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视频】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专题展在北京画院开幕
2019-09-03 13:47:28 未知
藏品来自北京画院、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湘潭市齐白石纪念馆、荣宝斋共12家文博机构。展览分布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全部四层展厅。
为了配合本次展览活动,北京画院美术馆专门设计一套“齐白石人物”的趣味表情包于今日同期上架,公众可免费下载使用。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表情包再现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也让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齐白石所绘人物之妙。
整个展览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美术馆四层8张相同构图《老当益壮》作品的共同亮相。齐白石算得上是一位长寿的画家,这一题材的绘画能够呈现出白石老人八十岁之后对于自己身体的期望。
这一系列展出的第一幅画,就是出生于1864年1月1日的的白石老人在1946年1月1日元旦那日,也就是其86岁生辰当天,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8幅《老当益壮》构图相同,白胡子白眉老头是齐白石的自画像,手持拐杖,挺直腰板,一副“英雄”样,轻松又自信,充满活力和情趣。题跋中多是“一挥而就”而成,呈现老人内心不服老的积极向上。晚年齐白石的绘画里,经常以白眉白须的老人表现自己的内心,不图形似而求神似,“我写我心”。
《老当益壮》齐白石 无年款 91×48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展览现场同样展出了10余幅“铁拐李”的题材,并且是将手稿与作品同时展出,在“少时粉本老犹存”为板块主题之下,展览呈现了齐白石对于同一件铁拐李作品素材的摸索与尝试,并与最终成稿同时展出。表达了齐白石人物画“寥寥数笔,一挥而就”的人物画,并不是随意涂抹,而是每一笔如何落笔都有其理由与讲究。
《为厂肆画窗人物稿之三》 齐白石 1927年 69×44cm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李铁拐》 齐白石 无年款 133.5×33.5cm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铁拐李是白石老人最喜爱的人物题材之一。对于这位精通药理的八仙之首铁拐李,齐白石总是依照民间传说塑造不同的铁拐李形象:垢面蓬头、手执铁拐,肩串葫芦,亦丐亦仙。但不同姿神配上不同题跋的铁拐李,总能表达不尽相同的寓意。
早年画铁拐李多持杖站立,齐白石总是夸张强调他“拐”的特征,颇具天真之趣;晚年所画,则多坐姿,有的背着葫芦,有的抱着葫芦,多蓬头垢面,少了几分天真,多出几分世故的苍老,着重刻画的是人物亦丐亦仙的特征。在铁拐李题材的人物画里,齐白石总是题跋几句打油诗,或是对世态的揶揄和嘲讽,或是让人看了会心一笑,有时候则是令人深省,以此喻事喻理。比如在1955年的一幅铁拐李画像里,齐白石题款“抛却葫芦与铁拐,人间谁信是神仙”,意思是如果他不是拄着拐杖,拿着葫芦,谁还知道他是一个神仙呢?说世人多只看外表,而少能追究本质。
展览第一部分以“美人”“神仙”“写真”“婴戏”为关键词,展出了齐白石早年的传统人物画,早年的齐白石为了养家糊口,为乡邻们画写真像,同时还擅画仕女,因此在湘潭当地赢得了“齐美人”的称号。
《西施浣纱图》 齐白石 约1893年 90×33cm 纸本设色 首都博物馆藏
《抱琴仕女图》 齐白石 约1910—1916年 131×41cm 纸本设色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黎夫人像》 齐白石 约1895年 129×69cm 纸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馆藏
这一部分汇聚了诸如《西施浣纱图》、《黛玉葬花图》、《麻姑进酿图》等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观众可以从精细的作品中看到齐白石早年扎实的人物画造型功底。
展览第二部分则展出了齐白石从北上北漂到衰年变法的过程,这一时期,齐白石人物画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早期的工细写实转向简率粗放,常以寥寥数笔便表现人物神情的微妙变化。描写对象也已摆脱了早年“齐美人”的范畴,开拓出许多新的人物画题材,如齐白石仿效前人将自己与门人雪庵,以及友人冯臼庵并称为“西城三怪”,所作的《西城三怪图》。
《罗汉图册》 齐白石 无年款 33×26.5×4 纸本墨笔 湖南省博物馆藏
《上学图》 轴 纸本设色 34.5×25.0cm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上学图图稿
此外,民间喜闻乐见的不倒翁、钟进士、李铁拐等常常出现在画面里。在齐白石的笔下,这些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庄重威严的形象,而是样貌丑怪、心地善良,他们或是风趣幽默、或是辛辣讽刺,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气息和浓浓的人文关怀。
从湘潭出走与“五出五归”之后,齐白石的视野开始从关注湖南本土艺术风格,转向对八大山人、金农等文人风格的关注,其个人在绘画的创作也开始出现了文人气息。
展览最后一部分则展出了齐白石晚年的人物创作。人到暮年之后,齐白石更喜欢在人物画里倾注自己的情感,其晚年的作品无论在用笔还是题跋上都反映了其个人内心。包括《老当益壮》《也应歇歇》等题材。
《不倒翁》 齐白石 1953年 119×41.4cm 纸本设色 中国美术馆藏
这些自画像题材,大多特别符合齐白石“寥寥数笔,一挥而就”的人物画风格。但是吴洪亮介绍,虽然看似简约,其实齐白石的人物画并不简单,在北京画院收藏的齐白石画作中有一大批数量可观人物画稿,从早年勾摹前人作品的粉本,到中年源于生活的写生,再到晚年的“自家造稿”,这些画稿里有许多反复涂抹、修改的痕迹,以及齐白石在创作中详尽的画法批注,真实记录下齐白石人物画反复推敲的创作过程。
北京画院此次“越无人识越安闲——齐白石笔下的人物神情之二”,是一次难得的全面了解齐白石的人物画的机会,来自12家机构的齐白石人物画组成“超强阵容”,共同演绎齐白石笔下精彩的人物神情。
(责任编辑:蔡春伟)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