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博朗设计中国首度全面展示
2019-10-29 18:07:49 未知
“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1951-1967”展厅现场
第二现代性的颜值:博朗设计1951-1967展览时间:2019年10月29日- 2020年1月29日特展门票:60元展览地址: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7、8、9号展厅
20世纪初,德国轻工业在英法等现代观念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在欧洲,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像德国那样,激进地争论着工业与艺术的问题。1907年,德意志制造联盟(Der Deutsche Werkbund)的成立,促进了艺术、工业及手工艺之间的联合。设计师、工程师与建筑师在工业领域中致力于艺术与技术的整体推进,通力合作、交叉互补并达成共同的意识。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德国及在战后国家经济重振时期,都具有前瞻性和推动力。1919年包豪斯的诞生及1925年至1930年在莱茵地区推行的“新法兰克福”城市建设运动对博朗设计的产生有着巨大的影响。
Cecil F.S. Newman Blumenstraße, 1946 Stiftung Stadtmuseum Berlin塞西尔·F·S·纽曼,“Blumen街”,1946年 柏林博物馆基金会©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 Werkbund Archive – Museum of Things Berlin
"Besser leben – schöner wohnen", 1954Buch zur Ausstellung Besser leben – schöner wohnen! Berlin (Ost) 19531953年“更好的生活—更美的住房!”展览出版物,1954年东柏林出版©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 Werkbund Archive – Museum of Things Berlin
Georg A. Neidenberger Grafik aus Broschüre zur Internationalen Bauausstellung Berlin 1957乔治·A·奈登贝格,1957年柏林国际建筑展宣传册页©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 Werkbund Archive – Museum of Things Berlin
半个多世纪以来,博朗(Braun)以现代设计思想为主导,因其产品功能优质、品质卓越,生产领域涉及个人护理、食品加工、视听等,从而成为战后“德国经济奇迹”期间对社会作出独特贡献的企业。1951年-1967年期间,博朗设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与巨大成功,其产品“以人为本”的功能与外观“纯粹到极致”的创新统一,主要归因于企业家、工程师和乌尔姆设计学院(1953-1968)以及众多设计师在不同领域所做出的努力。博朗设计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学思想及系统方法的现实呈现,两者的成功合作确立了工业设计在德国的地位。代表了第二现代性“颜值”的博朗设计— 依据马克斯•比尔(Max Bill)“好的造型”要求,倡导一种永恒的设计:通过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上的有效设计,创造出超越时代精神的事物,为现代设计提供了美学准则。
Werbung für Radios, Braun 1950 博朗收音机广告,1950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S 50 Standard, 1951 S50剃须刀样品,1951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Werbung für Braun Radios, 1950 博朗收音机广告,1950
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版权属于博朗公司 宝洁/克朗伯格博朗藏馆
Hans Gugelot, Plattenspieler G 12, 1955汉斯·古格洛特,唱片机G12,1955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Hans Gugelot,Radio G 11, 1955 汉斯·古格洛特,收音机G11,1955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这次展览,是博朗设计在中国的首次全面展示。意在通过追溯影响博朗设计发展至关重要的起源与根基;介绍其作为战后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第二现代性)典范的发展历程;展示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期间最具代表性的产品设计及设计方法;以此探讨博朗设计理念及乌尔姆教学模式对未来可持续设计的影响的可能性。
Hans Gugelot,Fernsehapparat FS-G, 1954/55汉斯·古格洛特电视FS-G,1954/55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Hans Gugelot, Kombination von G 11, G 12 und FS-G, 1955汉斯·古格洛特,G11,G12与FS-G的组合,1955 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Wilhelm Wagenfeld,Fritz Eichler, Hans Gugelot, Dieter Rams,Radio-Phonogeraet SK 4,1955
威廉·华根菲尔德 ,弗里茨·艾希勒,汉斯·古格洛特,迪特·拉姆斯,收音-留声机 SK4,1955
©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 Werkbund Archive – Museum of Things Berlin
本展览分为七个板块,以期用客观的陈述、系统的分析、多元的展示、理性的为观众呈现:
博朗设计的起源与传承2. 博朗设计与乌尔姆模式3. 企业的社会责任4. 经典产品的聚焦5. 博朗设计的缔造者6. 博朗设计对后世的影响7. 影片“博朗设计故事”
Hans Gugelot und die Mitarbeiter seiner Entwicklungsgruppe, um 1960.
汉斯·古格洛特与他的博朗产品设计团队,约1960年
© HfG-Archiv/Museum Ulm/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乌尔姆博物馆
Konvent der HfG in der Bibliothek. Am Kopfende links: Max Bill在乌尔姆设计学院图书馆教师会议,前左边处:马克斯·比尔© HfG-Archiv/Museum Ulm/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乌尔姆博物馆
Wilhelm Wagenfeld, Radio-Phono-Kombination Braun „Combi“. Hersteller: Braun 1955. 威廉·华根菲尔德,电唱收⾳音机组合“combi”,1955年博朗⽣生产© Marlene Schnelle-Schneyder马琳·施内尔-施尼德
Display-System für Schaufensterwerbung / 橱窗展示系统(Otl Aicher und Hans G. Conrad, 1958 / 奥托·艾舍 和 汉斯·康尔特, 1958年)
本次策展所挑选的展品含有其自身历史、社会和个性特征,述说着设计师的思虑、工程师的酝酿、销售者的谋略。它们保留着物品自身原有的直接性和存在性,依照黑格尔的物品“扬弃”概念,不再作为日用品而是以学术研究为出发点,存在于一种“总体的直觉”中。在这个升高的瞭望台上,这些物件向观众诉说着历史,与观者产生共鸣,进而鼓励他们找寻到新的想法。很多时候,这些想法超越了颜值的本身,证明着塑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限可能。
HF 1 电视机,1958 The television set HF 1 ,1958赫伯特·希尔舍 Herbert Hirche©️柏林德
The television set HF 1,Herbert Hirche 1958 HF 1 电视机 草图,赫伯特·希尔舍 1958©️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 Werkbund Archive – Museum of Things Berlin
Braun Ausstellungsstand von Otl Aicher und Hans G. Conrad auf der Internationalen Funkausstellung (IFA), Düsseldorf,19551955年杜塞尔多夫国际无线电博览会(IFA)博朗展台,奥托·艾舍和汉斯·G·康拉德设计
所展出的约130件展品和近百件文献, 除少数展品和文献由德国博朗档案馆、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及私人收藏提供外,其余均选自维尔纳•艾特(Werner Ettel)先生在柏林的博朗设计收藏系列。艾特先生毕业于柏林艺术大学,从事艺术教育工作,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系统、规模地收藏博朗1950年以来的产品及文献,以此为基础在柏林成立了艾特博朗收藏-设计博物馆。该馆自2000年起向公众开放,归属于柏林博物馆协会。艾特先生通过他的收藏、整理、研究、展示,目的和宗旨是向公众提供一个专业的研究和交流平台,并于2011年组织建立了博朗设计爱好者协会。今天,他的私人收藏已成为博朗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Braun Produkte-Programm 1968 博朗1968年产品系列
Copyright BRAUN P&G/BraunSammlung Kronberg
主 办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协 办 柏林维尔纳•艾特设计博物馆
支 持
德国博朗档案馆(Kronberg)
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 物博物馆(Berlin)
乌尔姆设计学院档案馆/乌尔姆博物馆(Ulm)
Jo Klatt 出版社(Hamburg)
古格洛特设计事务所(Hamburg)
威廉•华根菲尔德基金会(Bremen)
Artur Braun私人档案馆(Kronberg)
歌德学院(中国)
特别感谢 Special thanks
Dr. Nicola von Albrecht, Zürich
Dr. Thomas Braun, Kronberg
Thomas Guttandin, Kronberg
Herbert Lindinger, Hannover
Dr. Marlene Schnelle-Schneyder, Berlin
Dr. René Spitz, Köln
Christiane Wachsmann, Ulm
Elisabeth Wigand, Hamburg
Reinhold Weiss, USA
Enjoyspace, China
Gallery sohe,China
总策划 许 江 杭 间
学术主持 袁由敏
策展人 吴 霜
联合策展 Prof. Dr. Michael Fehr (柏林德意志制造联盟档案馆/物博物馆馆长)
展览顾问 Hartmut Jatzke-Wigand ( Design + Design 杂志主编)
项目管理 胡 佳 高 原
展览出版 王 洋
公共教育 刘一蓝
藏品管理 高米叶
展览行政协调 王剑红 王 娜 马 颖
志愿者 范影青 沈小琛 马 俍 孙 旭 龙 芮 王金扬 沈佳琪 卢 意 唐 暄
展陈设计 米格建筑
视觉设计 袁由敏 陈 铮 栾嘉辉
作品安装 杭州迷墙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展览工程及制作 杭州皓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展品运输 浙江华宸设备进出口有限公司
开馆时间 星期二-星期日 上午:9:30-16:30 (16:00停止入馆)
地点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小帖士:团队参观需要提前7个工作日进行预约,团队需要向保卫门岗出示单位介绍信进校,个人进校参观博物馆请带身份证件,在保卫门岗刷证件进学校,感谢观众们的理解与配合!
(本图文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邹萍)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