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闫旖田:地缘振动——两件在地艺术作品

2019-11-01 22:21:50 未知

问:作为主要接受西方艺术教育和训练的艺术家,东方文化是如何开始介入你的艺术实践?例如你2017年在日本香川县东香川市引田创作的“共振99:景观中(Resonance99:In a Landscape)”在地装置项目,其中这种介入尤为突出。

kY0LcJ0nVWEgx6iZTAZyWecE8bSp3lI1KGQIrRXq.png

Resonance99: In a Landscape全景,Yitian Yan,2017, 混合媒介装置、声音、行为表演。图片来源:Yitian Yan

答:Resonance99的装置是就一座废弃造船涂料厂的周边地理和建筑形态创作而成。船厂位于引田的近海港口,名为风之港。建筑主体由两座尖顶形态合并而成,两面大门朝海,由于场地废弃的关系很少启用、锈迹斑驳。港口比船厂稍宽,只有零星几艘小船总是停泊着,主要的交通往来是船厂门口公路上偶尔驶过的车辆。我在周边行走和观察、倾听这座建筑,总是听到风的声音。海风,车速的风;曾经的船舶被移动出舱时缓慢的风;人的移动也产生风。

这空旷的景象正如约翰·凯奇(John Cage)1948年的作品“景观中(In a Landscape)”。音阶细微延展流淌,创作于约翰凯奇受到印度哲学与禅宗(铃木大拙)影响的时期。我从这一系列声音艺术、先锋艺术的视角重新开始接触禅宗等东方哲学,结合自身的文化历史与经验,把“景观中”重新混音作为船厂中的声音装置,同时把这座废弃船厂的门变成镜子。镀铝膜作为一层新的皮肤被点对点固定在门上,门又成为风演奏的乐器。风在银色的皮肤与生锈的大门之间穿行,张力使薄膜振动发声、持续变化声音的质地以及反射出的海港景观。

问:为什么想到把门变成乐器?

6Seze4KvMncVwK0LzjQoVt5dtALB8vC9F28gyR6Q.png

Resonance99: In a Landscape局部,Yitian Yan,2017, 混合媒介装置、声音、行为表演。图片来源:Yitian Yan

“In a Landscape Remix in Hiketa”: https://soundcloud.com/tenyan/in-a-landscape1948-remix-in-hiketa

答: 1960年代,多家重工企业进驻引田所在的香川县,工业得以迅速在周边区域发展起来,香川县也由农业县变为工业县,多处填海造地设置工业区。船厂大概是在那个时期开始繁忙运作,船厂的门像是它贸易开放和资本流通的象征,锈迹反映它运作的历史。如果我得以造访繁忙运作时期的船厂,大概很难留意到风的声音吧。通过在废弃船厂创作这件演奏风的乐器,我希望将流动的交通转化为踏实可感的振动,给驻足观看的行人提供映照海景的头脑空间。

问:在这里,声音和建筑通过你的装置作品实现了特定关联。你今年在纽约下东区克莱门特中心的另一件在地装置作品“1110”中也使用了声音表演作为媒介。你如何理解建筑、声音和装置之间的相互关系?

yQEHUOFAokv0vlosloiVB8WptYWMWi0g5Wj6bWmc.png

Drips,Yitian Yan,2019, 装置、声音表演。图片来源:Yitian Yan

答:1110的作品主体包括一张建筑外柱形结构的照片、悬挂照片与之相互依存的一弦乐器、一件垂直不锈钢链条装置、一座几乎与天花板等高的不锈钢塔、以及分布在空间不同高度的声音-振动转化装置组合而成。在我与王既寻的合作演出中,除了装置激活,也引入了实际乐器电吉他和便携音箱。

克莱门特中心在19世纪末的前身为160号公立学校,结构上保留了出于学校环境、集体空间安全考虑的建筑语言:铸铁大门、天花板统一安装的不锈钢架构、贯穿支持整栋楼的铸铁立柱。我在装置作品中讨论了垂直结构与所在空间独立和依存的关系,探索金属材料在建筑中保护公共安全、和作为个人生活物件的结构呈现方式。

在表演中,我想象了由细微振动、可感振动、转化为电信号以后的振动、外部道路振动等等,共同产生的数个叙事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外延。声音能被感知来源于振动。吉他是典型的共振乐器,建筑中却时常需要考虑如何减少共振对材料和结构的影响。当扩音器与作为建筑材料的钢铁连结,人对振动需要和恐惧的心理冲突在乐器和建筑两种结构中显现,叙事空间也由此生成。

问:人能够听见声音是由于物件和耳膜的振动。通电设备和文化机构放大振动,更大规模的观众得以接收到更小的声音。你的艺术实践是如何参与这一扩音流程?

NF3faPuOdgPuDpnB2OIVRqsySKSyHVBwIY32LQx8.png

If I had an Announcement to Make It Would Be Weightless,Yitian Yan,2019, 装置、声音、行为表演。图片来源:Yitian Yan

答:扩音是由小到大的过程,消音是由大到小。声音的自然状态就是起伏的波形,我倾听空间的振动时,是在关注扩音与消音此起彼伏的流程。在日常生活中,似乎寂静比喧闹更难令人忍受。人通过各种方式避免直接面临寂静:背景音乐、耳机、交通工具的马达。伴随冰箱、移动设备、电线电流等细小声音的环境已经可以称之为静。甚至有时候,人们播放电子合成的噪音和不知从哪个时空收集而来的海浪声,帮助自己进入睡眠——另一种寂静。

当扩音设备静止,人的听觉和肌肉系统依然保留对设备放大振动的反馈记忆。这时,面对同样的材料,人倾听的已不再是机械运动的模式,而是神经和肌肉的听觉惯性;是想象物理振动的波形被逐渐拉长,从一秒变成一年。我想象自己使用听觉感受这延长的振动——延时,深化。遵循相似的体验,我在演出中的声音输出是细微地激活“静止”或者说处于更细微动态中的功能性线条和材料,和观众共同倾听。

问:你所提到的这种具有普适性的振动概念,不同的地缘条件是否对它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地艺术作为对特定场域进行的创作形式,对你有什么特殊意义?

azgyNWtAXJ1dazfPsZOQF61s9BjjT5J566VtrzqY.png

Snow Measure,Yitian Yan,2019, 首饰、声音、行为表演。图片来源:Yitian Yan

答:振动是一个流动的概念,与设备、语境,以及操作者的意愿、行为有着重要关联。在地艺术中的在地性正是由以上这些关联条件构成的:“地”既包括作品所在的地点和地缘条件,也包括场域、语境等广义概念。在地艺术的发展和当代艺术逐渐参与进经济、政治等社会公共领域息息相关。艺术家的思考、决定和行动通过在地创作和它所处的公共空间联系起来。在地性是陆地,流动性是海洋。在地艺术所揭示的如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所谈及,“一种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深层对立”。

问:请想象下一个参与的在地空间。

答:近水体的空间。

艺术家介绍:

MLUg4JoepaZRddiwEupxC9dKhE19eNdekElc8Sq7.png

摄影:Bingjie Yu

闫旖田(Yitian Yan),现居纽约的跨媒介艺术家、首饰设计师。专注研究日常生活的流性与重力,以装置、行为表演为主要媒介,在个体和建筑之间确立张力与联系的空间结构。闫旖田作品曾在纽约克莱门特艺术中心进行单人展出,其它展览和演出的地点还包括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香川高桥造船涂料厂、洛杉矶摄影艺博会、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闫旖田先后取得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学士学位和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硕士学位。

(责任编辑:陈耀杰)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