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雕塑家董阳:安静做自己

2019-08-01 16:54:56 李杰鑫 

f2zCjynReALXXub54zy9h2DHpZUQYSqnrHtqwChR.jpg

qGn6DJ91JjbHCOMOQed6skeS8MsVMxQtVumfwT1P.jpg

  清晨6:20,董阳准时从家出发,驱车到30公里以外的工作室,除了大年三十或为数不多的差旅,日日如是,到工作室,换工作服,泡咖啡,一天就这样开始。

  在挑高8米的工作室,一切寂静无声,数个雕塑台屹立在正中央,角落放着紫砂泥、切割机。在这里董阳常一个人陷于沉思,在脑海里勾勒新作品的轮廓,然后摊开画纸,不停地写写画画。

  作为职业雕塑家,董阳一直尝试做出不同于以往的雕塑作品。寻灵感、画草图、搭架子、上泥……他在雕塑的每一环节都精耕细作。有人建议,搭架子的基础工作,可以交付他人完成,他却坚信“架子关乎结构,无法假手于人”,事必躬亲。

  秉持30多年的专注与严谨,董阳几乎获得了国内雕塑家所向往的所有荣誉,包括受邀参与全国美展、上海美展,获“新北京、新奥运”体育雕塑展的公众艺术奖,第40届美国纽约萨马蔻蒂俱乐部雕塑杰出奖,入选最顶尖艺术赛事2019国际具象艺术大赛、美国第105届艺术家联合会大赛、英国皇家伯明翰2019年大赛等。他的作品《逍遥》被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收藏,他的普密蓬国王雕像以国礼赠予泰国皇室……

  然而,对于这些荣誉,董阳显出异于常人的冷静,这份笃定淡然,并不是艺术家对自我内心以外的世界冷漠,也不是刻意与荣誉保持距离,而是,他对雕塑的专注,超过任何事情。在稍显浮躁的时代,董阳选择冷静做自己——他总能全身心投入,享受独自沉浸于创作的状态;他总是随和、寡言,却在介绍作品时风趣幽默、侃侃而谈。

  “我觉得这是命中注定。”董阳说,“每天只要有一碗面,我就可以做雕塑,一直做下去。”

  从小,董阳就对艺术展现出独特天赋。当别的小男孩在外玩耍时,董阳却喜欢在家中欣赏祖辈留下来的西洋雕塑、古董照片,用橡皮泥仿做一些小玩意儿。那时,他还表现出对动物的深深迷恋,尤其喜欢马、狗、狮子、老虎等这些动物。后来,董阳到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跟随时任雕塑院院长钱绍武先生学习和工作了8年,动物逐渐成为他表达情绪的一种载体与创作语言。他的雕塑塑造的形态往往定格在意念之中最隽永的时间与空间的刹那,没有过多修饰,明朗纯粹,常吸引观者在不知不觉中凝视与深思。

  “用人表达人的思维、情绪和品质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局限性,反倒是用动物、植物和山水等呈现人的品质,能让观者更直观感受到其中的共性。”董阳说。在他看来,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郑板桥画竹、张大千画山水,都不是为了画而画,而是为了更精准地关乎人的表达。

  30多年雕塑生涯,董阳独立或合作完成了200多件风格各异的作品,以学院派具象雕塑技法为艺术支撑,自由地游走于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巧妙而富有创意的融合,突显了他独特的雕塑风格,并得到业界高度肯定。

  钱绍武对董阳就有很高评价,曾赠字“守独悟同,别微见显;辞高居下,置易就难”,这16字原为晚清名臣、两朝帝师翁同龢的联文,钱老借以鼓励董阳,“你是干这行的材料,朝着这个方向走吧。走运的话,你会走出来的。”

  几十年来,专注、自律的董阳,秉承钱老厚望,探索出独具个性的国际化创作风格,在“超脱于写实,塑造于形意之间”的创作路上越走越远。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杨红柳[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7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7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