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春展】明珠美术馆两周年:以西湖为主角的“风景与书”
2020-01-19 10:36:00 王璐
“风景与书”明珠美术馆两周年庆典展现场
这是一个特殊的展览,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创举。
“如今,阅读古籍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本次展览以“西湖”为主角,主题除了风景和书,还暗涵曾生活在西湖畔的人物,当代7位艺术家直接或间接地相互折射与唱和,使之成为又古又今、不古不今、既有艺术又有文献的展览。我希望普通观众能从中获益外,学者们也能从中找到想要的东西,因为里面有不少书籍首次亮相。”
——范景中
开幕式现场合影
本次展览学术主持范景中讲座现场
2020年1月18日起,“风景与书”明珠美术馆两周年庆典展对外开放,展览邀请了陈丹青、清川阿莎美(Asami Kiyokawa)、王冬龄、徐冰、严善錞、杨小京、周小英,围绕书籍而展开,用当代版画、油画、装置、艺术家手工书、古籍善本、古代书画、手稿等200余件精彩之作,并连起艺术史、文学史、书籍史。
从左至右:明珠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李丹丹;展览学术主持范景中;参展艺术家王冬龄、参展艺术家严善錞
陈丹青《被书帖包围的文征明》现场
日本艺术家清川阿莎美的“我们的故事”系列
徐冰《芥子园山水卷》现场
陈丹青的油画作品《被书帖包围的文征明》,用三联布面油画形式描摹碑帖与山水画册,以书入画,书中有画与诗,画中亦有风景,引出了展览主题。
日本艺术家清川阿莎美的“我们的故事”系列手工书创作,用色彩与线条在字里行间穿针引线,通过刺绣将情节、记忆交织缠绕。
徐冰研习《芥子园图谱》后,将其中图画重组而成巨型山水画手卷《芥子园山水卷》,反映了中国艺术的符号性和概念化的方法,也是书与画的融合。
这些都点明,如今书籍作为艺术品身份的存在。
范景中导览现场
另外,参展艺术家周小英、严善錞与杨小京,不仅都对古籍与艺术史着迷,而且都长期活跃在杭州西子湖畔。
本次展览聚焦西湖风景与人文历史传统所进行的艺术创作,涉及“西湖风景”、“西湖闺媛和名人的文献”、“西湖畔刷印的书籍”三大部分。
现场以大面积展柜方式,用古今对应的方式,引发人们对于书籍的艺术与历史、文本与图像、传统与当代关系等议题的重新发掘与思考。
这个展览知识点诸多,但为了更好读者更好理解,我们从中选择了部分重点。
展厅现场
“西湖畔刷印的书籍”
范景中说:“这本书是中国古籍中最重要的一本。”
展厅现场
《雷峰塔佛经》
五代,手卷,纸本水墨
297.5 x 12.4 cm
杭州在宋代是出版业集中的地方,也达到了古籍印刷史上的高峰。展览正厅部分,从西湖边的出版物开始讲述,简单梳理了中国书籍出版发展轮廓。
第一件是迄今最早宋初木刻印刷品,千年经卷《雷峰塔佛经》(展至3月1日)。雷峰塔建立时塔身全为砖砌,部分为藏经砖,就是砖孔里藏有佛经。经卷藏入砖孔后,再以木栓塞住孔口。这册《雷峰塔佛经》便是雷锋塔倒塌时,从砖缝中抽出的原卷,也是同时期经卷中品相较为完整的一部。
有关专家称,这些经卷是中国雕版印刷的精品,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宋初木刻印刷品,而且经文上有当时吴越王具名,年代可靠,比之敦煌的唐人写经,更为珍贵。
《结莲社集》,省常(编)、周小英(题跋)
北宋,杭州西湖昭庆寺刻本,纸本水墨
29.9× 18.4 cm
而范景中提到的最重要书籍就是《结莲社集》,但这本古籍仅在开幕当天展出,便用古物《宋书》替换。《结莲社集》是白莲社社员们所作诗篇的合集,东晋禅僧慧远曾在庐山东林寺挖掘一方池塘,并种植白莲﹐与其余同道友人一起创立了白莲社。五百年后,杭州昭庆寺里一位名为省常的寺僧也想模仿慧远高举,遂创立西湖白莲社,引来名流时杰纷纷入社。
《结莲社集》在大中祥符二年(1009)被合编而成,是现存最早的北宋孤本诗文集。它是除佛典外,目前存世最早的北宋刻本,也是最早的诗文集刻本,具有极其珍贵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对中国印刷史、书史、版刻史及造纸史的研究亦具重要意义。
《结莲社集》颜柳合璧的精美字体极有特点,也是断定年代的重要依据。序文为柳公权《玄秘塔碑》字体,正文为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字体,风格面貌与南宋浙刻稍有不同。
此书自南宋以后中土失传,近年来从韩国回流,沉寂千年后国宝重光、重典再现。
“西湖闺媛和名人的文献”
范景中说:“‘秦淮八艳’首次同台亮相。”
《马湘兰致王百穀手札卷》
明万历,手卷,纸本水墨
110x28 cm
西湖曾被诸多文人墨客而歌颂,此外,据发现,明末初期的“秦淮八艳”大多与杭州有缘。展览中,周小英将她们的画像一一寻出,以古代书籍、绘画提拔的方式,首次将“秦淮八艳”同台亮相。其中“秦淮八艳”之一马湘兰,存世唯一书信真迹《马湘兰致王百穀手札卷》被称为“天壤仅存”。
作为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平生才气纵横,又任侠好义,《马湘兰致王百穀手札卷》是她致心爱之人王穉登信札八通,字字恳切、篇篇真情。记录了她对王穉登的撒娇、关爱,以及他送给情人的礼物等。惹来后辈文人纷纷拜览,此卷前有吴湖帆等人题词,后有十几位古今名人作跋,群贤毕至,极为壮观。
《柳如是像》,钱杜(画)、周小英(题跋)
清嘉道之间
立轴 纸本水墨、颜料
55 x 41.8 cm
清嘉庆《柳如是像》
毕琛(画) 周小英(题跋)
立轴 纸本水墨
如果问流传画像最多的古人是谁?柳如是。
而被提拔最多诗的古人画像是谁?还是柳如是。
《柳如是遗集》,张兰思(编)、周小英(题跋)
晚清写本
纸本水墨 31.5 x 18 cm
《柳如是别传稿》陈演恪(撰)周小英(题跋)
1960s 写本 纸本水墨
《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钱谦益(书)
清顺治
写本 纸本水墨 21 x 15 cm
因文学和艺术的才华,柳如是被称为“秦淮八艳”之首。在本次展览中,晚晴时期,其同乡人张兰思编撰了《柳如是遗集》,书中记录了不常见的柳如是轶事遗文,文献价值不可替代。
更珍贵的是一本其貌不扬的笔记本,这是陈演恪撰写《柳如是别传稿》的笔记本,可以从中知道陈演恪编撰时的状态。
而最难得是的,钱谦益书写的《大佛顶首楞严经疏解蒙钞》也在其中亮相。钱谦益的作品传世极少,二册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册藏于上海图书馆,另一册由美国伯克利大学东方图书馆收藏,本次展出的为民间仅存。而钱谦益的另一身份为:柳如是老公。
《柳如是尺牍》王冬龄(作)、周小英(题跋)
写本 纸本水墨
为了更全面了解柳如是,同台展出的还有王冬龄以小草书创作、周小英提拔的《柳如是尺牍》。
“西湖风景”
范景中说:残存在书籍中的西湖十景还有吗?
展厅现场
展览最后既有古人创作的西湖绘画和版画,也有近代的西湖摄影,也有当代艺术家严善錞、杨小京的同题创作,都是人们用不同方式在与西湖进行对话。
杨小京《西湖十景》系列
杨小京以艺术家的方式对古代书籍插图作出回应,她将关注点投向早期书册形式影响下的作画和看画方式,以古人阅读手卷、立轴的分节式眼光观看风景,把握住风景与诗书联系的分节点,将观看风景转换成阅读风景,眼前有景,景中有诗。他认为,西湖十景存在在古代典籍中,画是和古书的对话,也就是和历史的对话。
“杨小京作品中传达的观念是,董其昌艺术之后的中国山水画,是美术史山水画史。改革开放以后的山水,是社会学绘画史,他用现代思维反思中国古代山水观念,讨论其意义”,范景中表示。
严善錞版画作品
在所有空间中,观众都能看到严善錞的绘画作品,特别是最后集中展示的铜版画创作,他用西方版画的媒介创作出东方的情调,赋予版画新的意义。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5月5日,期间部分展品会有替换,敬请关注。
“风景与书”明珠美术馆两周年庆典展
2020.1.18-2020.5.5
票价:80元/人
(责任编辑:王璐)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