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RON LOGO](http://pubunder.artron.net/pubimgs/news/artron_logo.png)
今日·ART丨“循循展 第五回——小径分岔的花园”亮相芳草地画廊,在侨福感受多重意义维度的“花园”
2019-11-26 16:59:38 未知
展览现场嘉宾合影
2019年11月23日,“循循展 第五回——小径分岔的花园”在侨福芳草地画廊开幕。“循循”青年艺术家推介展是芳草地画廊自2014年首次推出的品牌活动,至今已是第五届。寻寻觅觅,循环往复。“循循”系列展的初衷是关注成长中的年轻艺术家,通过芳草地画廊自身多元化的特质为艺术家们提供一个独特的生长空间和展示平台。多年来,“循循”展亲历了大量年轻艺术家的探索过程和成长经历,并不断挖掘更多更新的艺术家,旨在与年轻一代共同探讨和记录当前时代背景下艺术发展的规律和新的可能性。
作为芳草地画廊推介新人的系列展览项目“循循”的第五回展览,“小径分岔的花园”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包含了多重意义维度的“花园”。展览由来自中央美院的康蕾老师和十六位研究生共同构成。
展览主题取自康蕾老师的画作《小径分叉的花园》,而这件作品名又借用了阿根廷文学家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1944年创作的同名小说。作为展览的花园是关于艺术未来的迷宫,其中的每个选择都可能是分岔的起点,而每一个分岔都可能通向新的未知。
策展人赵炎关于展览的主题在前言中做了一下充分的说明:“作为小说的《小径分岔的花园》表面上讲述的是一个侦探故事,但文中却用大量篇幅描述了主人公对于迷宫与时空的哲学讨论,博尔赫斯有意识地将关于时间交错及其不确定性的哲学与叙事性的故事相融合,这也是这部作品最为迷人的地方。作为画作的《小径分岔的花园》描绘了一个神秘的花园场景,但是,这座看似由植物、动物和人物构成的花园却并非是自然的花园,而是一座以象征性的方式讨论时间与空间问题的花园。其间,图像的生长是艺术家意识自由流淌的结果,整座花园展现的是一座精神世界的迷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画作以图像的方式与小说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将这个展览命名为”小径分岔的花园“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花园是一片成长的乐土,这里有种植与培育,也有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花园也是一个千姿百态又千变万化的世界,这构成了关于未来艺术发展与生长面貌的某种隐喻。”
参展的十六位年轻艺术家来自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如同画作《小径分岔的花园》中那些各不相同的生命一般,他们延续了“生长”这条主要的创作脉络,花园是一片成长的乐土,这里有浇灌与培养,也有传承与发展。花园也是一个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世界,构成了关于未来艺术发展与生长面貌的某种隐喻。透过作品中洋溢的青春活力与烂漫激情,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就如同画作《小径分岔的花园》中那些各不相同的生命一般,在艺术花园中自由生长。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15日。
部分展览作品
康蕾《小径分岔的花园》 综合材料 200×700cm 2017年
徐志广《春山》 布面油画 30 ×40cm 2019
高振斌《绿·NO3》坦培拉 30×30cm 2019
李金朋《符码》系列7 布面丙烯 60×80cm 2018
赵广祎《池塘荷叶》 布面油画 60×80cm 2017
何佩璇《王莲》纸本丙烯,60×50cm 2019
张天语《蛾》 木板油画 160×160cm 2018
王冠《北京动物园》180×150cm 布面油画 2018
解放《鸽》布面油画 50×40cm 2019
陈夏作品《贝榈棕1》100×80m 布面油画 2019
李仲舒《无风》木板坦培拉 50×60cm 2019
金俞珉《丝想2》浮雕、坦培拉和水彩 35x35cm 2018
漫兰《时光流转》80×120cm 布面油画 2019
闫镜州《绿地》布面油画 100×50cm 2019
周喆《人造景观之寻找落水的鸟》布面丙烯 150×180cm 2019
地丽娜扎尔 《难过》30×30cm 布面油画 2019年
黄倩烨《三则短篇》 布面油画 120×90cm 2019年
展览信息
题目:循循展 第五回——小径分岔的花园
策展人:赵炎
艺术家:康蕾、徐志广、高振斌、李金朋、赵广祎、何佩璇、张天语、王冠、解放、陈夏、李仲舒、金俞珉、漫兰、闫镜洲、周喆、地丽娜扎尔、黄倩烨
展期:2019.11.23-2019.12.15
地点:芳草地画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 侨福芳草地 B座LG2-K-14(100020)
(责任编辑:陈思竹[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