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展作品缺少辨识度的原因
2019-11-14 09:51:34 孔繁明
我们应该认识到,像“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样的国展不同于一般的美术展览,不但是因其规模大,涉及的艺术家数量多,需要通过评选才能入展,更在于其策展理念也与其他展览有着明显区别,参展作品的整体风貌应有着明显的辨识度。
近些年来,除了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之外,还有不少由中国美协或中国书协主办的美术、书法展览,可以将它们视为“全国美展”或“全国书展”的初级版,但这些同类展览却大同小异,辨识度并不高。国展所展出的绘画作品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题材丰富多样,尺寸大到需要人们仰视;人物画多为群像或者大合影那种,试图以人多势众吸引人们的眼球;花鸟画与山水画细密之风盛行,一枝一叶的描绘不厌其烦;基本都是密集的满构图,普遍注重作品的形式感,看似关注现实生活,却在立意上又较肤浅。由此形成的国展辨识度一旦被固化成一种不变的模式,一方面会有可能遮蔽艺术家本身的艺术风格与个性,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国展整体水平的提高。国展作品的数量多了,随之而来的是同质化的作品多了,个性化富有创意的元素少了,单件作品的辨识度普遍不高,观众在看展时会因为似曾相识而产生审美疲劳,这些作品也难以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一些风格明显的作者,为了上国展会用心去揣摩入选作品的形式与内容,国展模式在这些画家那里已根深蒂固,影响着他们的创作观念与表现方法。这就导致一些画家的创作如贾平凹所言:“我见过一些画家,只画两种画,一是商品画,一是参加美展的画。商品画很草率,不停地重复,而参加美展的又是特大的画幅,又都去迎合政治和潮流。”其实,美术家在力争入选的心态下进行创作,本身就是个问题。
言及艺术家作品的辨识度,我们不能仅仅理解为个人风格的不同,这种辨识度还体现在题材的选择、手法的运用、理念的差异、视角的不同等多个层面,应该是区别于他人的一种个体差异性,既反映出艺术家的创新能力,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追求。对于一个艺术家而言,独到的风格固然能够提高其作品的辨识度,但一旦将其固化,也有可能成为束缚其创作的障碍,并不见得是件好事。
具体到“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纵观其作品,仍旧没有能够在所谓的“国展模式”下有大的突破,辨识度明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还属少数,题材、手法等方面的同质化现象仍然存在。不少作者还是希望以画面复杂取胜,但这样的复杂,因为主体与重点不够突出,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欣赏者的角度来看,在观赏一幅画时,是不太可能一下子记住几十甚至上百个人物形象的,由于主体不够突出,结果留给观众的印象也基本上是一片混沌。事实上,那些视角独特,与人们认知息息相关的作品更能引起观众的驻足关注。比如同样是反映时代生活,《尖峰食刻》的视角就比较独特;同样是花鸟画,《珍禽图》体现了一种环保意识,《芳华》则在朴实中见雅致;同样是表现历史人物,《梁思成与林徽因》就更能给人以亲切感,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同样是现实题材,《对话》在选题和表现手法方面也别具一格……可惜此类作品只是少数。
要看完这次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所有作品,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更不用说仔细研究每一幅作品。想想评委们要面对比这更多的作品,在其中再评出参展作品,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参展作品缺少辨识度,固然与国展评选的导向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作者本身,他们在重视揣摩评委口味的同时,忽视了自己个性化的独特体验,对主题的表现与理解也缺少深度。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那是因为那个“你”与众不同,并且“我”被打动了。艺术作品要提高辨识度,打动人心,就需要艺术家能够不断深入生活,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其实,国展模式的形成也并非坏事,关键这种模式不能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能包容和体现不同艺术家多样的风格与追求,在遵循艺术创作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和时代同发展,与人民共呼吸。
(责任编辑:李家丽)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