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花鸟画谱·第一章 笔墨篇(上)

2020-02-11 15:13:05 未知

zEXQIkRsWRLmdtXALJyTdBLMwIzxvKScphw5lTc6.png

  古往今来的中国画家,他们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总是继承-发扬、临摹-写生,最后,才达到为创作服务的目的。即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经过细细的体察、咀嚼、消化,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夫,然后再深入生活,“外师造化”,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又不断实践开拓,不断完善艺术创作,逐步创作出具有自己独特面貌和个人风格的艺术作品。对一个初学者来说,也是如此,一步一个足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能获得成功。

  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了点滴的感悟和收获,期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花鸟画谱》是直观性的课画图例,画的是粗笔写意或小写意(工笔画不在此例)。在师法前人的轨迹和写生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表现技法汇集起来,作了梳理和归纳,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笔墨,是中国民族绘画的艺术语言,是中国画的艺术核心,也是中国画艺术神韵与情愫的体现。清初恽南田在《欧香馆画跋》中说:“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中国画不能离开笔墨,也不能忽视笔墨的运用。当然,空谈笔墨或为笔墨而笔墨之作,或否定笔墨的艺术功能,那必然是缺乏艺术蕴涵和气韵生动的,是无本之木的绘画艺术品,终将被时代淘汰和舍弃。

  我们在习作和创作中,首先将会遇到用笔运墨的问题,也即是如何掌握和运用笔墨的表现方法、笔墨的神韵问题。故此,本画谱开宗明义第一节为“笔墨”,目的是让大家一开始对笔墨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要求和认识,并熟练地了解和掌握笔墨的基础技法。

  中国画的用笔法,史籍上有“锥画沙”、“虫蛀木”、“屋漏痕”、“折钗股”、“印印泥”等记载。王羲之《笔势论》中说:“每作一横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牵,如万岁之枯藤。”虽然,这些道理是指书法的,但绘画上也是如此。同样要求一画一点、一笔一墨之中都必须有情感、力度、气势、功力、节奏。所谓笔法,即是用笔的变化和表现方法。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偏锋、顺锋、逆锋、垂锋、撇锋、竖锋、捺锋等,在用笔要求上还有圆笔、方笔、尖笔、转笔、涩笔、疾笔、圆中有方、方中寓圆等。

FuyqQ6J5hpIsTJOeX3TAlLCP3XioY2xSfBsswTgu.png

  力透纸背

  即是笔力遒劲而墨色饱满的用笔用墨之法。在书法上要求十分严格,在绘画上也同样如此。下笔时“如高山坠石,磕磕然如崩也”(晋卫夫人《笔阵图》)。言下之意力能扛鼎,即是用全身的体力、臂力、腕力、指力来描绘对象。

  一波三折

  在出笔时要有起伏变化和抑扬顿挫的笔线,不能平铺直叙地勾勒线条,画纵横、曲直的笔线要沉着、随意,正像王羲之所说“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比喻用笔有曲折、节奏、波捺笔势的变化。

  来龙去脉

  系指描绘对象时的用笔方法。笔笔要有交代,笔笔有起伏连贯,出笔时纵横交叉、轻重徐疾都要准确有序、沉着果断。无往不复、无垂不缩,胆大心细,一气呵成,要体现起笔与收笔的笔情墨趣和来龙去脉。

JdyZDL17iexEZvo7k7R9cp0nvVT21Fkm83rrRuuP.png

Y40YC8iepXnZ3Hpfkj6CqI8pEnu9Ht6rw3uqtaFf.png

V1KSHwfoqSNASLt8XGJC5p8GxoLaedx7Dy8vuT7r.png

O2ltPBHI2k8PHeyKyOX2az1AJHCiflDjNbfBpMDg.png

R1e6Q17sksdQhhyICftPSH1kMWuGMewthG2PXdZ6.png

c1mJfKDRkodIsZVZDADfaxxutNwE8t3m3IciBLYO.png

  圆中寓方

  用笔以圆笔为主结合方笔描绘物象。在用笔时,对呼应、纵横、交叉、映带、连贯、顺畅、起结等都要轻松自如,随意着笔,圆中寓方,方中求圆。不可滞凝刻板和矫揉造作,一般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明项穆《书法雅言·中和》云:“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

  方中寓圆

  以方笔为主结合圆笔抒写物象,方圆结合,方中寓圆,适当掺以圆笔。有的画家用笔以线为骨,善于“骨法用笔”;有的画家以韵取胜,以块面为主表现对象。在用笔上切忌矫揉造作,方笔不露圭角,寓圆有力度,以求古拙、朴茂而沉着的笔法。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云:“凡用笔不欲太肥,肥则形浊;不欲太瘦,瘦则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锋芒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圭角则体不精神。”

  柔中有刚

  出笔时有力量感,用线韧性而坚硬,有笔势、有金石味,以揉克刚,有“绵里针”的要求。如赵孟頫所说“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揉内刚,真所谓‘绵里铁‘也”的道理。

  笔势跌宕

  用笔的气势自然、放纵、随意、洒脱,既要层次分明又要有起伏变化。五代荆浩在《笔法记》中:“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笔法、笔力和气势,运用得当才使画面有了灵性和笔情。

  以线为骨

  用笔以线表现物象的外形结构和动态姿势,这也是中国画艺术语言的基本要求。“十八描”中有钉头鼠尾描、竹叶描、减笔描、铁线描、折芦描等,都是根据不同的物象运用不同的线描来表现对象。“骨法用笔”、“笔为骨”之说,均体现了用线的“笔力”、“骨架”的要求。也就是说“以线为骨”作为物象的基本骨架,都是以线为为主、以骨为质,来描绘对象的外形、状貌和神韵。

CJ7pv4wHs2cNjfY3Y6cO2GawCvwG8jyZpsFGuITQ.png

八大山人画石法

  八大山人画石法,常用圆笔中锋或侧锋勾勒。出笔用线刚柔相济,富有拙味,最后以浓淡墨色打点,求其虚实厚重和点线面结合的意趣。简劲的笔法和淋漓的泼墨法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以及重气韵大片留白,使人感到余味无穷,意境深远。

CZFHkhGJ56svbAJpd0IUImJnr126qvBKTTd8OeHP.png

拟八大山人圆笔画石法

Mr8sZwhm6JJRY4bL58UcaocgaBXfMGB8Zwi4elzt.png

潘老先生画山崖和巨石法

  潘老先生画山崖和巨石法常用方笔露锋或侧锋勾勒,以线为主,重墨气,劲挺有力度。以淡墨皴染,极富韵律,并用浓淡墨色打点,达到枯湿、虚实、浓淡、疏密变化和点线面结合的要求。其用笔运笔体现了以气势、神韵和骨法用笔取胜的画风。

mdo9Vmh0LFB5TfyDTPnbWMxvVqM9mVfmJ2eKQgf8.png

拟寿师方笔画石法

文章标签

(责任编辑:张鑫[已离职])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全部

全部评论 (0)

我来发布第一条评论

热门新闻

发表评论
0 0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发表回复
1 / 20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