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贸圣佳2019夏拍推蔡哲夫、谈月色绘画作品专题

2019-08-08 10:17:38 未知

中贸圣佳2019夏拍“佳宴——中国书画及古代艺术珍品夜场

8月16日 (周五) 20:30  B厅

北京千禧大酒店 二层

蔡哲夫,原名有守,字成城,常署名寒琼,广东顺德龙江乡人。早年入南社,曾主编《天荒杂志》、《国粹学报》,刊辑《风雨楼丛书》,参与国学保存会、国学商兑会、蜜蜂画社等。郑逸梅的《南社丛刊》中记载:他的名字取《诗经》“哲夫成城”之意,妻张氏,又取《诗经》“哲妇倾城”,而称张倾城。后他又续娶谈溶溶,以玉鸳鸯盛诸珊瑚盒中作为文定,取晏殊诗“梨花院落溶溶月”,称谈月色。

谈月色是原本在广州檀度庵内的清素女尼,隐在时光深处,青灯古佛,或抄写经文,或清画墨梅,心如古井。直到三十之年,她遇到了偶涉檀度庵的南社名士蔡哲夫。还俗后的谈月色,从此半夜梅花入梦香,与蔡哲夫小饮雅集,登高作赋,风雅同调,沉浸于书函、篆刻、博物、碑版之中,自觉不自觉地描画着“赵李情缘”的雅致旧梦。“汉玉鸳鸯池馆”是谈月色的斋号之一,是纪念蔡哲夫送给她的聘礼——一对盛在珊瑚盒中的汉玉鸳鸯,亦是怀念当年的梅痕叶影。

x4FFlKvWceHz3MPB3iqlscI6lUzDsgQmMIQhHfBL.jpg

Lot 829 蔡哲夫 写生博物志册

册页(八开)   水墨绢本

出版:

1.《国粹学报》第66期,铜鼓蕈、烛台蕈、铠甲茵、绿毛中馗(图),蔡有守(蔡守),上海国学保存会,1910年5月28日。

2.《梦里不知身是客》第90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说明:宋玉麐题签条。

20×29cm×8

《国粹学报》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术性刊物。于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日(1905年)创刊,在上海出版。由邓实、黄节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国学保存会”,并规定《国粹学报》为机关刊物。时任编辑有邓实、章炳麟、刘师培等,由邓实任总纂。该刊声称以"发明国字,保存国粹"为宗旨,用文言文撰写稿件。主要栏目始有社论、政篇、史篇、文篇等,后陆续增设博物篇、学术篇、藏书志等栏。报刊共出八十二期,最后一期为宣统三年七月二十日(1911年9月12日)出版的第82期,连续刊行七年,从未间断。停刊之后,改名《古学汇刊》,另行出版。在当时的民国社会,《国学粹报》以其强大的学术内核,和多样的专栏内容,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在1907年的《国粹学报》上刊登了这样一条启事:

“本报今年添入博物、美术二门,其中插入图画,皆是精细美丽之品,古色幽光,至可宝贵。所镂电气铜版,惟妙惟肖,纤毫毕现,更加以顶上腊白光纸,印刷精美。明知所费甚重,并不加价,惟期报之内容,常有异彩特色,以贡献读者诸君,庶使吾神州光烈永永不坠,则本报之私愿耳。从今年起,每期插入画像图画,必在四张以上,待经费充足,再为增广,伏希鉴察焉。”——《国粹学报》第29期(1907年5月)。

1MtEkSioy3dZJ5J18zMO3DfkT3uAIVkpnGOxVqSn.jpg

6UFsFTNJSR3V66hF6RV8xMdthMQQNdtrRlDgrHuQ.jpg

▲Lot 829 局部图

当时,蔡哲夫主要负责《国粹学报》的图画工作,为博物志提供绘画,同时又为黄节编撰的《广东乡土格致教科书》绘画插图。蔡哲夫在报刊上的图画工作是民国时期博物学科发端的一个重要标志。此册《写生博物志册》即是蔡哲夫为《国粹学报》博物一栏所绘图画的定稿,其中"栭四种"刊于《国粹学报》1901年第6卷第3期、"铠甲菌、绿毛中馗"和"铜鼓蕈、烛台蕈"刊于第6卷第4期、"蘧蔬两种"第6卷第5期、"蛾眉草"、"芥兰"刊于第6卷第6期,从时间上看,这一批作品均绘制于1901年同一时期,并陆续刊登在报纸上。

Ghu96eeoRrjOzIBECxkBYnG5Ntt79FWc32DOtB9F.jpg

7dF8Nbmg61GWrFrDBRzhw22JWkd5u9xXU86yMWDx.jpg

▲Lot 829 局部图

例如,在“麻蓲”一帧上,落款为:“哲道人抄生”。不言而喻,"抄生"就是写生。蔡哲夫的绘画虽然未有提到确切的师承或是学习过程,但从他的治学经历可以大致推断出,杰出的旧学功底和其开阔的知识体系是蔡哲夫绘画的"心法"。这些作品刊登之后旁边都印有题记,如"芥兰"一帧,旁边的题记中说道:

Rj8Cgp4vBo6AiraRSYDEKrtcRm4qbZaD10EFG8iO.jpg

ZF2870sZbKX56C5fWWr7oRibfpotZJQejcNvwPHh.jpg

▲Lot 829 局部图

芥兰亦芥之一种,《蔬谱》云:芥心嫩苔谓之芥蓝。非也。以其叶蓝色,故亦名芥蓝耳。又《岭南杂记》、《粤东笔记》均谓其叶有铅不明物质,尤为可弞。芥兰以吾乡为特美,余足迹遍布南北,蔬食未有如此甘膬者。昔年客首善,尝有忆芥兰诗,诗曰:张翰秋风思莼菜,蔡守冬寒忆芥兰。家园篱落凝霜天,芥兰茁茁翠甲攅。十换曾青□不如,耐寒晓起凭栏看。黄连(地名)泥炉石湾钵,侍儿手摘饷晨餐。甘脆别具菜根香,斯时佳味正登盘。天涯遥忆空流涎,家园奈隔关山难。龙江蔡守并记于镜斋。时商横淹茂荷花生日也。

XGLv7dJPuKuTedFh5sdA9ZzzG6meXinIUqDGZTN3.jpg

m3jw33sw8YwJnAxa4axvrSSjI01r9PrYeBTj1KA7.jpg

▲Lot 829 局部图

这些内容,首先包含了蔡哲夫本身对植物形态的基本观察、描述,然后通过绘画的形式准确表达出来,再用征引古典文献及古典诗歌的形式加以阐释。又如"蛾眉草"一帧,下附张倾城化用古人辞句而成的一首题诗:"洒洒端宜公子买(司空图诗尽输公子买蛾眉),娟娟不惹衔姬愁(鲍照诗娟娟似蛾眉)。"最后通过繁缛的太岁纪年法进行记年,这一切都是饱含着传统文人的情节在其中。可以说,蔡哲夫为《国粹学报》绘制的博物志图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的一个缩影,但真正能从中受益的还属那些有着旧学基础、谙熟古典文献的传统文化阶层,而远非当时的普罗大众。

b0zkhBNt7TJ5Sei91LF3EjTCfhZu9xhvx7LAWcqV.jpg

s7GSOoKL5GuLfIEElB9mpxQLynwx1YBon3qqDTxv.jpg

▲Lot 829 出版物

5budE4qvZYijTs7FTPlT4XT8t7hqGo0VygDhW1pU.jpg

Lot 830 谈月色 仿顾莼、汤贻汾墨梅四屏

立轴 水墨纸本

出版:《梦里不知身是客》第100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

144×38cm×4

谈月色擅画梅,后经过蔡守拜黄宾虹为老师,学习书画篆刻,但从谈月色现存的作品来看,谈氏所受宾虹老人的风格影响并不深远。谈月色早年为檀度庵比丘尼文信的再传弟子,法名悟定,文信比丘尼的生平,在当时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出家为尼后,“仍工书史,略解诗词”,同时长于丹青,“三十后即闭关,不复为文字,犹时以画自遣…顾秘不示人”,这样孤傲的性格,致使她的作品较少流传。文信尼为己写照的传统绘画,是谈月色绘画的主要师承。《河北第一博物院半月刊》1933年第44期,有谈月色赠比丘尼文信刻竹臂阁拓本,臂搁上绘有一枝梅花,错落有致,用笔萧疏,与谈月色生平所作的梅花如出一辙。

5VkBJRpZwy2l3VyfaSw1BYscxQSLDJGvgKXhDN57.jpg

▲蔡哲夫 谈月色夫妇三十年代合影

谈月色享有“梅王”的声誉,《仿顾莼 汤贻汾墨梅四屏》是谈月色中年拟古的精品,敷墨灵动,用笔轻快。在落款中点明了这是模仿顾莼(南雅)、汤贻汾(琴隐)的再创作,并记录了与岭南画派巨擘高剑父交往的痕迹。梅是清简沉着之物,开在寺庵,最是宜人不过。或许因檀度庵的梅花开得特别好,谈月色尤喜画梅。在檀度庵时,便以“画梅尼”自称。她早年曾多次奔赴各处梅地,广州萝峰寺、六榕寺,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一带赏梅入画。谈月色笔下的墨梅,真正是盘龙古香,冰霜国色,有杨无咎的梅痕月影,有林逋的暗香疏影。

LpKyY1WYflAf7AZv25a8oiX0wpBHxF6qCpjvyyUZ.jpg

▲南社首次雅集 (右起前排:赵厚生、柳亚子、蔡哲夫、俞剑华,后排:胡栗长、黄宾虹、诸贞壮、朱少屏、庞树柏、张采甄、林秋叶、景秋陆、朱梁任、冯心侠、陈去病、陈陶遗、张季龙(林立山沈道非后至未摄)

南社在广东的分社,时人称之“粤社”,社友一度达两百余人,当时常在广州的六榕寺举行雅集,“蔡哲夫画石,谈月色画梅,陆更存画兰,张诸壁间,以资点缀”,聚会上各社友往往分韵作诗,纵情笔墨。蔡哲夫和谈月色是当时有名的鸳鸯侣,时人常以赵明诚、李清照比之,一时风流蕴藉,从这两件作品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陈小利[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