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章华 侯珊瑚
2020-02-03 13:20:55 未知
对话: 章华 侯珊瑚
章=章华;侯=侯珊瑚
章: 你大学时学的是油画专业,人到中年,改画抽象水墨,敢冒这个风险,是你的主动选择,里面有人生的理想设计,还是个体生命的内在需要?舍弃油画的功底,转成水墨画,是否留恋和惋惜?
候: 我觉得一位艺术家使用什么材料,选择什么形式,应该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性情使然。 也许在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种机遇的缘故,自己并没有接触或意识到某种材料适合自己,但是,如果真心去寻找,就会找到某种媒介,它能够和自己的心性产生一种共鸣,成为语言的载体。
我是1983年毕业于军艺美术系的油画专业。在大学受到的是写实油画技法的训练,从素描到色彩、石膏到静物、人体写生到主题性创作,这些基本功,只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自己该怎么画,路怎么走,还要靠自己的悟性去摸索。生活的经历,地域环境和文化视野的变化,都会直接导致思维方式和艺术风格上的转变。
1993年我去了美国,刚去的时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我打过工,搞过产品设计,做过生意,很多年没有机会画画。我重新开始画画是在2004年,之前这十年完全是一个空白。当我重新面对一张白纸的时候,我的脑海里也是一片空白,却充满了从未过的激情,仿佛一次重生。
在我开始搞水墨实验时,既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和目标,完全是一种玩儿的心态。选择水墨只是因为当时家里只有国内带来的一卷宣纸和几瓶墨汁。我没有学过中国传统水墨的用笔,所以“无知者无畏”,随手拿来了宣纸就在上面任意泼洒涂抹,没想到却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我才意识到,画水墨确实是自己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与西方油画材料的丰富性,可塑性相比,水墨材料的局限性确实很大。很多次我几乎都要放弃了,是什么让我一直坚持下来? 是什么令我无法割舍呢? 多少次我也在自问。
我想,正是水墨自身的魅力和它所特有的东方韵味,让我无法舍弃它,也许是我血液里的某种DNA在起作用,水墨让我觉得亲切。尤其是在美国,在西方文化的环境下,观众对水墨的欣赏和反映出的浓厚兴趣,令我更加坚定了探索下去的信心。水墨当然不只是一种材料和媒介,它确实能够直接构成语言表达的文化属性与特征。但是如何从这种东方古老的媒介中,找到一种新的语言,表达出当代人的视觉审美需求,是我一直寻找的东西。
章: 你的起点和同道不一样,直接闯入抽象水墨领域,省略了“模仿、移植、挪用”阶段,这个起点是否与你20年的美国生活经历和视野并接受“东西双文化”的语境有关?
侯: 一种事情的发生,就好比一棵植物,人们看到的也许只是它发芽、开花、结果这些可见的部分,其实,那个种子孕育的过程,却是很漫长的,需要遇到合适的土壤、气候、一个发芽的契机。我很羡慕那些很早就能够确立自己的风格和目标的艺术家,而我却仿佛一直在沙漠中寻找,刚刚发现一点水源,我的探索才刚刚开始。
我从来不认为艺术是可以通过“模仿、移植、挪用”搞出来的,我愿去寻找那个源头。尤其是抽象艺术,它是一种独特的个人编码,没有参照可寻,必须是自己的发现。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一种自然生长出来的花朵,是艺术家自身生命的果实。
章: 你最初的实践中,受到哪些抽象艺术家的影响?
侯: 刚到美国时,我经常去看博物馆,很多现代艺术大师和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给我启发很大。 塔皮埃斯、湯伯利、哈同、里希特等等,都是我非常喜欢的大师,他们都具有独特鲜明的个性,虽然他们的艺术风格各异, 却具备一种共同的气质, 那就是顽童般的自由与活力。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激情和无拘无束、旺盛的创造力,令我震撼。
“没有规则,艺术才能诞生,突破才能产生。去违背规则或忽视规则,这就是创造的全部。一切皆有可能, 一切都是冒险, 故意的冒险。” 这是我喜欢的美国女艺术家海伦·弗兰肯瑟尔说的话,她的精神一直给我很大的鼓舞。
章: 画抽象水墨重要的是掌握抽象的思维方式,在不断发现和自律的过程中创作,你对开放的思维方式的强调,如何挺住“废画三千”的打击?
侯: 刚开始画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概念,宣纸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首先要了解它的特性。我在宣纸上做了很多尝试,用水墨与西方的各种水溶性颜料相结合,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几十刀宣纸,大量的耗费。
当时我先生还在做生意,我在仓库的后面弄出一块地方画画,满地晾的都是试验的画纸。刚开始,有的客人进来,不注意就从纸上踩了过去,因为他们都不觉得那是什么东西。后来,我的很多废画就都用来做了包装纸。有一天,忽然接到一位美国客人打来的电话,她说:“你们的包装纸在哪儿买的? 怎么这么好看,我没舍得扔掉,把它们都贴在墙上了。”听了这话,我倍受鼓舞,激动了半天,终于有人觉得我的画可看了!
前三年的时间,我基本上处在像小孩玩水一样高兴的阶段,后来,一些记忆和知觉慢慢恢复了,我又开始痛苦起来。我的直觉意识到,那些自然天成的东西固然好看,但是还很不够,它只是第一自然。艺术毕竟是人的创造,要有人的更多主体意识注入在里面,必须要从这些自然的形态中提取可用的元素,强化出自己的符号语言
章:你说:回到绘画的初始,去发现那些可以构成视觉语言的元素,《迹·象》系列是否就是你找到这些元素的一个直接结果? 你的作品中曾经有过一些不很饱满的色调,但是都不是很明亮的,当时你对使用色彩是否有顾虑?
侯: 因为我以前是画油画的,所以,总对色彩难以舍弃。刚开始,我一直在宣纸上做各种色彩的试验,但我发现,在宣纸上着色与油画区别很大,因为是水溶性颜料,色与墨相融之后,色相的饱和度就减弱很多。画面像睡着了似的。其实,在宣纸上,墨是最好看的,黑、白、灰三色本身就构成了变化的层次感,既简洁,又纯粹。
有一段时间,我主动放下色彩,就专画黑白的“墨骨”,因为墨的部分是画面的骨架和结构,我想把问题分解开来,一项一项地解决。我忽然发现,手段越有限,语言反而越纯粹。色彩退场之后,墨骨的问题就突显出来了。《迹·象》系列就是我那一段时间摸索的结果。
章: 一幅作品的诞生, 决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而是人生认知和学养积累的灵化再造。你怎样看待艺术家与媒介,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侯:技术就好比运载火箭,没有它,你就无法“上天揽月”。但我认为,一位艺术家的作品最富有价值和意义的部分,是其技术以外的个性。
艺术家与媒介的关系就是人与物的关系,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物是天与道之所生,物不是与人对立的存在,而是天与人之间的中介物。通过物,可以将天与人合而为一体,由此,“物”就会成为人通天的路径与通途。
物质媒介与生命意识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就是“心与物冥、天人合一”的本质性体验。当我与媒介独处,我愿先去静观和聆听媒介自身的声音,材料工具与我相互理解,首先要清楚对方能做什么,然后才明白自己该要什么。任何材料都是有局限性的,人也是一样。材料也有它的个性和脾气,必须顺其自然,不能强求。只有与它融为一体,它才能让你以“有限”通达 “无限”。
章:水墨最大的难点是宣纸触墨不能改,你不做草图,面对宣纸直接下笔作画,作品中充满诗意的内涵和细节的趣味,你的造型方式与书法是什么关系? 其原动力来自哪里?
侯:我所尝试的造形方式虽然近似于“书写”,但与书法中的“书写”有着根本的区别。这里的“写”只是一种纯然的动作行为,并无意义所指。我尽力排除文字的意念,任何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意义都会阻碍意识的流动。
我从源头开始寻找,回到绘画的初始,去发现那些可以构成视觉语言的元素。令我着迷的,不是把自然世界主观地归结为某种符号,而是图像自然生成的过程和内在秩序的建立。“象”与“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的发现。
当画面是一张白纸的时候,什么问题都没有。只要你一个墨点上去,就会马上打破宁静,它就像一个声音,一个提问,在向我提出挑战,它在要求我做出回应,如果再加上第二笔,或第三个痕迹, 这三者之间就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它们在空间中对话,有时也许会打架,有时互不理睬,你必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虚实强弱,轻重缓急,在它们之间找到一种和谐与平衡。
我不禁自问:是谁在要求一种平衡? 是什么在决定着和谐的完美? 这里面仿佛有一种无形的规律和法则,也许这就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种永恒的秩序,无处不在。
章: 对艺术的信仰,导引你回归质朴的内心——精神的家园, 回到生命的尊严与本真。 你的作品《态·初》系列,大胆拆解“形”的束缚,营建“态”的图式,有一种美妙的空灵感和幻化的意境,你的绘画在造型结构的处理上如何克服习惯性思维的干扰?
我不喜欢在画之前有预设的命题构图,否则会让我十分困扰和失去画画的冲动,去感悟比去假设更吸引我,去发现比预知更令我惊喜。我愿把画面作为一个想象的空间, 一个试验场,让一切可能性因素在那里自然发生。
图像通过身体的动作、流动的意识与媒介的相互作用与融合显现其形态。它们是生命运动留下的痕迹,是时间与空间,偶然与必然的交错或相遇, 那瞬间的灵动,是一切创造发生的本源。
天、地、人本为一体,自然的秩序,生命的秩序,心灵的秩序,在时空交融之中汇集成“象”。我企图抓住的,就是那个不断流变,不断生成的秩序结构,它存在于永恒的变幻之中,在某一个瞬间与我同在。
09/06/2013
于北京
(责任编辑:张桂森[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