,他分享了参加“日常”影展的体会,通过参加“日常”影展活动,他的《小城碎戏》参加过很多国际摄影活动,也让更多的摄影人看到和了解他的作品。
“日常——中外青年摄影师作品联展”是由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办,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承办的项目,自2015年启动以来,每年一个主题,《日常—观照》《日常—遇见》《日常—心像》《日常—非常》已经举办四届,共呈现了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青年摄影师的作品。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就是从历届联展作品中遴选出的。
现场多媒体作品展播
联展主题定为“日常”,旨在从日常经验出发,让年轻人发声、发现摄影新力量。联展中,中外摄影师各占半数的比例可以使观众较为充分地了解中外摄影师在关注点和创作方式上的异同。2018年,联展启动了“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资助,鼓励更多青年摄影师对于拍摄主题、对象以及相关的社会性、全球性等问题,进行长期深入的拍摄和探讨。
2019年,联展延续“日常”系列,以“时间的旷野”为主题正在面向全球进行作品征集。
来自蜂鸟网的谭佩里,从媒体传播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搜狐网程宫在如何发挥、传播好前几届“日常”影展作品方面提出思路,他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推出更多更好的青年摄影师作品。
王熙靖作为本次展览多媒体包装导演,和大家分享了多媒体视频包装的创作体验。他说,年轻人的作品充满了实验性,这种影像呈现充满了新鲜感。
展览现场
维基·阿斯科伊蒂亚(美国)《派斯基与爸比》
《派斯基与爸比》这个纪实性图片故事通过一个母亲的视角,展现了现代社会中父亲身份的模糊界限,反思了母性与父性的概念是否一定具有显著差别的问题。
法哈德·拉赫曼 (孟加拉) 《海岸之歌》
《海岸之歌》描绘的是孟加拉国处于孟加拉湾580公里沿海地区的变化。作者通过影像的记录的形式表现随着时间的发展,海洋和土地发生的变化。这些也正是日常生活中随即消失的景象。
杨博炜 (中国)《柔软的刺》
《柔软的刺》是作者通过肖像与地景的叙述来完成关于对于童年的回忆的一组作品。
王攀(中国) 《小城碎戏》
王攀的《小城碎戏》系列拍摄于他的家乡——临潼,或许正如他所说,“平淡”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没有重大突发事件,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节,都是些日常片段和偶遇碎戏,人物普通,场景司空见惯。
Mitsu Maeda (日本) 《我的回忆》
美津的奶奶Tsuyajyo患有老年痴呆症,通过给奶奶拍照,美津可以铭记现在,发掘奶奶周围更深层次的细节。
Eiffel Chong (马来西亚 ) 《制度化护理》
Eiffel更加深入地探索医疗中心作为生死之地的潜在“危险”属性和双重属性。他被这种情形的矛盾性所吸引,决定更深层地探究医疗中心这个看起来安全的地方的潜在“危险”属性,并同时呼吁他的观众们也进行思考。
展览将于7月21日结束,观众可免费参观。
展览地点: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楼一层京师美术馆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