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中见大,嘟噜瓶为何如此惹人怜?
2020-02-07 09:57:09 未知
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有一只北宋耀州窑青瓷瓶,矮矮的,胖乎乎的,长得和梅瓶有点像,别看它如此“矮胖”,它可是人气国宝!很多人觉得它是花器,也有人认为它是酒器。它便是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唐草纹嘟噜瓶。
北宋耀州窑缠枝牡丹嘟噜瓶
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这只瓶子高16.7cm,这件器物北宋耀州窑嘟噜瓶,小口,丰肩,矮腹,通体施青釉,器物表面整体分布清晰流畅的半刀泥纹章,从肩部到腹部至底部装饰着大朵的牡丹唐草纹,上下有了特征明显的互相呼应的二重莲瓣纹。纹样的划痕入刀深刻,凹陷地方积釉,色调深浅有致,构成了花纹的阴影部分,美丽生动。这件藏品是在世界范围内知名的一件北宋时期耀州窑青瓷的代表作品。
嘟噜瓶是酒器还是花器?
嘟噜瓶,很多朋友关心它的用途,有说法说它是宋元时期流行于北方的一种储存液体的器皿,主要为了贮存酒水。因为它的口小腹大,肚子容量大,在倾倒的时候会发出“嘟噜”、“嘟噜”的声音,就像我们今天向杯中倾倒雪碧、可乐这类饮料时,一定要慢慢倒,否则也会发出类似的声响,并且溢出来。所以这类矮胖的瓶子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声音而得名——“嘟噜瓶”。
当然也有学者认为它是花器,这种说法也没错,两宋时期赏花、、养花、插花等花艺非常普及,上层社会对花草的珍爱达到非凡的境界,他们将赏花视为一年最为关键的娱乐项目,一到花朝,尽相赏花成为普遍而当然的习俗,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都出城欣赏大好风光。到花朝节北宋还曾改为扑蝶节,文人雅士将其改为“壶碟会”,除欣赏名花外,间接影响了花器的鉴赏风气,对插花艺术的推动有相当大的贡献。所以当时出现很多专门插花的器物,比如占景盘、梅瓶、玉壶春、胆瓶等。
南宋 马公显药山李翱问答图
绢本,水墨浅设色,25.9×48.5公分
日本京都南禅寺藏
青瓷刻花唐草纹香炉+占景盘
波士顿美术馆藏
上层社会对这种潮流的流行逐渐地发展到平民百姓之间,庶民热烈响应,蔚然成风,茶肆酒店无不用插花装点门面,而在茶肆酒店,用现成的酒瓶和茶具插花,既省事又没有成本,所以像嘟噜瓶、梅瓶、玉壶春这类酒器,在当时做花器也是普遍的。
嘟噜瓶适合收藏吗?
这类器物的市场认可度高?虽然器型比较特殊,但在当时这类是属于大宗一类的产品,只不过在这类器物中也有很多高级货。因为它长相可爱更加小巧,所以很多藏家都愿意收藏。当时在北方很多窑口都有生产过这类的瓶子,而且就是作为生活用具,他们非常具有相当高的普遍性。比如2019年10月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一件黑釉铁锈花嘟噜瓶,就比较大宗的器物,可以说是金元时期的基本款。
这种黑釉铁锈花嘟噜瓶是金元时期生产数量最多的基本款
但是高路份的嘟噜瓶,在拍卖场上更是屡受欢迎,比如2018年香港佳士得的养德堂专场也拍过一件耀州窑精品嘟噜瓶,拍了212.5万港币,这只瓶子相比我们大阪市东洋陶瓷美术馆的那一只,它的器型更加圆润,更加接近酒具的感觉。2018年纽约佳士得也拍过一只磁州窑北宋-金白地黑花鱼藻纹嘟噜瓶成交价高达175.25万美金。这只瓶子的胎釉洁白,造型端正,它最大的特点是瓶身所绘的白地黑花鱼藻纹,非常生动,而且留白的感觉也恰到好处,充满意境。
2018 香港佳士得 北宋 耀州窑刻花嘟噜瓶
成交价:212.5万港币
2018年纽约佳士得 北宋/金 白地黑花鱼藻纹嘟噜瓶
成交价 175.25万美金
其他馆藏的嘟噜瓶
金 定窑白底褐彩牡丹纹嘟噜瓶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白瓷胎上施含铁的泥料,用剔花手法绘制出褐色的牡丹唐草纹,与露出的白色底胎交相呼应。在定窑中这种白底黑花的装饰非常罕见。
南宋青白瓷嘟噜瓶(一对)
出光美术馆藏
嘟噜瓶在北方比较多见,但在南方那还是非常罕见的。这对嘟噜瓶的造型非常端庄,釉色青白,纹饰清晰,底部露胎,胎质细腻且还留有五颗支钉的印记。
北宋黑釉锈斑瓶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这件黑釉嘟噜瓶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馆藏,通体黑釉,盘口,造型非常精美大气,尤其是它的表面,布满类似“天外飞仙”一般的油滴,动感十足。
金代黑釉锈花牡丹纹瓶
东京国立博物馆
这只黑釉牡丹纹瓶,它的造型更加接近我们今天的看到那种装黄酒的酒瓶,瓶口带一圈弦纹,通体施黑釉,表面绘制褐色的牡丹纹,纹饰中透着金属的光芒,显现出来那种来自北方的那种粗犷和狂野,进一步放大了那种古拙的感觉。
(责任编辑:陈小利[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