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述·潘行健丨一支有情的画笔,刻录珠三角数十年变迁

2019-08-08 15:39:23 杨逸 徐佩雯 

​  “从我家里、画室移到美院的美术馆,也不过是一墙之隔,这些画还像是在我身边,这种感觉特别舒服。”

  “我的作品都是学院给予我的,没有美院就没有我的人生,也没有我的艺术。我觉得最后还应该回报给母校,这是它最好的归宿。”

  ——潘行健如此回答他把400幅作品捐赠给母校广州美术学院的原因。

  日前,“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幕。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潘行健将自己创作的版画、速写、版画原版木板等共计400件作品捐赠给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为母校建校65周年、版画系建系60周年奉上一份“最好的答谢礼”。

  潘行健是广州美术学院首届附中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首届版画系本科毕业生、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第一位留校任教的老师、广州美术学院第一位版画专业背景的副院长。这四个“第一”,让潘行健的作品与广州美术学院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数十年来,潘行健执一支有情的画笔,孜孜不倦地表现珠三角的社会变迁。农村、工厂、渔港、矿区、部队、少数民族生活……潘行健的早期作品多以社会建设生活场景和人物为描绘对象,不少表现渔家生活的版画更是具有一种“南方调性”。

  《椰林深处》,潘行健本科毕业作品,创作于1962年

  改革开放后,孩童、水乡、山城等新的题材进入潘行健的创作中。上世纪90年代起,“土地”和“立交”成为他反复研磨的两大主题——“土地”表现背着犁头的农民背影,隐喻改革开放大地上的“民族脊梁”,“立交”则是现代城市生活的典型象征。

  本次展览中数量庞大的速写也是潘行健创作的重要部分。潘行健在速写中寄寓了很深的情感,认为速写是训练观察事物的重要方法,它调动“心手眼”捕捉事物,凝聚了丰富的生活体验和与广大社会人群的互动,创作过程富有温度和情感,是摄像等其它手段不能替代的。

  展览前,南方+和潘行健进行了深入交流,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位用画笔记录时代变迁的艺术家讲述自己的艺术人生。

  小南:这次您向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捐赠了400件原作。这次捐赠的初衷是什么?

  潘行健:我捐赠作品实际上也考虑了一段时间,最后下定决心,不是因为觉得我的作品水平和质量有多高,而是考虑到自己特殊经历,这些作品能够成为广州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整个发展历程的见证。我的作品都是学院给予我的,我觉得最后还应该回报给母校,这是它最好的归宿。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对广美版画专业的教学和创作起到一定作用。

  小南:您觉得自己不同阶段的创作分别有什么特色?

  潘行健:我的作品分三个阶段。第一段是从进入版画专业一年级,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前的作品,叫做“启程”,主要是我学习阶段的作品。第二个阶段是复校后到上世纪末,叫做“深化”。进入21世纪以后,我继续对城市的关注,又探索一些新的语言,我叫它“拓展”。

  这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一条贯穿的脉络,就是现实主义。我做学生的年代,现实主义是最重要的创作方法与指导思想。随着文艺创作逐渐活跃的氛围,我感受到新的创作可能性,就把起步期继承的创作技法、观念进一步深化,创造了一批反映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包括农村和城市的各种题材。

  小南:“立交”是您上世纪90年代至今持续创作的主题,这个题材为何吸引您的关注?

  潘行健: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我感受到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我觉得艺术应该关注整个国家的变化,就把关注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以“立交”这一载体表现我对城市进程的感受。我对立交的最初印象是一种“体量很大”“黑压压的”的工业建筑,所以最开始的创作中用了大黑块、阴刻线。

  后来我的观察更深入了,发现立交也象征城市的发展和现代生活中人的生存状态,不断变换结构和线条的组合,渐渐在画面中加入风筝、飞鸟等元素,让画面更加感性,更有温度和人文气息。

  《立交·流畅》2002年

  《立交·空间》2008年

  《立交·初阳》2012年

  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我的观念也发生改变,立交的系列也跟着不断地发展、变化、探寻、试验。

  《立交·残阳》2012年

  这一系列“立交”作品也跟我过去的作品很不一样,在语言、技法、观念、思想上变化都很大,这也是我始料不及的。这也许是时代和社会的变化给予我的,并不是刻意地想变化,而是置身其中,随着感受发展产生创造上的变化。

  在“深化”期,我还是把感受到的东西经过典型化处理,直接变成作品上的图像。但是“立交”系列作品,我感受到的东西不一定直接变为画面图像,而是变成了象征性更强的东西出现在画面上。

  小南:本次展出了很多您之前的较少露面的速写作品。能否分享一下您对于速写的看法?

  潘行健:对我来说,速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它把我跟生活联系起来,我还想不到有第二种手段能够代替它。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速写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是为创作服务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在实践这个观念,但我现在慢慢觉得速写、写生也可以是目的,写生也可以直接变成创作。关键在于对写生的对象的感受深浅,有没有主观的意图乃至依恋,赋予了写生对象赋予了什么样的精神内涵。

  我的速写中部分带有我主观的感受,我主动地去选择和寻找速写对象。带着对生活客体的主观感受的速写也可能成为目的,有独立的创作意义,这是我最近想到的。

  《下网》1960年

  《悄悄话》1963年

  小南:您对接下来的创作有何计划?

  潘行健:下一步将继续致力于创作“立交”系列,因为“立交”反映了我对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感悟,城市现代化进程不断触动我,我就不断创作。城市化的进程不会停止,我的感悟也不会停,我会将它继续体现在版画创作里。这个过程会伴随着观念、语言、技法的变化,至于变成怎么样,我现在真的不知道。跟着感受走,走到哪里就是哪里,我觉得这是最好的状态。但是我可以说,只要我拿得起刀,刻得起木版,我的创作就不会停止。

  小南:您对年轻人的艺术创作和版画的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潘行健:现在的年轻人跟生活、社会、时代的关系,与我们跟生活、社会、时代的关系不一样,他们面对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观念。我不能代替年轻人去生活和感受,他们有他们的选择和思考。我觉得这些选择和思考都是可以被鼓励的。

  跟油画相比,版画的社会基础弱一些,但现在已经涌现了大批的爱好者群体和专业人才,力量越来越强。我相信版画肯定会越来越好,面貌越来越新,在反映、见证我们这个时代上起到重要作用。我也愿意为此跟年轻人一起努力,一起往前走。

  【展览信息】

  “行健——潘行健艺术研究暨捐赠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年11月16-2018年12月6日

  9时-17时(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撰文】杨逸 徐佩雯

  【视频】李细华 实习生 王俊涛 赵怡婷

  【图片】由受访者及主办方提供

  【编辑】梁燕

  【作者】杨逸 徐佩雯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南方艺见

(责任编辑:张鑫[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